王羲之晚年草书瑰宝《上虞帖》,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王羲之草书信札,唐代摹本,硬黄纸本,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此帖纵23.5厘米,横26厘米,7行,58字,作于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收刻于《淳化阁帖》《澄清堂帖》《大观帖》等。在笔法上,以速度节奏变化为主,轻重提为辅,时有牵丝映带;在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体势超逸灵动,堪称王羲之晚年书法瑰宝。
王羲之《上虞帖》(摹本)
释文:
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王羲之《上虞帖》(刻本) 只闻其名,始见其书。 万世绝妙之书出自王家,而此书为甚! 挥洒自如[赞][赞][玫瑰][玫瑰] 有实力,不怕比 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王书刻本一般以安思远藏本《淳化阁帖”为最佳。但宋拓“泉州本″又胜安氏藏本,有缘一赏可知。 行笔流畅,一气呵成。 行云流水,国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