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户中心
古玩精品
论坛
BBS
古玩知识
古玩鉴定
竞价
古玩交易
资讯
搜索
搜索
立即登录
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QQ登录
微信登录
拍品类别
瓷器
书画
杂件
书法
钱币
邮票
玉器
油画
拍卖公司
诚轩
八益
杂件
瓷器
安徽邓通
清代四川“犍为县 犍为县”十两圆锭/GBCA AU58
清代四川“犍为县犍为县”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51.4克,地方存留银;犍为县是著名产盐区,与乐山县共同组成犍乐盐场,位列川省三大盐场之一,该县用于行政开支的银两实物并不多见,GBCAAU58 ...
清代四川“万县 万县”十两圆锭/GBCA AU55
清代四川“万县万县”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2克,地方存留银,铭文细挺清晰,原始包浆附着自然绿锈,状态良好,GBCAAU55
清代四川“巴州 巴州”十两圆锭/ZDGS MS62
清代四川“巴州巴州”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53.12克,地方存留银,乳钉较大,双戳深峻清晰,原光未流通佳品,ZDGSMS62
清代四川“眉州 眉州”十两圆锭/ZDGS AU55
清代四川“眉州眉州”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58.6克,地方存留银,砸戳周正,书体端庄,品相良好,ZDGSAU55
清代四川“茂州 永兴长号”十两圆锭/GBCA AU53
清代四川“茂州永兴长号”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76.2克,官铸税锭;茂州位于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历史悠久,1913年废州为县,其地名锭留存多为光绪年所铸,一长一方戳式的清中早期铸锭甚为少见, ...
四川“嘉庆十四年 温江县”十两圆锭/ZDGS MS62
清代四川“嘉庆十四年温江县”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51.47克,官铸年度税银;嘉庆年份川白锭存世较少,此枚铭文中未打匠名,或为官府自设银炉销铸,双戳娟秀,光泽温润,属早期税锭难得佳品,ZDGSMS62 ...
清代四川“夔关 罗寿先 三年十月”四两圆锭/GBCA MS64+
清代四川“夔关罗寿先三年十月”三戳四两圆锭一枚,重量:148.8克;夔关税锭所见多为十两形制,五两以下小克重者,系关税征收中的奇零尾鞘银,铸额原本无多,历经各朝熔毁改铸,存世数量远较十两锭稀少,公开拍卖鲜 ...
清代四川“十三年十一月 夔关 胡同兴 福”十两圆锭/GBCA XF40
清代四川“十三年十一月夔关胡同兴福”四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20.5克;夔关位于夔州府(今重庆市奉节县)境内,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境内最大的商税常关,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榷关,对过往川江的商船征收商税,夔关 ...
四川“光绪卅三年 汉州厘局吴 永兴夔”十两圆锭/GBCA XF45
清代四川“光绪卅三年汉州厘局吴永兴夔”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3.1克,四川厘金总局下设汉州分局所征百货厘金税银,“吴”为厘局负责委员姓氏,汉州厘局于同类厘金分局铸锭中较为少见,保存完好,GBCAXF45 ...
四川光绪“十六年 泸州局程 义兴公”十两圆锭/GBCA AU50
清代四川光绪“十六年泸州局程义兴公”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80.6克,四川厘金总局下设泸州分局所征百货厘金税银,“程”为厘局负责委员姓氏,戳记端正清晰,品种少见,GBCAAU50厘金局是货物通过水陆交通要道时 ...
四川“宣统茶课 灌县 协泰森”十两圆锭/华夏 极美
清代四川“宣统茶课灌县协泰森”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23克,灌县所征茶税折银,委托省城官银匠协泰森代铸,属川白锭罕见珍品,存世寥若晨星,华夏评级极美清末盐税已是四川最大税源,茶税收数无多,故茶政归并 ...
清代四川“炉关茶课”十两圆锭/CCG XF45
清代四川“炉关茶课”单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0.3克,打箭炉茶关征收进藏边茶之茶税折银,存世数量稀少,素为川锭名珍,CCGXF45“炉关”即打箭炉关,康熙四十年(1701)设于西陲重镇打箭炉(今康定县),负责管理 ...
清代四川“合州盐厘”十两圆锭/GBCA AU55
清代四川“合州盐厘”单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72克;四川盐厘始征于咸丰五年(1855),各州县奉命于盐场集中地设立盐厘局,抽收各盐场销售的正盐及余盐厘金;此锭即为合州盐厘局所征盐税厘金,属四川盐税锭稀少品 ...
四川“光绪八年捐输 垫江县 匠凃裕盛”十两圆锭/GBCA AU58
清代四川“光绪八年捐输垫江县匠凃裕盛”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1.4克;捐输原为殷商富户自愿报效的临时性绅捐,同治元年(1862)起,四川实行按粮随征,使捐输成为每年固定征收的田赋附加税;垫江县捐输税锭所 ...
清代四川“富顺县 地丁纹银”十两圆锭/GBCA AU55
清代四川“富顺县地丁纹银”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70.1克,锭面加盖罕见之“囍”字圆戳;雍正元年(1723)清廷实行摊丁入亩,将地赋与丁税合二为一,统称“地丁”,此一税项为历代财政收入之大宗;此枚富顺县地 ...
辽宁“光绪年月 营口大盛亨”五十两银锭/GBCA AU53
清代辽宁“光绪年月营口大盛亨”五十两大翅宝一枚,重量:1957.2克,宝面打“亨记”葫芦形印,代表此锭由“大盛亨”银炉自铸自验,成色无欺;营口宝银因重量成色统一,信誉卓著,对东三省银锭铸造影响深远,存世数量 ...
清代“吉林万源长 吉林万源长”五十两银锭/GBCA AU55
清代“吉林万源长吉林万源长”五十两大翅宝一枚,重量:1926.5克,受营口银锭风格影响,宝面左下方加盖葫芦形“长记”戳印,另有“壬辰庆”“永□”流通小戳二处,银铺名较少见,GBCAAU55 ...
吉林“光绪年月□ 吴祥国 宽城天丰成”五十两银锭/GBCA MS61+
清代吉林“光绪年月□吴祥国宽城天丰成”五十两大翅宝一枚,重量:1828.6克,边翅完美,锭面尚留百年墨批,通体宝光四溢,蜂窝细密晶莹,品相尤佳,GBCAMS61+ ...
吉林“光绪三十一年 宽城同顺成 匠高明”五十两银锭/GBCA AU58
清代吉林“光绪三十一年宽城同顺成匠高明”五十两大翅宝一枚,重量:1913.9克;1933年国民政府实施“废两改元”之前,大翅宝与银元共同流通于东三省市面,此锭匠名戳下干支纪年“庚午”,应系1930年行用时加盖,包浆 ...
吉林“光绪三十一年 宽城同顺成 匠高明”五十两银锭/GBCA MS61+
清代吉林“光绪三十一年宽城同顺成匠高明”五十两大翅宝一枚,重量:1907.7克;1933年国民政府实施“废两改元”之前,大翅宝与银元共同流通于东三省市面,此锭匠名戳下干支纪年“戊辰”,应系1928年行用时加盖,造型 ...
吉林“光绪三十一年 宽城同顺成 匠高明”五十两银锭/GBCA MS61
清代吉林“光绪三十一年宽城同顺成匠高明”五十两大翅宝一枚,重量:1901克;1933年国民政府实施“废两改元”之前,大翅宝与银元共同流通于东三省市面,此锭年份戳记旁干支纪年“乙丑”,应系1925年行用时加盖,双翅 ...
清代西北“伦记银局 伦记银局”五十两银锭/GBCA MS64
清代西北地区“伦记银局伦记银局”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65.5克,商铸,主要作为票号汇兑业务的储备金;清代铸宝机构多以“银炉”为名,少数使用“银局”,伦记银局大宝出自何处,因史料阙载,尚待考证,但品种十 ...
新疆“民国乙丑 塔城 光华银炉”五十两银锭/GBCA MS61
民国时期新疆“民国乙丑塔城光华银炉”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760.2克;塔城是新疆西部重镇,举世闻名的百年商埠,也是中国连接中亚间的重要通道,当地银炉所铸五十两商业用银,年份均为“民国乙丑”(1925),宝面 ...
清代广西“诚记”五两砝码锭/GBCA AU50
清代广西“诚记”五两砝码锭一枚,重量:197.9克,商铸,铭文方挺规整,锭面另打“程”字经手小戳,小型砝码锭较少见,GBCAAU50
清代广西“成记 成记”十两砝码锭/GBCA AU58
清代广西“成记成记”十两砝码锭一枚,重量:341.7克,商铸,属自铸自验,两侧均加盖“假银冒认过火为真”长条形戳记,铭文清晰,保存完好,GBCAAU58 ...
广西“道光二十六年 三月日 苍梧县 江永泰”十两砝码锭/GBCA AU55
清代广西“道光二十六年三月日苍梧县江永泰”十两砝码锭一枚,重量:385.3克,苍梧县上解藩库税银,委任官估“江永泰”验看,铭文完整清晰,原色银光,GBCAAU55 ...
清代福建“十八年二月 盐课 谢潓泉”十两圆锭/GBCA MS62
清代福建“十八年二月盐课谢潓泉”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77.5克;福建通行银锭存世无多,除藩库税银实物相对较多外,其他任何品种皆十分稀少,尤其“盐课”税名锭,廖若晨星,MS级佳品一物难求;“谢潓泉”为乾隆三 ...
清代福建“六年五月 瓯宁县 李永昌”十两圆锭/GBCA AU58
清代福建“六年五月瓯宁县李永昌”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5.3克,瓯宁县上解藩库税银;福建馒头锭历来量少价昂,真品颇难蒐寻;瓯宁县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分建安县置,清属建宁府,1913年与建安县合并为建瓯县; ...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1712
/ 1712 页
下一页
文章
帖子
用户
1731125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