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户中心
古玩精品
论坛
BBS
古玩知识
古玩鉴定
竞价
古玩交易
资讯
搜索
搜索
立即登录
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QQ登录
微信登录
拍品类别
瓷器
书画
杂件
书法
钱币
邮票
玉器
油画
拍卖公司
诚轩
八益
杂件
瓷器
安徽邓通
清早期“两淮盐课 银匠万陞”五十两银锭/GBCA MS60
清早期“两淮盐课银匠万陞”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80.2克,淮盐行销地区所征盐课折银;目前所见,“两淮盐课”税项名仅出现在少量明末清初十两阴刻小锭之上,五十两砸戳大宝则前所未见,迄今仅发现此一例,国内外 ...
清代四川“复昌和”五两圆锭/华夏评级 完全未使用
清代四川“复昌和”单戳五两圆锭一枚,重量:211克,商铸银铺锭,字口清晰,品相全美,华夏评级完全未使用
清代四川“乾盛昌”十两圆锭/GBCA AU50
清代四川“乾盛昌”单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51.2克,商铸银铺锭,砸戳周正,通体一色包浆,铺名稀见,GBCAAU50
清代四川“益泰玉”十两圆锭/GBCA MS61+
清代四川“益泰玉”单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7.5克,商铸银铺锭,戳记端正清晰,原光姣好,底缀银珠,完全未流通品相,GBCAMS61+
清代四川“乾元号”十两圆锭/GBCA MS61
清代四川“乾元号”单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1.9克,商铸银铺锭,原味包浆均匀,状态颇佳,GBCAMS61
清代四川“甲午复美正”十两圆锭/GBCA AU58+
清代四川“甲午复美正”单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0.9克,商铸;干支纪年“甲午”于戳内横置,应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岁次甲午)由官银匠“复美正”销铸,川白锭带干支年号者十分少见;银锭打戳端正清晰,包浆深重 ...
清代四川“匠杨吉波 仁寿县 匠杨吉波”十两圆锭/GBCA AU53
清代四川“匠杨吉波仁寿县匠杨吉波”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72.9克,商铸,包浆均匀厚重,匠名少见,GBCAAU53来源:民国时期陈氏旧藏
清代四川“德阳县 倾销局 德阳县”十两圆锭/GBCA AU55
清代四川“德阳县倾销局德阳县”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6.4克,官铸;清代户部划拨给地方政府的官兵俸禄和粮饷,均为五十两一锭的大宝,须由官银炉销熔改铸成小额银锭或碎银,以便分级发放;此锭即是德阳县以俸 ...
清代四川“定远县 定远县”十两圆锭/GBCA MS62
清代四川“定远县定远县”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30.6克;有嘉陵明珠之称的定远县,清代隶属川东道重庆府,因与安徽、陕西、云南等省属县同名,1914年更名为武胜县;此枚系定远县存留银,质地洁白,光泽姣好,大 ...
四川“光绪二十一年 大邑县 匠恒足生”十两圆锭/GBCA AU58+
清代四川“光绪二十一年大邑县匠恒足生”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72.7克,官铸年度税银,打戳深峻端正,银珠挂底,GBCAAU58+
清代四川“元年十一月 夔关 万祥泰 囍”四戳十两圆锭/GBCA AU50
清代四川“元年十一月夔关万祥泰囍”四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8.9克;夔关位于四川省夔州府(今重庆市奉节县)境内,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境内最大的商税常关,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榷关,对过往川江的商船征收商税, ...
清代四川“大滇边”十两圆锭/GBCA AU53
清代四川“大滇边”单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0.8克;云南边岸又称滇岸,主要指昭通、东川二府行销川盐的区域,前者称“小滇边”,后者称“大滇边”;此锭即为川盐销往东川府时,盐商缴纳的盐税折银,属川白锭稀有 ...
清代四川“仁岸永隆裕 吉顺兴”十两圆锭/GBCA AU55
清代四川“仁岸永隆裕吉顺兴”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0.3克,系川盐由合江运往贵州仁怀销售时,盐商所缴纳的盐税折银,锭型规整,保存良好,GBCAAU55清代贵州、云南二省销售川盐的区域统称边岸。贵州边岸又分仁 ...
清代四川“仁计商 裕丰永”十两圆锭/GBCA AU50+
清代四川“仁计商裕丰永”双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46.4克,另打“兴顺”铺印及一个花押;“仁计商”特指在川南仁寿县辖区内从事食盐运销的盐商,其纳税销铸而成的盐税锭,是川白锭中较少见的品种;此枚戳记端正清 ...
清代四川“盐课”十两圆锭/GBCA XF40
清代四川“盐课”单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9.3克,此类政府对盐场井、灶征收的盐课税银,通常锭面打有时间、地名或匠名戳记,单打税项者并不多见;银锭另打“卯”字流通小戳,并有一处菱形验银槽,GBCAXF40 ...
四川光绪“三十年津贴 定远县 匠周源义”十两圆锭/GBCA AU50
清代四川光绪“三十年津贴定远县匠周源义”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3.7克;咸丰三年(1853年),为镇压太平军,清政府令山西、陕西、四川三省预先借征下年度钱粮,以应军需,因预征不力,翌年四川率先改征津贴, ...
四川光绪“二十四年捐输 什邡县 匠周源义”十两圆锭/ZDGS AU50
清代四川光绪“二十四年捐输什邡县匠周源义”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72.72克,什邡县上解省库之捐输税银,委托省城官银匠周源义代铸,砸戳深峻有力,保存完好,ZDGS(川康银锭研究中心)AU50 ...
四川光绪“二十三年捐输 内江县 匠裕国泉”十两圆锭/GBCA MS60
清代四川光绪“二十三年捐输内江县匠裕国泉”三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58.3克;捐输原为殷商富户自愿报效的临时性绅捐,同治元年(1862年)起,四川实行按粮随征,使捐输成为每年固定征收的田赋附加税;此枚内江县 ...
吉林“民国年月日 长春益发银行 杨晓山”五十两大翅宝/GBCA MS62
民国时期吉林“民国年月日长春益发银行杨晓山”五十两大翅宝一枚,重量:1917.6克,宝面加盖公估验色编号“1581”“18”;此锭系1926-1932年益发银行独资开办期间,自设银炉所铸,对“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私营 ...
清代吉林“光绪三十一年 匠高明 宽城同顺成”五十两大翅宝/GBCA MS62
清代吉林“光绪三十一年匠高明宽城同顺成”五十两大翅宝一枚,重量:1908.1克,年号戳上另盖“辛未”干支小戳,造型舒展,双翅完美,宝面充盈五彩银光,状态极佳,GBCAMS62 ...
清代西北地区“同昌银局 同昌银局”五十两银锭/GBCA MS65
清代西北地区“同昌银局同昌银局”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81.3克,商铸;此锭造型美观,双排戳记深峻清晰,宝面完美无瑕,原光润泽,品相出类拔萃,品种罕见,GBCAMS65 ...
清代西北地区“洪泰兴银局 洪泰兴银局”五十两银锭/GBCA MS66+
清代西北地区“洪泰兴银局洪泰兴银局”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10.4克,商铸;清代铸宝机构多以“银炉”为名,少数使用“银局”名称,“洪泰兴银局”银锭出自何处,因缺乏文献记载,尚待考证,但品种十分稀见;此枚 ...
清代“利”十两银锭/GBCA AU53
清代“利”十两银锭一枚,重量:367.6克,宝面加盖“370”号码戳记,侧面阴刻匠名“王□”,此类单边高翅、锭面倾斜的十两小宝,多见行用于西北地区,另说为山东周村一带铸造,铭文大多以“元”“亨”“利”“贞”单 ...
清代“亨”十两银锭/GBCA AU53
清代“亨”十两银锭一枚,重量:373.9克,单边高翅,锭面倾斜,器形独特,多见行用于西北地区,另说为山东周村一带铸造,铭文大多以“元”“亨”“利”“贞”单字冠于匠名之首;此枚宝面另打彰显成色的鱼尾印记一处 ...
清代新疆“道验 道验”五十两银锭/GBCA AU55
清代新疆“道验道验”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06.5克;“道验”即道库验收之意,清末朝廷在全疆设置镇迪、阿克苏、喀什噶尔、伊塔四道,各道所收税银,均须经官方检验成色,并加盖汉、维文“道验”戳印后,方可收纳 ...
清代广西“利用”十两砝码锭/GBCA AU50
清代广西“利用”十两砝码锭一枚,重量:376.8克,广西商锭通常只盖有银号及公估二个戳印,此枚于锭面一戳八次加盖,较为独特;“利用”一词出自《尚书·大禹谟》,寓意物尽其用,方可积累丰厚财物,后世作为吉语多 ...
清代广西“临全”十两砝码锭/GBCA AU53
清代广西“临全”十两砝码锭一枚,重量:358.8克,官铸盐税锭;清代行销粤盐的区域称为埠地或盐埠,埠的划分,不完全以厅州县为界,若多个盐埠由一商承办,往往使用合并称谓,比如此枚“临全”,即为广西桂林府和平 ...
广西“光绪十八年 五月日 灵川县 库银 万祥丰”十两砝码锭/GBCA AU50
清代广西“光绪十八年五月日灵川县库银万祥丰”十两砝码锭一枚,重量:395.5克,标准广西晚期官铸藩库银,由省库铸造,委任官估“万祥丰”验看,推测用作上解饷银,银质洁白,锭面有修补,GBCAAU50(03) ...
1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 1712
/ 1712 页
下一页
文章
帖子
用户
1731125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