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户中心
古玩精品
论坛
BBS
古玩知识
古玩鉴定
竞价
古玩交易
资讯
搜索
搜索
立即登录
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QQ登录
微信登录
古玩精品
›
机制币
›
纸币
›
古钱币
›
书画
›
玉石|玉器
›
宝石玛瑙
›
古玩杂项
›
陶瓷瓷器
›
木器
›
中国山水画
›
中国花鸟画
›
中国人物画
›
楷书
›
行书
›
隶书
›
篆书
›
草书
›
篆刻
›
书画精品价格与图片
清 乾隆御笔《寒山别墅图》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必到寒山别墅,可见乾隆对寒山别墅独爱有加。《寒山别墅图》墨气鲜活,韵味十足,最为难得的是,此画由乾隆皇帝三次御题,更显珍贵。由于清代内府的管理制度,使得乾隆清宫时期的书画作品到目 ...
张书旂《富贵文章》
张书旂花鸟取法任伯年,作花鸟喜用白粉调和色墨,画面典雅明丽,颇具现代感。又得高剑父与吕凤子亲授,形成色、粉与笔墨兼施的清新流丽画风而独标一格,是学院派杰出代表,素有“任伯年第二”的美誉。他善于用粉,能 ...
吴湖帆《仙髻拥新妆》
吴湖帆(1894~1968),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澂嗣孙。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筹 ...
李可染《鲁迅故居百草园》
2014年,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将经鉴定的李可染真迹作品进行编号并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基金官方网站(www.likeran.com)“李可染艺术库”中。此作品通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认定,收录于 ...
张书旂《春意盎然》
1940年,教育部委托张书旂完成一幅作品,由国民政府赠送给富兰克林.D.罗斯福,以庆祝他第三次当选总统。在日本轰炸重庆的炮火声中,张书旂完成了具有纪念意义的《百鸽图》,它与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幅作品类似,鸽子 ...
清 郎世宁《骏骨西风》
郎世宁,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uiseppe Castiglione),清代宫廷画家兼建筑师、天主教耶稣会修士。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先后受到了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 ...
清 吴历《虬松峭壁图》
吴历(1632─1718),本名启历,号渔山,江苏常熟人,一生布衣,青少年时以卖画为生,中年后信奉天主教,并成为司铎。他善画山水、竹石、兼工人物。山水能融诸家之长,自创新意,注意取法自然,景色比较真实,还吸收 ...
明 王绂《松林亭子图》
王绂(1362-1416), 一作芾,又作黻,字孟端,号友石生,别号九龙山人。明初画家,无锡人。幼年聪明好学,10岁已能作诗,15岁游学邑庠为弟子员。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被征召进京,不久便回乡隐居。洪武二十三年(1390 ...
明 徐渭《河蟹图》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等,是活动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自幼以才名著称乡里,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20岁那年才考中秀才,直到41岁,考了8次,始终也未能中举。徐渭非常抓狂,以 ...
清 吴历《洞庭秋月》
吴历(1632-1718),原名启历,字渔山,因其所居之地,传为孔子弟子言子游故宅,有一井,水黑如墨,故自号墨井道人,又号桃溪居士,江苏常熟人。乃身跨明清两朝的高龄画家。自幼勤奋读书,少年时父死,全靠寡母维持 ...
明 张路《月下畅饮图》
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异族统治,做了皇帝,建立了一个新的封建统治政权---大明王朝。首先扫除他实行君主独裁的障碍,将军政大权统揽于皇帝一身,并且先后成立“锦衣卫”和“东、西厂”两个特务机构,专门负责侦辑、搜 ...
明 文伯仁《春溪捕鱼图》
文伯仁(1502-1575),字德承,号五峰山人,又号葆生摄山老农等。长州(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吴门画派”代表画家之一。文徵明侄。善画山水,少传家学,时发巧思。其山水画有简繁两种面貌。简者效文徵明细 ...
明 宋旭《林泉清集图》
宋旭(1525-1606后),字初旸,号石门、石门山人,后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景西居士。浙江嘉兴人,居松江。明万历年间名画家。工山水,兼长人物。师法“吴门四家”之一的沈周,画风似沈氏而又独具个性,亦 ...
元代 李衎《沐雨图》
李衎(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晚年号醉车先生,蓟丘(今北京市)人,晚年寓居维扬(今江苏扬州)。皇庆元年为吏部尚书,拜集贤殿大学士。卒年七十五,追封蓟国公,谥文简。尤善画枯木竹石,善画墨竹,双 ...
宋 马麟《茉莉舒芳图》
此图无作者款印,按宋高宗时南斋供奉的题签,定为马麟所绘。马麟为马远之子,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授画院祗候。他的风格沿自马远,能作人物、山水、花鸟。日本根津美术馆藏有他的《夕阳秋色图》,残霞暮色, ...
清 沈焯《秋艇觅句图》
展观沈焯的这幅画作,诚如其题识所言,深得董其昌与王时敏之遗意。实际上,王时敏正是董其昌的嫡传。其祖父曾嘱托董其昌来指导王时敏。在董其昌的指导下,王时敏少年就开始从摹古入手,深究传统画法,对黄公望山水, ...
明 宋旭《峨嵋万玉图》
此图写西南峨眉雪景,松高林密,山势巍峨,谷深路险。重岭叠巘,映带回环,有可游可居的生活气息。虽画雪景,皴染较少而精气充溢,令人有仰至之感。山石仅以劲笔勾皴,绝少晕染,空灵淡荡,一派清秋景象。稍晚之恽香 ...
明 陈淳《锦上添花》
陈淳(1483-1544)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别字复甫,自号白阳山人。长洲人。陈淳自幼饱学,对于经学、古文、词章、书法,诗、画,都有相当造诣。陈淳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 ...
吴冠中《贵州侗家山寨》
现代水墨先驱吴冠中先生延续林风眠中西艺道融合的创作理念,摒弃了传统水墨画的形式和技法,融入西方油画的思维,为中国现代水墨画找到新方向。七十年代开始,吴冠中的创作以油画和水墨画并行为主。或藉西方油画之技 ...
黎雄才焦墨画《灵隐飞来峰》
黎雄才以山水画见长,早年受高剑父影响,后融汇古今,自成一格。其笔下的山水画饮誉海内外,独树一帜,荡气回肠,品位高雅,情趣盎然。此幅《灵隐飞来峰》是黎雄才于1956年在杭州所写灵隐寺场景,以焦墨、渴笔,写生 ...
黄宾虹《云山高隐图》
此幅《云山高隐图》作于1928 年,上款人为画家蔡若汀。这个阶段对于黄宾虹而言,正致力于对古人笔墨的探索,尝试综合南北之法,融会真实山水,逐步形成独特的山水画面貌。从题跋中可知,此图写明代布衣诗人吴 ...
启功《丹枫夕照图》
世人论启功总会先言及先生是一位鉴定家、书法家,殊不知先生之画亦为其得意之道。启功绘画的开蒙老师是贾羲民,再经贾师推荐转投吴镜汀门下学画。上世纪三十年代又加入溥雪斋主持的松风草堂画会,与当时京城颇有名气 ...
黄宾虹《黄山归耕图》
《黄宾虹年谱》言,1901年黄宾虹38岁,于歙县纠工修丰堨水利,辟田千余亩,耕种十馀年,管理场田之馀,尽兴探索丘壑烟云之趣,作画收之囊中,并撰写《任耕琐言》一书,这也成为黄宾虹一生中最为安定愉悦的一段生活。 ...
清 钱杜《山居来鹤图》
钱杜(1764-1845),初名榆,字叔枚,更名杜,字叔美,号松壶小隐,亦号松壶,亦称壶公,号居士,钱塘人。钱杜出身仕宦,钱树弟,嘉庆五年(1800)进士,官至主事。性闲旷洒脱拔俗,好游,一生遍历云南、四川、湖北 ...
元 黄公望《丹崖玉树图》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道人,平江常熟(今属江苏)人。公望本姓陆,名坚,幼年父母双亡,族人将其过继给永嘉(今浙江温州)黄氏为养子,这位黄公年已九十,膝下无子,得子万分欣喜,笑 ...
南宋 马麟《橘绿图》
马麟(活动於1195-1264),麟一作驎,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南渡后三代居钱塘,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马世荣之孙,马远之子,生卒年不详。马远是宋光宗、宋宁宗两朝(1190-1224)画院待诏,马麟画承家 ...
南宋 佚名《荷蟹图》
宋代的花鸟画是五代黄筌徐熙两家体制基础上得以发展的。北宋初一百多年,黄家体制便是院体规范。北宋中期崔白、吴元瑜变革院体,表现出吸收徐熙一派画法。宋徽宗对不同画风兼收并蓄,南宋画院亦是如此。所以就总体上 ...
黄宾虹《净光山会景亭》
中国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是师古——摹前人笔墨,于古意中体悟艺术精神。师古而不泥古,是历代书画家研习传统的准绳。然而,在这条研习传统的路上,有太多的泥古不化,以至于造成了中国画陈陈相因的沉疴积弊。近 ...
1 ...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 769
/ 769 页
下一页
文章
帖子
用户
1731125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