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户中心
古玩精品
论坛
BBS
古玩知识
古玩鉴定
竞价
古玩交易
资讯
搜索
搜索
立即登录
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QQ登录
微信登录
古玩精品
›
机制币
›
纸币
›
古钱币
›
书画
›
玉石|玉器
›
宝石玛瑙
›
古玩杂项
›
陶瓷瓷器
›
木器
›
中国山水画
›
中国花鸟画
›
中国人物画
›
楷书
›
行书
›
隶书
›
篆书
›
草书
›
篆刻
›
书画精品价格与图片
清 恽寿平《乔林叠嶂图》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史、东园客、巢枫客、草衣生、横山樵者。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创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特点是以潇洒秀逸的用笔 ...
明 沈周《落花诗意图》
《落花诗意图》是一幅描绘暮春景色的小品。画上作者款书“山空无人,水流花谢”。这幅画构图简洁,近景取山景一角,描绘起伏的土冈、岩坡,和绿树、流水,红桥。远景是隐隐青山。画上大片留白,使境界更为空旷寂静。 ...
清 王原祁《虎丘春色图》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王时敏之孙。康熙时进士。曾奉诏供奉内廷,奉旨编纂《佩文斋书画谱》,任书画谱总裁和《万寿盛典》总裁,官户部侍郎,故人称“王司农”。画承家学,得祖父及王翬指授,致力于 ...
清 金农《蕉林清暑图》
金农一生对画芭蕉情有独钟,《砚铭》中载有金农《大蕉叶砚铭》,其云:“芭蕉叶,大禅机。缄藏中,生活水。冬温夏凉。”芭蕉在他这里不是一个简单的植物,而是表达他生命彻悟的道具。他有自度曲《芭林听雨》,写得如 ...
清 王武《水仙湖石图》
王武(1632-1690),字勤中,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如是翁、不山,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明代书法家王鏊六世孙,以诸生入太学。生性和乐平易, 不屑科举。善绘事,精鉴赏,富收藏,对于宋、元、明诸家名迹,往往心追手 ...
清 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
《乾隆皇帝大阅图》是郎世宁在宫廷的重要作品之一。此图描绘了乾隆皇帝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乾隆皇帝戎装骏马,英姿勃发,体现了清朝皇帝的尚武精神。画中出现的骑马形象,除反映了人与动物的关系外,还赋 ...
明 刘珏《夏山雨霁图》
刘珏(1410—1472),明早中期苏州人,字廷美,号完庵。正统三年举人。尝官山西按察佥事。工诗、能书,尤擅画。山水得王蒙之郁茂,吴仲圭之沉厚。沈周尝师事之,一时颇负声望。此图写江南清秋景象,石矶疏林,危崖崇 ...
明 沈周《鸠声唤雨图》
沈周《鸠声唤雨图》一共有两幅,作品描绘的是乡下常见的一种鸟—— 斑颈鸠。行走在街头和庭园,常掠过一种和鸽子类似的鸟类,它的造型和色彩朴素,就连那咕咕的叫声,也是浑厚的,这便是斑颈鸠了。它的这份质朴,正 ...
明 沈周《杖履寻春图》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他当之无愧名列“明四家”之首(另三位文征明、唐寅、仇英都是其晚辈),允推吴门画派之领袖。由他所开创的吴门画派最终取代了明初以来占据画坛统治地位的浙派,使得从 ...
清 金农《梅花图》
清代中期画坛之中,“扬州八怪”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金农则是“扬州八怪”中最具有全面修养的画家,而且最富文人画的原创精神。金农(1687—1763),原名司农,字寿田。39岁后更名为农,更字寿门,浙江钱塘人。金农 ...
清 石涛《坐看云起图》
唐朝诗人王维的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千古传诵。人们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两种境界在其中。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 ...
清 恽寿平《花王图》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史、东园客、巢枫客、草衣生、横山樵者。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创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特点是以潇洒秀逸的用笔 ...
明 张翀《剑阁行旅图》
张翀,字子羽,号浑然子、图南,江都(今江苏南京)人;一作江宁(今南京)人。他以人物画见长,上追古法,笔墨豪迈。他笔下的仕女,艳丽委婉,但设色古雅,神态超逸。评者以为他得人物画之正传,而又不流于庸俗。他 ...
明 沈周《草庵图》
《草庵图》又名《草庵纪游图卷》作于弘治十年(1497年),是沈周细沈风格的代表画作。该图以水墨淡设色画古树茅堂依山傍水,修竹垂柳之中,一人执卷堂上孜孜而读,周围宁静无波的湖水映带院落,三间茅堂和篱笆围墙参差 ...
明 丁云鹏《少陵秋兴图》
丁云鹏(1547-1628后) 少陵秋兴图丁云鹏(1547-1628后),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丁瓉子。为詹景凤门人,曾随其学画。书法钟王,画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无不精妙。白描酷似李公麟,丝发之间而眉睫意态 ...
清 王武《桃花双禽图》
王武《桃花双禽图》,绘湖岸之春景,虽写一隅,然春之气息似已漫天扑来,即使半树桃花,亦能想见满园春色。其图右上方两桃枝斜出,分别向上、下延伸,二者呈开口形。鸲鹆成双,其一立于上方的桃枝之上,微倾前身,与 ...
清 恽寿平《月窟留香图》
此卷原为汪士元(?-1921年在世),廷雍(清皇族),景剑泉,邵洵美(1906-1968)等递藏。刘世珩为此卷题签。此卷恽寿平绘丹桂一枝,作诗十首,乃和艺初舍人。并有清初书法名家笪重光题咏。此《月窟留香》,纸本设色 ...
明 张宏《毘陵山水》
张宏(1577-1652年后)字君度,号鹤涧,明代著名画家,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重视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画石面皴染结合为其特色。所作写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 ...
明 徐渭《墨花九段图卷》
徐渭的作品以淋漓墨韵、奔放的用笔而著称。他擅于用草书笔意入画,笔墨飞动而恣纵。其作品常常会呈现出一种乱头粗服之美,较之元代画家的“逸笔草草”,更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生气。正可谓“信手拈来自有神”,不求形 ...
明 文徵明《溪桥觅句图》
东晋顾恺之游浙江回,友人问之,对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遂成咏山水一代名句,后世以之绘图者甚众。征明此图,山重水复,岩壑森秀,正是写顾恺之词意,然壮伟之造境,却以松秀之笔墨、妍冶之设色缓缓写出,故苍 ...
明 沈周《盆菊幽赏图》
此图为对角构图,卷首一侧,杂树中设一草亭,四周以曲栏隔成庭院,院里墙边有盛开的菊花若干盆。亭内三人对饮,饮酒赏菊,意态优闲,一僮持壶侍立,布势疏朗,景物宜人,一派秋高气爽的意境。隔水茂树数株,景致简朴 ...
清 梅清《黄山十景册》
梅清曾数游黄山,故烟云变灭的松壑奇景每每出于他的笔端。此册写天都、莲花、始信、浮丘诸峰,及松谷庵、炼丹台、光明顶、翠薇源景色,危峰深壑,奇松怪石,烟云出没,巍伟险绝,令人可惊可愕,不登黄山者不知人间有 ...
清 高翔《老松图》
高西堂擅画梅,疏枝瘦花,其野逸之趣每为金冬心所称道。亦擅山水,法元人黄公望而以清简出之,境界荒寒,画格甚高。此轴画萱花、寿石及长松秀竹,当是为人祝嘏之作,笔墨极似恽南田而仍有其清逸本色。款书则倚倒倾侧 ...
清 恽寿平《读易图》
恽寿平一生中除了花鸟画之外,同时创作了大量山水画。其山水画极具秀雅灵动之致,秦祖永云:“南田翁天姿超妙,落画独具灵巧秀逸之趣,为当代第一”(《桐荫画诀》)。此《临元人读易图》取黄公望笔法,于荒率中见秀 ...
明 王绂《幽径乔柯图》
绂(1362-1416), 一作芾,又作黻,字孟端,号友石生,别号九龙山人。明初画家,无锡人。幼年聪明好学,10岁已能作诗,15岁游学邑庠为弟子员。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被征召进京,不久便回乡隐居。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
明 徐渭《十二墨花诗画图卷》
徐渭《十二墨花诗画图卷》以水墨写意四季花卉,每段均有自题七绝一首。画家充分发挥了水墨的表现力,以狂放的笔触,淋漓的水墨,变化多端的笔锋,泼墨、焦墨、破墨、双勾并用,寥寥数笔即勾画出了各种花卉的特征,简 ...
明 蒋守成《五芝图》
蔣守成(16世紀),字繼之,號曉山,江蘇丹陽人。善畫山水,法趙伯駒及趙孟頫、吳鎮。間作花鳥竹石俱佳。与文徵明父子友善,大学士杨一清非常器重他,欲荐以为官,坚辞不就。惜其中年目眚,传世绝少。关于蒋守成这位 ...
清 陈撰《秋荷碧玉图》
陈撰(1677-1758),字楞山,号玉几、玉几山人等。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区)人,曾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常游走与江淮间,并流寓扬州,遂归为“扬州八怪”画家群体之一员,亦被称为扬州八怪中唯一不以卖书画为生 ...
1 ...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 773
/ 773 页
下一页
文章
帖子
用户
1731125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