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户中心
古玩精品
论坛
BBS
古玩知识
古玩鉴定
竞价
古玩交易
资讯
搜索
搜索
立即登录
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QQ登录
微信登录
古玩精品
›
机制币
›
纸币
›
古钱币
›
书画
›
玉石|玉器
›
宝石玛瑙
›
古玩杂项
›
陶瓷瓷器
›
木器
›
中国山水画
›
中国花鸟画
›
中国人物画
›
楷书
›
行书
›
隶书
›
篆书
›
草书
›
篆刻
›
中国花鸟画精品价格与图片
明 徐渭《十二墨花诗画图卷》
徐渭《十二墨花诗画图卷》以水墨写意四季花卉,每段均有自题七绝一首。画家充分发挥了水墨的表现力,以狂放的笔触,淋漓的水墨,变化多端的笔锋,泼墨、焦墨、破墨、双勾并用,寥寥数笔即勾画出了各种花卉的特征,简 ...
清 陈撰《秋荷碧玉图》
陈撰(1677-1758),字楞山,号玉几、玉几山人等。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区)人,曾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常游走与江淮间,并流寓扬州,遂归为“扬州八怪”画家群体之一员,亦被称为扬州八怪中唯一不以卖书画为生 ...
清 恽寿平《花卉四帧》
恽格(1633-1690),字寿平,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晚居城东,号东园草衣,后迁居白云渡,号白云外史 。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他一生生活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 ...
清 恽寿平《花卉册》
恽格(1633-1690),字寿平,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晚居城东,号东园草衣,后迁居白云渡,号白云外史 。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他一生生活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 ...
明 陈洪绶《古木鸣禽图》
本幅为张大千大风堂藏画,画幅一角有“大风堂长物”鉴藏印,轴上有大千书“老莲居士古木鸣禽图”题签。立轴为入大风堂后所重装裱,样式古雅,配轴考究,所配木盒、盒套也是大风堂藏画的标准装池,精致贴服。盒套上贴 ...
清 任伯年《百年好合》
《百年好合》画风简约自然,笔墨趋于简逸放纵。一对憨态可掬的鹁鸽戏于笔墨简澹的拳石之上,一丛水仙,数干赤竹,隐于石后,长长的题跋铺陈与画面中,沉沉的墨色与简澹的画面形成了极好的对比关系。全画设色明净淡雅 ...
北宋 刘寀《落花游鱼图》
劉寀,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字宏道,一作道源、弘道,流寓都下,遂為開封(今屬河南)人。歷任州縣官,授朝奉郎。狂逸不事事,放意詩酒間,與貴游少年相從無虛日。工詩詞,亦善畫魚。其畫魚之姿態或悠哉遊哉,或急竄 ...
宋 赵克夐《藻鱼图》
赵克夐,宋代宗室。佳公子也。戏弄笔墨,不为富贵所埋没。画游鱼尽浮沈之态,然惜其不见湖海洪涛巨湍之势,为毫端壮观之助,所得止京洛池塘间之趣耳。官止右武卫大将军、漳州团练使,累赠保康军节度使,追封髙密侯。 ...
北宋 马远《梅石溪凫图》
马远(1140-1225),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史料记载他为南宋时期光宗、宁宗画院待诏。马远出身绘画世家,他的曾祖父马贲、祖父马兴祖、伯父马公显、父亲马世荣 ...
宋 易元吉《猿猴摘果图》
在中国绘画史上,宋代绘画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成熟的阶段。宋人花鸟作品无论技法还是意境的营造都远胜于前代,宋人花鸟画形象刻画准确生动,设色有富丽堂皇的,也有清幽雅致的,在工整细腻中充满了一股浓浓的诗意。宋 ...
清 任预《洗象图》
任预(1853年—1901年),一名豫,字立凡,浙江萧山人,任熊子。晚清海派六十家之一。擅画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在任熊(1823—1857)、任预、任薰(1835—1893)及任颐(1840—1895)“四任”中,最为年轻。 ...
宋 梁楷《秋柳双鸦图》
研究中国人的字号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特别是画家、书法家的“号”和诨号,常常能从其中看出一些他们的内心追求。例如:陈洪绶号老莲,李公麟号龙眠居士,李煜号白莲居士,沈周号石田,吴镇号梅花道人,朱若极号石 ...
宋 毛益《榴枝黄鸟图》
《榴枝黄鸟图》写的是一幅秋天小景。枝梗从右向左斜出,沉甸甸的石榴挂于枝干。枝头熟透的石榴和黄绿相间的石榴叶传达着深秋的讯息,石榴上的斑点和由绿变黄被虫蛀蚀的枯叶,衬托出秋日的萧瑟。这些刻画细腻的虫蛀斑 ...
南宋 佚名《水仙图》
水仙(Narcissus tazettaL. var. chinensis Roem. )又名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绿白色筒状鞘中抽出花茎(俗称箭)再由叶片中抽出。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 ...
宋徽宗赵佶《腊梅双禽图》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有两位帝王出身的文学艺术家——李煜和赵佶。他们虽为亡国之君,治国无道,却在文学艺术史上成就斐然,彪炳青史。李煜的诗词、赵佶的书画,承前启后,创派开宗,辉映千古。 赵佶(1082—113 ...
明 陈淳《怪石秋葵图》
陈淳(1483-1544)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别字复甫,自号白阳山人。长洲人。陈淳自幼饱学,对于经学、古文、词章、书法,诗、画,都有相当造诣。陈淳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 ...
北宋 惠崇《雁图》
宋代绘画的许多作品,尤其是僧人的作品,很大一部分保存在日本,并对日本绘画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北宋惠崇的作品传世极少,而这幅《雁图》因为藏于国外的缘故,在相当长时间里并未引起国内美术界的重视。《雁图》见 ...
清 顾鹤逸《山水花卉册》
顾鹤逸(1865~1930),名麟士,字鹤逸,自号西津渔父,别署西津、鹤庐、筠邻。元和(今江苏苏州)人。 清末著名书画收藏家顾子山(名文彬、晚号艮龠、道光21年进士)之孙。父顾廷烈精鉴赏、好玺印,曾集拓新收旧藏 ...
明 沈周《瓶荷图》
《瓶荷图轴》是沈周作品中比较少见的工笔花鸟画,画上绘一铜壶,内植荷花荷叶各三株,交错而生。荷叶向背以深浅不同绿色区分,多取其背,使画面变浓艳为淡雅,凸现清高风格。作品形象写实,用笔简括,色泽温润,格调 ...
南宋 陈居中《四羊图》
树叶的凋零,野草枯黄,秋天来了。山坡上有四只羊,其中两只羊在嬉戏,旁边一只关切的老羊好像是它们的母亲,立于高坡之上的一头羊可能是它们的父亲,正慈爱地注视着孩子们的嬉戏。南宋画家陈居中的《四羊图》在萧瑟 ...
北宋 易元吉《枇杷猿戏图》
你在动物园看过黑猿吗?你知道它和猴子有什么不同吗?猿的体形比较大,而且和人类较相似,灵活机敏、个性温和。或许正因为如此,在传统的中国文学和绘画中,常以猿为描绘的题材,更多于显得急躁难驯的猴子。这张由宋 ...
明 黄道周《松石孤鹊图》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幼平,号石斋,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铜陵镇)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天启二年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 ...
明 陈淳《秋色满园》
陈淳(1483-1544)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别字复甫,自号白阳山人。长洲人。他的绘画作品深受水墨写意画的影响。 陈淳画作质朴,他最擅长的绘画就是写意花鸟画,写意花鸟画也陈淳和徐渭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两 ...
清 石涛《荷花》
石涛上人天才横溢,山水、人物、花鸟、蔬果,无一不能亦无一不精。且能不拘成法,度越千古,得山川之蒙养,写一己之性灵,故胸中磊落,笔底浩荡。论创造能力,三百余年来实罕有匹者。此轴写荷塘野趣,莲叶翩翻,菡萏 ...
清 王武《春柳鸳鸯图》
王武(1632-1690),字勤中,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如是翁、不山,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明代书法家王鏊六世孙,以诸生入太学。生性和乐平易, 不屑科举。善绘事,精鉴赏,富收藏,对于宋、元、明诸家名迹,往往心追手 ...
宋 佚名《子母鸡图》
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以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为主,特别是作为绘画与实用美术相结合的宋人小品画更是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子母鸡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nbs ...
元 吴镇《松石图》
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兰 ...
宋 李唐《乳牛图》
在记载中,李唐的画牛之作也确实多,如《桃林纵牧图》、《放牧图》、《春牧图》、《秋牧图》、《烟林春牧》、《风雨归牛图》、《三生图》等等。《清河书画舫》所记李唐的《桃林纵牧图》:“不知者谓为戴嵩。”戴嵩乃 ...
1 ...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 349
/ 349 页
下一页
文章
帖子
用户
1731125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