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孝同山水作品欣赏(1902-1979)北京市人。原名惠均,字孝同,号柘湖,别号松溪、晴庐。1920年入中国画学研究会,拜金城为师,专攻山水。1925年升为研究会研究员。1927年与金荫湖、胡佩衡等共组湖社画会,编辑《湖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14:13
磁州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汉族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观台镇与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在日本异常深受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11:29
故宫陶瓷馆坐落在文华殿内,安静低调,国宝重器汇聚于此。整个陶瓷馆逛一圈,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国陶瓷史,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从个人兴趣出发,这里选取一个时间段,只关注元代瓷器。元代建国时间没有超过100年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11:27
东汉白瓷豆目前国内研究瓷器的专家比较一致地认为,东汉时期已经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于瓷器比陶器坚固耐用,清洁美观,又比铜、漆、木等器的造价低廉,而且原料分布广泛,一经烧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11:26
所谓宋代官窑瓷,应是指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的统称。据研究,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的窑址就是新近在河南汝州发现的张公巷窑遗址。该窑与烧造汝官窑的宝丰清凉寺窑相隔仅30多公里,同属汝州之地,年代也同在北宋,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11:22
所谓窑变,一般是指瓷器在高温烧成过程中釉色发生特殊变化的现象。由于最初非有意为之,人们对此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所以这类瓷器往往被视为“妖孽”而毁之。钧瓷窑变历来为人津津乐道。金元以来的窑变紫红釉钧瓷,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11:21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中国历代名窑精品层出不穷,且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还有很多优秀的仿制品。例如宋代的定、汝,官、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11:18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尤以唐宋时期发展最为鼎盛。继唐代“南青北白”的格局确定之后,到了宋代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而历史上最出名的莫过于“八大名窑”。这里我们说的“八大名窑”指的是汝窑、官窑、哥窑、定窑、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11:15
历史上的雍正皇帝,除勤勉政事以外,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审美趣味也令人称赞。事实上,不仅仅是康雍乾三代,纵观整个清朝,雍正的品味也是能脱颖而出的。尤其是雍正时期的瓷器,简直堪称屹立于审美巅峰的奇迹。清雍正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11:10
也许是因为宋朝是文人治国的时代,也许是因为统治者偏居一隅,因此宋人的心思多是敏感细腻,追求精致的。他们将更多的心力倾注到对文化思想的追求,对生活美学的坚持上,因而才造就了灵秀脱俗的龙泉青瓷和那个时代含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11:09
赵完璧(1904-1994),四川南充县人,四川民国山水大家,一度和张大千先生齐名的老一辈国画大师,张大千曾云:"工笔山水,应推蜀中赵完壁."赵完璧先生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即已成名的书画大家和教育家。是耳熟能详、修养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08:56
伍瘦梅(1909-1971)生于成都。早名绳炯,继名莹,号宋民,字瘦梅。著名书画家,先生生前为西南地区主流艺术家的领军人物之一。先生先后担任过成都市群众艺术馆美工组副组长、成都市美术社国画组组长,当选成都市第三届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08:55
张采芹(1901—1984):名学荣,江津区人。著名画家,擅长画竹。192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国画系,先后在四川美专、南虹艺专、成都高师、四川大学从事美术教学50余年。曾出版《采芹画集》、《采芹近墨》。抗日战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08:54
卜孝怀(1909—1970)又名卜宪中,河北安国人。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京华美术学院、华北艺术专科学校讲师,中国画学研究会助教,华北居士林佛教研究班教导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创作员,北京中国画院兼职画家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08:51
马骀(1886~1937)回族,字企周,又字子骧,别号环中子,又号邛池渔父。四川西昌人,寓居上海。抗战前卒,年约五十许。曾任上海美专教授。清未民初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和教育家。马骀幼孤贫,勤敏嗜学,酷好绘画而 ...
分类 :
时间 : 2018-5-21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