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的沿革-唐朝行书唐代是书法繁荣发展的朝代。从行书说,宋《宣和书谱》列晋至宋五十八人,唐代即占二十八人,有些以楷书著名盖过行书的书家尚未计算在内。唐代以楷书闻名于世,但行书成就也极为可观。唐初四大家 ...
分类 :
时间 : 2018-5-29 08:13
行书的沿革-五代、宋朝行书五代的梁、唐、晋、汉、周,前后不到六十年,书家屈指可数,行书只有杨凝式可称于世。唐末以后,书法呈衰颓之势,经宋太宗提倡,才渐渐兴盛起来,出现苏、黄、米、蔡等一大批书家,但天然 ...
分类 :
时间 : 2018-5-29 08:12
书法落款,不但是尾部,是包罗了作者在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全部誊写内容。落款包罗:正文内容的出处、赠予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落款的字体,一样平常是隶不消篆,楷不消隶,行草不消 ...
分类 :
时间 : 2018-5-28 18:36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名俊、俊卿,原字仓石,中年後更字昌硕,七十岁後以字行,别号老缶。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文为绝,其石鼓文融合篆刻用笔,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其行书融进了清代大家王 ...
分类 :
时间 : 2018-5-28 18:35
康里巎巎(nao),他根本不是什么将军武士,而是元代的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中国历史上第一号的少数民族书法家。《元史·本传》记载他:“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啻金玉。”巎巎书 ...
分类 :
时间 : 2018-5-28 18:34
赵孟頫《六体千字文》把“大篆”这一体写成了“丰中锐末”的样子,那是他们元代人对大篆(金文)的误解。元代研究篆书的人,都是区分不开大篆和古文的,他们可能认为商周金文的铸前书丹,是写成“丰中锐末”,所以自 ...
分类 :
时间 : 2018-5-28 14:09
最近推出的十大系列颇受艺术爱好者关注,今日特为大家推出十位古代伟大书法家,为让大家能比较全面了解这十位古代书法家特地放了书家不同风貌的书法作品,有些作品只选取局部观赏,介绍文字也比较多。但是相对于书家 ...
分类 :
时间 : 2018-5-28 14:05
春节期间,辽宁省博物馆特别举办《万岁通天帖》特展,展厅在位于辽博新馆一楼的1号临展厅,与该展厅原来的展览《馆藏明清书法展》共同展出。据介绍,《万岁通天帖》中尤以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徽之《新 ...
分类 :
时间 : 2018-5-28 13:55
这是米芾结体最老辣的书法!论结体之老辣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行书纸本(各)纵31.2厘米横538.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册米芾行书十一开,无款印。所书从头至末,风樯阵马,沉着通快,一气呵成。崇宁元年(1102),同朝何 ...
分类 :
时间 : 2018-5-28 08:32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1965年首版《曹娥碑墨迹》由康生题写书名王羲之小楷《曹娥碑》拓本《曹娥碑》拓本局部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8年),王羲之到庙书曹娥碑,文字由新安吴茂先镌刻。此碑绢本手迹现存辽宁博物馆,上 ...
分类 :
时间 : 2018-5-28 08:30
唐寅《跋宋王詵江山叠翠图》唐寅《跋宋王詵江山叠翠图》唐寅《跋宋王詵江山叠翠图》行书26.×155cm嘉靖元年(152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卷拖尾的唐寅诗跋被装裱於(传)宋王詵〈江山叠翠图〉之后,从诗文内容来看,两 ...
分类 :
时间 : 2018-5-27 14:45
王铎(1592-1652年),明末清初书画家。王铎工正、行、草书,书法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人,笔力雄健,长于布局。有北宋大家之风范。王铎《与大觉禅师等书札》,1628年,手卷,行书,纸本26X247cm,辽 ...
分类 :
时间 : 2018-5-27 14:44
明代程大伦行书题跋唐寅溪山渔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程大伦生卒年不详,字子明,江苏太仓人,书法全摹文征明,从行书字体的结构特征来看,此人得到了文征明行书之三昧,学得很像,几可乱真。 ... ...
分类 :
时间 : 2018-5-27 14:42
唐寅一生曾多次书写落花诗,每次所录诗作的数量不同,内容不同,书法风格也不尽相同,目前所知的分别藏于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苏州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此版本为苏州市博物馆藏本,行书纸本册页, ...
分类 :
时间 : 2018-5-27 14:39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书画家、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曾任赣榆代知县、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起草文稿“走檄飞草,百函立就”,从政能力超 ...
分类 :
时间 : 2018-5-27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