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以胎釉精纯,发色青翠,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这是清代历朝青花瓷器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康熙青花风景纹罐一、康熙青花瓷器产生的背景16 ...
分类 :
时间 : 2018-5-2 08:54
官窑和哥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一直是陶瓷史中研究的重点,但仍有较多问题,如哥窑的产地及时代,“官哥难辨”的历史疑案等。1998年安徽省繁昌县发现的元代窖藏出土的官窑贯耳瓶,为研究“官哥”两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
分类 :
时间 : 2018-5-2 08:48
金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代的制瓷业是在金占领了辽、宋等北方地区以后,利用汉族工匠逐步发展起来的。金朝在巩固了政权以后,又推行了一系列安抚汉人和发展经济的政策,经济得以复苏,制瓷业也开 ...
分类 :
时间 : 2018-5-2 08:46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向世人披露了越窑秘色瓷的神韵。学术界对于秘色瓷的研究,随着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现秘色瓷、1990年首届法门寺国际学 ...
分类 :
时间 : 2018-5-2 08:37
古瓷器上的菊花纹饰演变菊花,作为古代最为推崇气节的花卉之一,自古就被认为能轻身益气,令人长寿有征。菊花还被看作花群之中的“隐逸者”,并赞它风劲斋逾远,霜寒色更鲜,故常喻为君子。菊花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 ...
分类 :
时间 : 2018-5-2 08:36
史书记载雍正对艺术有很高的感知和鉴赏力,他曾直接干预器具的设计与制作,并留下了大量指点的谕旨。在这些谕旨中,“四爷”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褒雅贬俗,务求尽善尽美。在雍正眼里,凡是达到“文雅”、“素净” ...
分类 :
时间 : 2018-5-1 12:23
雍正一朝虽短暂,但宫中御用瓷器数量之巨大,后人无法想象。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七年至十三年的6年当中,御窑厂为宫内烧造的瓷器不下三四十万件。清人朱琰描述雍正时期制瓷状况时说:“景德镇袤仅十余里,山 ...
分类 :
时间 : 2018-5-1 12:22
中国传统建筑中,分割四合院内外的不是大门,而是影壁。在天下为家的封建时代,天下都是皇帝的,帝王住的地方肯定非比寻常。明清两代几十个皇帝,他们住的院子就是今天的故宫。总得来看故宫还是个四合院,只不过这个 ...
分类 :
时间 : 2018-5-1 12:21
永宣青花为历代藏家所重,以得之为荣事,故终明之世,精光不泯。清人蓝浦于《景德镇陶录》中赞誉“永窑……土埴细,质尚厚,青花深翠,式样精妙,若后来仿制者殊差!”。清雍正、乾隆时官窑曾仿造此缠枝苜蓿花纹碗, ...
分类 :
时间 : 2018-5-1 12:20
龙纹乃中国瓷器极重要之纹饰,五爪龙更是为“真龙天子”之形象,威仪横贯,气夺千里,此等气度,与明快鲜亮的青花之泽相互辉映,妍而不炫,威而不戾,尽现皇权气度。随着历史变迁及帝王之好,而至明朝之后龙纹的大致 ...
分类 :
时间 : 2018-5-1 12:19
茡荠瓶为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粗长颈,扁圆腹,至足渐敛,圈足。因其腹部的矮扁形状与荸荠十分相似,因此而得名。此类瓷器皆奉旨烧造,清档多有记载:雍正七年“命烧茡荠瓶”,希尧“茡荠瓶烧得受雍正帝夸奖”,具“ ...
分类 :
时间 : 2018-5-1 12:18
此器胎体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略厚。釉面匀净,光泽莹润。造型方面,在继承前朝花觚基本形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拓了乾隆花觚的新式样。花卉色彩相互辉映,五彩缤纷,宝贵吉祥,令人爱不释手。通体纹饰以缠枝莲宝 ...
分类 :
时间 : 2018-5-1 12:17
对许多中国瓷器鉴藏家而言,十五世纪初瓷器的釉下青花纹饰堪称历代之最。诚然,晚明和清代文人盛赞「宣成」之器时,无不首推成化斗彩和宣德青花瓷,并视此为两类装饰工艺的巅峰之作。它们以皇家御用的五爪龙纹为饰, ...
分类 :
时间 : 2018-5-1 12:16
雍正朝历时虽短,但御窑厂工艺要求严格,“参古今之式,汇以新意,备储巧妙”,御用瓷器艺术与质量均达到历史最高峰。加之雍正本人经常对瓷器的造型式样、图案纹饰、颜色搭配等品头论足,依照自己的审美标准一一指点 ...
分类 :
时间 : 2018-5-1 12:15
康熙朝瓷器中,矾红常与其它色彩共同装饰瓷器,如青花矾红或矾红五彩等,本品以矾红一色为主色调,仅以留白缠枝莲纹为饰,红、白两色搭配得当,富丽堂皇。纹样简洁大方,不同于常见的官窑瓷器,口沿与近足处并无常见 ...
分类 :
时间 : 2018-5-1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