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资讯

牡丹又名洛阳花、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富贵的象征。牡丹在我国人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那么在画里面牡丹有什么寓意呢?下面跟随国画花鸟画领航者-古玩收藏花鸟画的小编我来了解一下吧。牡丹是 ...
   | 时间 : 2021-01-13 | 浏览量:750次 |
中国山水画,大概要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距今约有一千七八百年的历史。在此之前的绘画则是混沌的。最早的所谓艺术始于生活实用,服务于祭祀仪式,之后又服务于政事,所谓“文以载道”,这向来是儒家统治、宗法制度的需求,不依人性、不依个人情性抒发之求,也不依艺术自足规 ...
   | 时间 : 2021-01-13 | 浏览量:372次 |
中国山水画,大概要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距今约有一千七八百年的历史。在此之前的绘画则是混沌的。最早的所谓艺术始于生活实用,服务于祭祀仪式,之后又服务于政事,所谓“文以载道”,这向来是儒家统治、宗法制度的需求,不依人性、不依个人情性抒发之求,也不依艺术自足规 ...
   | 时间 : 2021-01-13 | 浏览量:418次 |
先秦道家之时就重视探讨神气形山水画之关系,而重神。《庄子》中已经透露出重神轻形的倾向,《庄子》中假托孔子的话,说了一个故事:“我曾到楚国去过,看到一窝小猪仔在它们死去的母亲身上吮乳,不一会儿便一个个惊慌地逃走了。死去的母猪看不到小猪,小猪也感觉不到它们母亲 ...
   | 时间 : 2021-01-13 | 浏览量:429次 |
山水画讲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语),这是画家的感受;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清邓石如语),这是书法家的感受。清恽南田说的好:“今人用心,在有笔墨;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倘能于笔墨不到处,观古人用心,庶几拟议神明,进乎技已。”艺术的妙境在无笔墨 ...
   | 时间 : 2021-01-13 | 浏览量:424次 |
山水画的发展,在中国绘画的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若从原始彩陶算起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可以从彩陶上边的绘制图案中看到图形的写意性。如:人面鱼纹盆上边的图形都是抽象化的符号,具有写意的特点。中国绘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诞生起一直延续至今, ...
   | 时间 : 2021-01-13 | 浏览量:382次 |
禅宗文化倡导心性自由、过而不往、去来任之,强调“自心”、“自性”的彻悟,即在瞬间顿悟的心境中发现“自心”、“自性”的生命悟化。禅宗取决于自我内心瞬间顿悟的解脱是一种人人皆可且易行的解脱范式。为此,世人逐渐将目光从向外界转向了向内心寻求解脱的皈依之路。可以说, ...
   | 时间 : 2021-01-13 | 浏览量:489次 |
我国绘画史上,元代绝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元代文人山水画,是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山水画自从魏晋开始起源,到宋代鼎盛,而元代山水画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元代山水画有什么代表作?代表元代山水画高超水平的“元画四大家”分别是黄公望、王蒙、倪瓒和吴镇。 ...
   | 时间 : 2021-01-13 | 浏览量:729次 |
北宋开国后,汴京一带成为绘画艺术中心,宫廷画院先后集中了来自西蜀的黄居、黄惟亮、夏侯延、赵元长、高文进等,南唐的董羽、厉昭庆、蔡润、徐崇嗣等及中原一带的王霭、赵光辅、高益等画家。当时画院内外以山水画知名的还有燕文贵、翟院深、高克明、李宗成、屈鼎等,擅长宗教壁 ...
   | 时间 : 2021-01-13 | 浏览量:657次 |
山水画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从隋朝就开始出现山水画,山水画强调“平远”、“高现代山水画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化,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括进江山万里;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焦点也在变化, ...
   | 时间 : 2021-01-13 | 浏览量:37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