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资讯

金田黄微凹黄檀舶来品借中国名号炒身价收藏市场中国收藏市场的兴起吸引了各种外来艺术品资源特别是木材和玉石大量流入,引发国内市场格局大变,坊间也对此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观点。然而,材质和储量决定了补充品种的未来行情走势,盲目跟风或抗拒都不是理智的收藏态度。文/图 记 ...
   | 时间 : 2021-09-07 | 浏览量:378次 |
记者 王莉萍2月26日,上海拍卖行举行了首场田黄、鸡血石专场拍卖,上拍作品800余件,成交率78%,除传统印章受到藏家争相竞价之外,田黄小摆件和鸡血石雕件也成交活跃。“大摆件在价格上占优势,但人气方面却是文玩小品更受买家欢迎。”上海拍卖行副总经理陈克涛告诉记者,精品 ...
   | 时间 : 2021-09-06 | 浏览量:763次 |
资料图片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向来有喜好玉的习惯,玉往往被赋予种种神奇和美好的含义。世界玉的产地较多,若以软玉而言,无疑以中国新疆和田县产的软玉历史最久,质量最佳,一直被公认为是玉中佳品,被国外称作“中国玉”,并被公认为“软玉”。软玉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
   | 时间 : 2021-09-06 | 浏览量:305次 |
  纸币是文化的产物,反映着一定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第一套人民币伍仟元蒙古包是收藏价值很高的藏品,由于是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的时间比较早,早早就退出了货币流通市场,现在的存世量是非常少的,很多人都想要收藏第一套人民币伍仟元蒙古包, ...
   | 时间 : 2021-09-04 | 浏览量:336次 |
沈钧儒“君影我怀在,君身我影随。重泉虽暂隔,片夕未相离。俯仰同襟袍,形骸任弃遗。百年真哭笑,只许两心知。”这首诗的题目为《影》,作者是我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法学家、教育家沈钧儒。1934年,在上海法科大学任教务长的沈钧儒和夫人双双迎来60岁大寿。1月1日,上海律 ...
   | 时间 : 2021-09-04 | 浏览量:417次 |
“来谈谈可以,买就算了。”天雅古玩城的珠宝商贾文军在电话里说到。电话的那一头,是刚刚从地球另一端飞到中国来的意大利商人CAR-LO。自2008年开始,CARLO每隔一段时间就来兜售红珊瑚给像贾文军这样的中国珠宝商们。红珊瑚是一种珍贵的珠宝品种。成熟的红珊瑚莹润光泽,作为 ...
   | 时间 : 2021-09-03 | 浏览量:472次 |
参观者在展场观赏重达11.9吨的巨型“泰山玉王”。3月1日,2012太原国际收藏文化博览会暨茶博会在中国煤炭博物馆开幕,来自国内的参展商展出了珠宝玉石、奇石书画、瓷器紫砂、红木家具、茶叶等上百种收藏品。本报记者 孙荣祥 摄 ...
   | 时间 : 2021-09-03 | 浏览量:330次 |
中国具有深厚文人气息的观赏石收藏市场经历了多年的沉寂,去年西泠印社拍卖公司两季均有上佳表现的石雕专场使江南地区藏石的氛围得到一次凝聚,而开年初杭州200块观赏石在浙江文交所成功实现交易的消息则给藏石市场注入强心剂,紧跟艺术市场2012年理性调整的大趋势,观赏石收 ...
   | 时间 : 2021-08-31 | 浏览量:373次 |
哈尔滨日报讯(本报记者 薛明 齐鸣)“一星期后,这块神秘陨石秘密将揭晓。”昨日,北京天文馆陨石专家张宝林告诉记者,历时近5个月,经过中外专家轮番“体检”却未能验证其“身份”的神秘陨石,终于要有鉴定结果了。据了解,该神秘陨石的收藏者是哈尔滨的一位收藏家吴先生,201 ...
   | 时间 : 2021-08-30 | 浏览量:597次 |
看了贵报2月27日马振龙撰写的《收藏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一文,感同身受,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意,于是有了这篇小文。近年来,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天价频出。然而,伴随着这股艺术品收藏热潮的,却是层出不穷的“假古董、假文物”丑闻,文物等艺术品鉴定市场正在遭 ...
   | 时间 : 2021-08-30 | 浏览量:285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