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2011年暑期的到来,由首都博物馆主办、收藏家杂志协办的“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于2011年7月18日上午,在首都博物馆礼仪大堂隆重开幕。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北京市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崔国民先生,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女士,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明式家具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乃仁先生,专家代表、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馆研究员胡德生先生,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调研员哈俊先生等,首都博物馆黄雪寅副馆长主持了开幕仪式。郭小凌馆长、张乃仁教授分别为展览开幕致辞,表达了对展览的充分肯定和衷心祝愿,并与到场嘉宾一同为展览开幕剪彩。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参与本次展览的藏家,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明式家具专业委员会“2011黄花梨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市委组织部巡视组的领导及新闻媒体近百人次,开幕式结束后,到场嘉宾参观了展览。 黄花梨是一种产自中国海南岛“黎峒”的珍稀木材,它因质地坚实,肌理细腻,蕴含香馨等特征,受到历代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到了明代,黄花梨家具以其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造型,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内圆外方”的伦理思想,彰显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恰恰符合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意致,也因此,黄花梨文化在明代发展到了高峰。 在这次展览中,首都博物馆与收藏家杂志合作,精心挑选了明清时期的黄花梨展品100余件套,分布在五大板块中呈现给大家。第一板块是“序厅”,展示了海外著名收藏家的旧藏,充分体现出了黄花梨制品在国际收藏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二板块叫“史海钩沉”,这一部分通过对海南原住民早期制作的黄花梨用具、家具,以及后来带有南北方不同风俗特点的明式家具的展示,为观众讲述一段黄花梨从发现到发展再到辉煌的成长历程;第三板块是“淮南为橘”,在这一板块中,观众可以通过对比了解到,材质并不是决定家具价值高低的唯一因素,还要考虑到家具的精致程度和背景文化;第四板块是“巧夺天工”,这里主要通过一些家具模型和实物,介绍了古典家具的造型、工艺及榫卯结构等,同时还在展厅内设置了内花园、书房、厅堂、卧室四个家居场景,令观众仿佛身处古代文人家中,别有一番韵味;第五个板块叫“四海藏珍”,展示的都是本次展览中的黄花梨珍品。精致典雅的明代黄花梨玫瑰椅,明风明韵的黄花梨夹头榫独板翘头案、极为罕见的成对百宝嵌官皮箱及托盘、清代乾隆宫中的黄花梨僧帽式佛龛……相信当您漫步在展厅中,驻足在这些“天人合一”的艺术品前,您将深切地体会到什么是黄花梨文化的真正魅力。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16日,地点位于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A展厅。7月18日、19日两天,还在首都博物馆举行“2011黄花梨文化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深化展览的学术内容。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4066.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首都博物馆开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