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记得,我们年少时曾趴在那透明陈列柜里的瓶瓶罐罐前,脸上画满了天真与好奇; 你可曾听见,那驻足在动物标本旁的父母们为孩子讲述着的话语,洋溢着幸福和关切; 你又可否看见,那相互挽着的老伴儿伛偻着凑近看瓷器时的眼神,那中间有回忆,也有思考。 从没有一个地方如博物馆这般,可以让人们不分彼此,一齐欣赏。沉甸甸的历史就这样为我们不断展现着青春的面庞,而这些却与每一位博物馆人士的多年努力密不可分。 这一努力,就是105年。从1905年创建的第一家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始,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便不断地翻开新的一页。就在此次国际博物馆协会第 22届大会暨第25届全体会议上,我们得知“博物馆的职业道德”这一理念框架正在逐步完善。这不仅引起来自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同样激荡着他们的头脑,探索着博物馆的道德准则。 准则之一:取信于民 此次大会的议程已经进入第三天。9日,作为国际博物馆协会下属的博物馆学委员会40余名成员从上海来到杭州,在浙江省博物馆内举行了一场主题讨论。来自澳大利亚的Jennifer Harris、印度的Anita Shah和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蔡琴等专家分别就“博物馆藏品的出售、处置等道德伦理”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这的确很应景。就在4天前,秘鲁政府组织全国性大规模示威游行,要求美国耶鲁大学立即归还其所扣留的4万多件马丘比丘古文物。首都利马、马丘比丘印加古城所在地库斯科及秘鲁其他部分城市的数万名民众参加了当地组织的游行活动,秘鲁总统阿兰·加西亚亦在此列。 如果细算起今年的此类事件,我们还会看到中国正在行动中的“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动”,以及希腊要求英国归还“埃尔金大理石”等呼吁…… 是否向原属国归还藏品,这确实是博物馆的职业道德,却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比如说展览,许多专家认为这个领域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何缺少展览设计?一个展览应该在多大程度上给予观众多少真实信息?展览中可以用复制品吗?展览中应该如何保护文物……不一而足。 “博物馆已经通过教育从学术扩展到休闲、旅游及其他文化领域,从专家机构到服务性设施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有的还从公共服务机构转变为商业企业。”蔡琴认为,道德准则的提出和完善可以让博物馆人员更自律、专业,是公众对博物馆行业的期望。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在2003年,虽然业内对道德问题时有提及,但大家都在研究热门的“藏品陈列如何更好”,蔡琴却在此时开始埋头关注这一在当时稍显冷门的话题,并拿下国家文物局的此项课题。历时7年的研究和走访让她发现,博物馆的职业道德其实很宽泛,不仅包括了人员的工作、建筑的设计,还涵盖了博物馆与生态环境、公共计划等方方面面,并由此形成了一套道德准则方案。 方案的核心即是“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这正是近年来国内外博物馆不断提出道德准则的原因。 准则之二:共融共美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这次大会上拿出一组数据:截至目前,我国的博物馆数量已达到3200多个,并继续以每年增加100个的数量在增长,相当于每天新增3 个;2008年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后,全国1743个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共计接待观众8.2亿人次。 热闹的景象在这几天的上海同样可以见到。刚过9点,上海博物馆的门口便排满了老老少少。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即便是工作日,观众人数仍很可观,临近下班还会有人前来参观。 这一切,都源于合理、贴心的设计。在上海博物馆内部建筑里,设计师为观众设计了一个安静的、空气清新的展示空间,并规划出不易产生疲劳的参观路线以及合理安排观众的休息点。我们看到:在馆内,每一个展厅的出口旁都会有一排长椅供观众休憩,起身走几步,便又进入下一个展厅,而一个楼层最多只有4个展厅;博物馆顶层通透,阳光直射进来照映在浅褐色的大理石墙上,整体格调透着明快,让人心情舒适…… “城市中心地区,博物馆建筑常常被包围在由摩天高楼形成的‘钢筋水泥峡谷’之中,”据专家介绍,“博物馆建筑应该是融入城市格局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部分,又迥异于其它建筑表情的文化形象,这是博物馆在设计上的道德体现。” 或许,国外的一些博物馆更能给时下的人们一些启示:好的博物馆建筑设计及其环境、建筑空间的分配该是什么样的?那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坐落在滋贺县立自然公园的山林之中,创建于1997年的日本美秀美术馆。它80%的建筑都“埋藏”在山底下,屋顶造型呼应着周围的群山,一条穿越山腹的隧道及不对称的牵引吊桥衔接了迎宾区与美术馆本馆,观众只要穿过隧道,就会豁然开朗。 在我国,也有着相似的例子。比如坐落在虹口公园的上海鲁迅纪念馆、福州西湖边的福建博物馆、以及西子湖畔的浙江省博物馆。 此外,有些博物馆甚至在破土动工修建新楼之前,就已经有了下次扩建的计划。美国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已为该馆下次的扩建工程留下了余地。美国另一座两层高的奥斯汀艺术博物馆也在工程设计上为以后的加层、扩增打下结构的基础。 准则之三:社会责任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的国外成员在参观浙江省博物馆时,总会发出啧啧惊叹,他们或在民国·万工轿前驻足,或拿相机拍个不停,每一件藏品都看得很仔细。来自巴西的Susan拿着手机,兴奋地拍着唐朝古琴“彩凤鸣岐”;至今仍旧锋利的越王剑,一样吸引着Jennifer一行,纷纷与剑合影。 的确,当我们看到展柜中那些商朝的青铜器、良渚文化的玉琮时,会感叹于它们的保存完好。因为每一件藏品的展出,背后都有着工作人员的努力。 如果我们来看现在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会发现馆内的各个专业工作人员都与藏品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包括馆长、安全保卫人员、收藏保管人员、社会教育工作者和志愿者等。 因此,对于藏品的技术处理和完好保存,并不是现代化的博物馆工作人员所需要掌握的唯一技能。在本次大会上,国内外博物馆的负责人和专家都在商量一个议题,即扩展“博物馆人员的道德培训”。 “现代博物馆理念正在更新和发展,工作人员不仅要防止或延缓藏品老化,还必须负责地对待包含文化过程信息的整体环境,还要包容多元文化。”所以,博物馆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建构博物馆专业准则。 博物馆工作人员许多决定都会牵扯到道德问题。比如征集文物、保管藏品、组织展览、与同事协作、个人收藏以及清理藏品等,尤其是出借藏品和个人收藏,都考验着人员的责任心和道德水准。 为此,业内出炉了一种叫做“情景训练”的方法。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案例:某一位员工在打扫藏品时碰倒了另一个架子上的瓷器,如果去扶该架子,手中的瓶子则会打碎,那该怎么做呢?评委将其置身于两难境地,并在观察后评分。而这些考题确实在员工中引起了反响,也让他们对工作道德有了思考。 这只是博物馆培养更多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的方法之一。蔡琴举例说,拍照所产生的紫外线对藏品没有好处,员工应该对拍照者予以制止,但如果是新闻记者为宣传而用,情况则有不同,这要求员工要培养起良好的判断力和决断力。 此外,她认为员工的职业道德还会影响专业水准的发挥,博物馆人员越是受过良好教育,他们的智力对博物馆的贡献就越大。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4558.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探索博物馆职业道德:博物致知德性相伴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