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在这次国际博协第22届大会召开期间,我们与国际博物馆协会联合对外公布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该目录旨在帮助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者、文物艺术品交易商、海关和其他执法人员甄别非法出境的中国文物,从而更好地打击盗窃、盗掘和走私贩运中国文物的行为。衷心感谢大家来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媒体朋友们对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就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的有关情况做个介绍。 一、颁布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的原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资源极其丰富。近代以来,由于战争劫掠、非法交易等原因,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早在1930年中国政府就发布了《古物保存法》,旨在遏制中国文物非法流失。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以及战争的原因,该法律未能有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文物保护,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坚决打击文物盗窃、盗掘和走私贩运行为,然而当前文物安全形势依旧十分严峻。中国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努力承担起保护好包括中国文物在内的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责任。 二、颁布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的作用 非法贩运和非法交易文物多为跨国违法犯罪行为,使许多国家的文化遗产遭受到难以弥补的破坏。多年以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和其他许多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为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付出了许多努力,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颁布濒危文物红色目录,以增强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推动开展国际合作,打击和阻止破坏文物的非法活动。颁布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旨在帮助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者、文物艺术品交易商、海关和其他执法人员甄别非法入境的中国文物,以便上述机构或个人发现疑似非法出境的中国文物时,能及时与中方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我认为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的出版,也有利于提高博物馆界及其社会公众保护文化遗产的主动意识。 三、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的主要内容 中国文物丰富多样,由于篇幅所限,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还不能涵盖中国文物的全部类别,仅展示了目录中列举的十余类中国文物,例如:陶瓷器、金属器、玉石器、铭刻、书画等,是非法交易中发生最多的一些文物种类。为便于有关机构或个人进行甄别比对,目录使用各类代表性文物的图片,也仅作为甄别非法出境中国文物的参考图示,并不表明图片所示文物已非法流失。 2010年11月9日15:00-16:00时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456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宋新潮局长在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新闻发布会的发言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