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作为当今玉石界一颗耀眼的明珠可谓当之无愧,无论观赏还是收藏,都非常有价值。翡翠传入中国的时间不算长,但却具有不一样的使用历史文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翡翠的三大历史文化。 一、翡翠的传入历史 翡翠一词,最早是用来指一种美丽的小鸟,由于翡翠鸟羽毛甚美.人们使用翠鸟的羽毛拼嵌在首饰上.称为细翠,常说的珠翠首饰多是如此。 中国原本不产翡翠,它是随着古代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由云南驮夫发现并从缅甸传入中国的。翡翠的传人始于何时?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在18世纪之前,中国人并不知道硬玉这种东西,以后,硬玉才从缅甸产地经云南输入中国。有人认为在1700多年前即魏晋时已开始由缅甸进口这种玉石璞,加工成各种饰物。翡翠一词在古代的典籍中出现过多次。南北朝时期的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记述,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其中笔床是指架笔,用翡翠做的一种文房用具。 从历史上看,西南少数民族与国内来往也很频繁,他们进贡的物品中也可能有翡翠贡品。对翡翠有明确记载的应属宋代欧阳修的《归田录》,其中讲述了他家中有一件材质为翡翠的翠罂。罂在古代泛指大腹小口的器皿。其家人和朋友都觉得它是碧玉的。偶然一次机会,他碰到前朝(宋真宗)的一个老太监,便拿出这件翠罂给他看。没料到,老太监识得翡翠,便向他道:这不是碧玉的,而是翡翠的。因为我在前朝皇宫的大内库房里见过一个翡翠盏,这种材质的玉石可以屑金。屑金是指翡翠可将黄金磨成细碎的粉末,这意味着翡翠的质地非常硬,符合翡翠的属性。当时只有前朝的老太监见过翡翠,其他人均未见过,说明在宋代,当时只有宫中才有翡翠。 然而,更为大众所接受的是,翡翠于明末清初的时候传入中国。翡翠名称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段其含义包括三种七类。目前,主要的分歧是翡翠名称何时开始真正特指现代的缅甸玉或翡翠。就已有的成果来说,翡翠或翠在北宋以前所指仍非今天的缅甸玉的观点,明代徐霞客记叙的翠生石可能是较确切地与现代翡翠玉相似的词。 二、翡翠的开采历史 缅甸翡翠开始采于何时一直无确切的考证。英国伯朗氏认为,翡翠是13世纪中由中国云南驮夫发现,腾冲华侨先辈尹子章、尹子鉴先生合著的《爱草台编》中记载:缅甸玉石于1443年为当地土人从冲刷河床里发现,后来华侨也发现几处玉矿,遂取之,拿到三亚拱与腾越边民交易。但从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物来看,翡翠的开采可能比较早,汉代就有零星开采。 在1885年英国侵占缅甸之前,生产玉石的励拱是滇省藩篱封赠的土司地,属中国版图,由腾冲越州管辖,故有史书《滇黔记游》记载:腾越出碧玉。那时开采玉石属民间活动,并被要求将美玉作为贡品呈现给中央王朝。英国侵占缅甸之后,将励拱划入缅甸。因玉石矿山地域宽阔,难于管理,偷漏税较多,而英国殖民者又不便自己开采,就采用包税的方法,将玉矿的税收招商投标,名为叫岗,叫岗一次,期限三年,盈亏自负,抽税的方法是按估价数的10%收取,招商中标者基本都是华人,此方法沿用了几十年。 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日本占领缅甸,缅甸成为二战的战场,翡翠开采几乎停止。缅甸独立以后,相当长时期内翡翠开采仍沿袭英国人的老办法,玉石的开采和贸易则依然多由华人控制,产品行销国内外。直到1966年2月,缅甸政府不准私人开采翡翠,而由矿业部和地质勘探生产公司开采,所采玉石由贸易部下属第十九公司专门收购,从此玉石产量大幅度减少。1969年实行国有化政策后,矿业部规定与玉石有关的勘探、开采、拥有、运输、买卖等一切业务均归国家经营,由矿产资源勘探公司玉石矿计划委员会负责开采、经销。1988年军政府接管政权以后,决定在巩固国营企业的前提下,给私人企业较多的自由,但宝玉石的开采权仍控制在政府手中。 尽管缅甸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宝玉石的政策、法规,但是长期以来,大部分玉石产区仍控制在克钦独立军团中,他们不但进行直接开采和经营,而且控制了通往中国云南边境的通道,缅甸政府只控制了少量产区,能拿到的货源只占玉石产量的20%,所以难以真正控制翡翠的开采和销售。1994年2月,克钦军团与政府签订了正式和谈协议,该地区恢复了和平,玉石产量有所增加。但在关于玉石的开采、管理权上,克钦军不愿作出让步,迄今为止,双方未达成最后协议。 近来,闭关锁国多年的缅甸开始对国内经济政策作出一些变革。缅甸政府注意到缅甸是世界上优质翡翠的唯一产地,应把宝石资源优势控制在自己手中,仅凭出售资源和初级产品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宝玉石为一次性资源,大力开采之后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缅甸政府已经控制宝玉石的产量,积极开展宝玉石的深加工,限制初级产品的出口量,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以及国内不安定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税收太高,官方汇率与民间汇率相差悬殊等原因,缅甸所产宝玉石大部分都流落到国外,政府只能得到一小部分。 翡翠外运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和井经曼德勒进入泰国的清迈,另一条从和井进入中国云南。由于中国的关税较高,大量高档翡翠的毛料流向了清迈,其中一度缅甸翡翠总产量的70%在清迈成交。使得清迈这个十几年前荒凉小镇称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缅甸翡翠毛料市场。 三、翡翠的使用历史 明朝时期,中国与缅甸之间的翡翠文化交流开始逐渐频繁,此时,翡翠多作为贡品献给当时的中央朝廷。到了清朝时期,中国的翡翠文化进入了鼎盛时代,翡翠制品在朝廷和民间开始广为流传。同时,翡翠的商业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据清檀萃《滇海虞衡志》的记载:玉出南金沙江,距州二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护,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之美恶有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汗省,背有作玉坊。角之见翡翠,平底暴富矣。此段文字描述了当时翡翠的产出状况、玉石质量、销售情况等。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大量互动式发利用翡翠资源的时代,人们曾建立作玉坊对翡翠原石进行加工和销售,从而获得大量的经济收入,而且当时云南的腾冲、大理就是翡翠较为著为的集散地。翡翠得以广泛流传还得归功于清王朝的皇家贵族对翡翠的嗜好。 清代关于翡翠的记载多分散而零碎,清代从什么时候起真正使用翡翠则没有详细的记录。康熙养母栋鄂氏宪皇太后极为隆重的60大寿(1700年)的礼物中并无翡翠玉。有关贡品的记载显示,即使是乾隆盛期,翡翠通过进贡进入中国的数量并不多。乾隆四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三年(1776~1788),集全国玉雕能工巧匠雕琢的会昌九老、大禹治水图等玉雕艺术精品均为和田玉;在乾隆时期的各种服制规定中,也无翡翠佩戴的规制。可见其时翡翠玉的价值根本不能与东珠、红、蓝宝石、珊瑚、青金等相类。 清代纪昀的《姑妄听之》(1793年)写到记余幼时,,,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玉纪》则仍以翠为石。因此,可以认为翡翠在清代中期的士人眼中也无玉的地位。乾隆中晚期以后,翡翠在贡品中已占有相当的比例。 其中比纪昀小30岁的阮元(1764~1849)创作的《翡翠效乐天乐府》就是当时的一首完整和精妙的缅甸翡翠玉咏作。19世纪中期,大量的翡翠玉石开始通过水路从曼德勒运到广州,再由广州北上到苏州和北京。至同治四年,身为女性的慈禧太后掌权,她对君子之宝的和田玉器并无多大兴趣,对颜色丰富多彩,娇艳华贵的绿玉却钟情有加,不断向织造、盐政和各地海关索贡;清宫造办处按照她的旨意制作了大量的首饰。 档案记载:谨将遵照画样恭制首饰教缮清单恭呈慈(即慈禧)览:绿玉扁簪四对,,绿玉溜六对,绿玉戒指六对,,等。当时淮关、江南等处对内廷的摊派都叫苦连天,粤海关亦于同治十三年四月送造办处的咨文中呈表难处:绿玉本出缅甸,白玉亦非粤东所产,,上述绿玉即指翡翠玉石。光绪末年,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记述,当时北京玻璃厂红货之内以翡翠石为最尊,一扳指、翎管有价至万金者。目前我国故宫及民间所见的清代翡翠玉器,绝大部分均为慈禧太后特e珍爱的扁方、簪、坠、戒指、手镯和佩饰等翡翠玉器饰物,而非关乎朝廷礼制的玉石重器,可见翡翠的确是在慈禧时期才洛阳纸贵,真正从民间走向宫廷,成为被默认的玉石新贵。 可以认为,同治以后慈禧对翡翠的迷恋是促成翡翠真正成为皇家玉的关键,说明只是到了晚清时翡翠玉器文化才终成大观。清代早期翡翠主要是在民间流传,清代中晚期以前,玉文化实际还是和田玉(软玉)文化。翡翠玉文化与传统的和田玉(软玉)文化流传路径明显不同,前者是从皇室走向民间(宋以前基本上为皇室专有,宋以后才逐步走向民间),而后者则是从民间(明末及清中期以前)走向宫廷的玉器。民国时期的翡翠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改制,民国时期翡翠的改是指将清朝的一些款式比较陈旧的翡翠改制成吊坠或者其它一些款式。 而49年以后,翡翠的收购和出口成为最主要的翡翠流向。民国时期利用老的翡翠改制首饰,有的是将清代用来制作的花片,改造制作成一件K金镶嵌翡翠的小兔子造型的胸针,手工制作,非常精致。 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的翡翠消费经历了漫长的中断。而最早接续传统的是平洲人。1972年,平洲墩头村村民陈锐南,通过在广州玉雕工艺厂做玉雕技术员的大哥陈广的介绍,揽到了加工50个玉耳扣的业务,回到平洲,把它交给了学过玉雕手艺的二哥陈作荣。 陈作荣日夜赶工,完成平洲玉雕生意的第一单。也就是在这一年,陈家三兄弟牵头创办了墩头玉器加工厂,这个社队企业承接广东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玉器外发加工业务,其中就包括翡翠。平洲人跑到云南的中缅边境去找翡翠,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社队企业解体后,陈家兄弟带出的徒弟们成了创业主力军。在购入原料的同时,他们在平洲开起了第一批翡翠作坊。在玉器街的一侧,有一座玉器老街的小牌坊,牌坊下是一条临河的狭窄街道,这条老街是平洲翡翠加工业的发祥地。从当年做平洲扣的几家作坊起步。 到现在,散布在平洲镇各个村落的翡翠加工厂已达600多家。时至今日,翡翠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平洲、四会、揭阳等几大集散中心。它们包括了翡翠原石、加工、雕刻等产业,可以说是比较成熟的市场。而现代的翡翠制品除了旧的题材外,受国外的审美影响,也制作出许多新的符合外国人及国内年轻人审美的作品。各种立体的动物饰品,都会加上翡翠来点缀。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463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翡翠三大历史文化:翡翠的传入、开采及使用历史介绍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