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夏季风、左靖,孙建春 主持:戴佳芷 时间:2010年4月15日 主持人:谢谢大家参加我们的庆典活动,今天由我来主持这个项目的新闻发布会。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前台就坐的几位嘉宾: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先生;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左靖先生;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首席策展人孙建春先生。 这个项目由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主办,西班牙国际艺术基金会全力支持并且承办。今天对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到今天为之,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正式成立已有两周年。在过去的两年中,伊比利亚参与和举办了共计四十多个展览和四十多场学术讲座、论坛等等,下面有请馆长夏季风先生来为大家介绍关于伊比利亚中心更多的精彩内容和未来计划。 夏季风: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两年前的今天,就是2008年的4月15号,我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正式开馆并举办开馆展览。到现在为止,两年来我们中心已经做了四十几个展览,正如刚才主持人所讲到的,中心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展览、论坛、交流等方面。 昨天,我对我们整个中心所做的事情做了大体梳理。在这两年期间,由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推出的展览、论坛、放映,展览研讨会等各种活动大概有八十五场,其中包括在中心的空间举办的二十六个非常大型的展览。加起来,整个中心在国内外做的展览有将近四十来个。其中最重要的一些展览,包括2008年4月15号开幕的 “趣味的共同体”当代艺术展,作为中心的开幕展览,它的规模是相当大的。还包括李青、高世强、董文胜等艺术家的个展,以及西班牙艺术家丹尼尔&S226;安杜哈的“后资本文献展”,还有去年年底的“亚洲路标——丰田艺术项目”,到今天的两周年馆庆展览“玻璃工厂——新金融时代的中国艺术”。这样一路走来,我们中心做的展览坦率地说真的非常少。我们中心的同事有时候在开玩笑,说我们的发展像中国的发展一样,速度特别快,是以疯狂的速度在前进。 关于中心的发展历程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可能在座很多媒体朋友对我们以前做过的每次展览都比较清楚,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今年下半年我们即将推出一些主要的展览。此外,我们的艺术总监左靖老师会对中心的展览,以及我们的出版计划做一个补充。最后由我们的首席策展人、也是今天“玻璃工厂”展览的策展人、孙建春老师给大家系统性地介绍一下这个展览 现在我把伊比利亚在下半年要推出的一些展览,通过今天这个机会提前给大家透露一下。之前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向外公开发布过下半年的展览计划,今天就相当于一个公开发布的机会。我会挑几个比较重要的、我们认为在下半年对中心来说是非常重要、而且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几个展览做大致介绍: 在“玻璃工厂”展览之后,我们下一次展览是“正面:尹朝阳个展”,计划 5月份在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举行,6月初世博会期间会在上海美术馆巡展,10月份在广州美术馆巡展。这个展览延续了我们一向对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年轻艺术家的关注,它实际上是我们此前展览的一个延续。这以后是金石的个展,去年我们在马德里已经给他做了一个个展,金石本人也曾在Off Festival国际摄影节上获奖。我们认为他是一位国内非常优秀的、对中国当下,尤其是中国的基层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艺术家。 接下来是一个涉外展览,它是澳大利亚政府的一个中国文化年的项目,在我们这里举办。名称叫做“无名站”,其中既有澳大利亚的艺术家参加,也有中国艺术家参与。 接下来是一系列中国艺术家的个展,包括刘大鸿个展,秦琦个展,汪建伟个展……这些展览实际上都是我们中心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个案研究有关系,我们中心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些艺术家做出了评估,认为这批艺术家的创作跟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的整个发展方向在大体上是吻合的,跟中国当代艺术整体的发展前景是吻合的,所以我们决定推出这一系列艺术家的个展。 同时,我们的涉外展览除了刚刚提到的澳大利亚文化年项目之外,还包括智利国家当代艺术展,这个展览是智利外交部和我们合作举办的一个交流展。我们自己在下半年的时候也会在智利策划一个展览,关于我们在海外的一系列巡展计划,稍后再作介绍。 之后将有一位西班牙的女性新媒体艺术家塞维娅个展。在这以后,到年底的时候,整个2010年度将以一个规模非常大的展览作结。这就是 “纸上美术馆”展览,它就像去年年底的“工作坊”展览一样,由《当代艺术与投资》跟《艺术与投资》两本杂志共同举办的一个展览,主要的参展艺术家来自《当代艺术与投资》各期的封面人物,也是当期“纸上美术馆”的专题研究对象。“纸上美术馆”是《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的一个固定栏目,在每一期都会邀请一位知名华人艺术家及策划人,以平面形式推出一次关于艺术家新作的专门展览。到年底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往期的十几个、二十几个艺术家,把纸上的、平面的展览转化为立体的展览,这是本年度中心展览的重头之一。 接下来我回过头介绍刚才提过的南美巡展。这是一个规模非常大的系列展览,从7月份开始,我们会在南美的智利、巴西、阿根廷、古巴、墨西哥等等国家展开有关中国当代艺术一系列大型展览。 7月24号会有我们同智利外交部合作的一个交流展开幕。在这个展览上,我们把两年前中心开馆展 “趣味共同体”的结构做出调整和改变,以原先的展览为框架,对里边的艺术家做了重新调整,届时在智利的国家当代美术馆展出。这个展览在9月份的时候会转移到巴西圣保罗当代美术馆展出,同时它还会作为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的一个外围展,并且承担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的论坛项目。我们的策展人会和参展的部分艺术家一起,在圣保罗当代美术馆举办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2000年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论坛。我们认为以上这两个展览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项目。。 除此之外,我们会在西班牙索非亚现代美术馆的一个分支机构——托马斯艺术中心,推出中国80后年轻艺术家李青的一个个展。前年他曾在我们中心做过一个个展,此后又上海多伦美术馆做巡展。另外,在古巴、阿根廷,包括墨西哥等国家,我们都会推出一系列的艺术家个展,目前这个计划还在进行中,因为有些细节还不太明确,这里我只能先把一些已经非常确定的展览告诉大家。那么这些大体上就是我们今年要做的几个工作。 在展览之外,我们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的论坛和放映活动,以及一系列的出版计划,下面请我们的艺术总监左靖先生为大家介绍,谢谢大家! 左靖:感谢大家的光临!今天正好是我们中心成立两周年的纪念日,两年以前随着我们的第一个展览,中心正式落户798。过去的两年也是非常不平凡的两年,我们经历了很大的困难,才走到了今天。 从一开始建设中心的时候,我跟夏馆长探讨,认为中心有三架马车:一架是展览;一架是我们的出版,再有一架就是影像档案馆。到现在为止,我们基本上是一直坚持这么做下来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觉得对中心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不同于国内的任何一家当代艺术中心,它有一些自己特有的做事方式、讨论的话题、特殊的项目。当然大家都知道一个艺术机构在中国的生存是非常困难的,这里面有种种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无须讳言,我们为了理想肯定会丧失一些东西,有时我们的活动也会打一些折扣,这从我们的很多展览中可以看得出来。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喜欢讲一些问题。所以今天我不希望跟大家探讨艺术机构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艺术机构到底应该怎么做,或者我们伊比利亚是怎么做的。我想如果有人感兴趣,以后可以就这个问题一起探讨一下。 关于我们中心影像档案馆的工作,今年有几个创意,接下来大概会根据这个创意努力。至于出版,现在我们手头有五本杂志,可能是任何一个国内机构都无法做到的。这五本杂志是《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今日先锋》、《现场》、除此之外还有一本西班牙语和英语双语的《中国艺术》,目前正在筹备,估计六、七月份就能和大家见面。 另外还有伊比利亚丛书,目前已经推出了电影馆和艺术馆两个系列。其中电影馆的目的也是为了推广和扩大中国独立电影的影响。今天我的话题就讲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再进行沟通和交流。下面请我们的首席策展人孙建春介绍一下“玻璃工厂:新金融时代的中国艺术“这个展览。 孙建春:大家好!感谢大家在今天来看展览。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展览取了一个相对来说有点奇怪的名字——玻璃工厂。这个名字其实是来自于诗人欧阳江河的一句诗,全诗的标题就叫做《玻璃工厂》。 我们选择在中心两周年的时候举办这个展览,有一些特别的意义和考虑在里面。这个展览和以往常见的当代艺术展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所强调的可能不是单件作品的视觉性,而是某种文献性和线索。在这个展览中我们会看到的,有些作品涉及到银行,有些作品是关于画廊,总之这些形形色色的作品将触及到今天的艺术生产和艺术流通的流水线中间的很多环节。也是基于这种对于生态的考察,我们希望把这个展览放在中心两周年的时候举办,借此表明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本土艺术生态建设的态度和立场。 这个展览总共有14个艺术家参加,覆盖面比较大,从五十年代一直到七、八十年代的艺术家都有涉及。我认为下面不如把时间留给大家,如果大家关于这个展览或者关于我们中心有什么问题,欢迎踊跃提问。 世艺网记者:大家好!我是世艺网的记者。我想请问夏季风先生: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迄今已经两年了,我们都看到了伊比利亚这两年所做的展览和项目都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公共性。从您的角度,您对中心这两年所做的事情是否很满意?今后您计划把伊比利亚往哪个方向调整和发展? 第二,我想请问左靖先生,刚才你讲到伊比利亚有三架马车,那么你是想让这三架马车齐头并进呢,还是有主有次?如果有主有次,那么何为主何为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谢谢二位! 夏季风:首先,我对中心里这两年来所做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展览、放映、论坛、出版等等,还是非常满意的。但是就像刚才左靖老师说的一样,因为我们展开的项目比较多,难免在一些具体的个案上可能会有一些毛糙,这反过来也可以佐证中国社会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这也跟整个中国当代艺术非常粗粝,但很有力量的这么一个氛围是相吻合的。我想这两年来,总体而言,我个人认为我们中心的方向还是比较明确的,而且整个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迅速的。 左靖:三架马车齐头并进。因为如果是一个快、一个慢的话,三驾马车都没有办法往前走。至于我们中心肯定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可能在资金动用上对某一匹马有所倾斜。但是我们会尽全力使三驾马车一起齐头并进,那样才是很健康的状态。 《当代艺术与投资》记者:大家好,我是来自《当代艺术与投资》的记者,我想请问孙建春老师:这个展览的名字叫“玻璃工厂——新金融时代的中国艺术”,您能解释一下 “新金融时代”指的是什么吗?谢谢! 孙建春:我们在想这个展览标题的时候,其实是来回考虑了好几次,在好几个备选标题当中选择了这个。这个展览其实从一开始就带有某种“自主性”,它是在很多艺术家中间首先自发地产生了这个念头。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领域,而某些艺术家之间会存在某种共通性。等到伊比利亚着手策划这个展览的时候,我定的第一个标题就是“玻璃工厂”,我觉得这个展览和以往的展览比,在生态上具有某种“透明性”,可能是因为每个艺术家恰好都是很长期地在这个领域做相关的工作。至于“工厂”这个词,它触及了艺术生态中的生产线和流水线的概念。“新金融时代”开始在题目中的提法是 “后资本时代”,后来我们想到在金融危机之后,不仅仅是中国,全球的经济格局都面临新的调整,所以会有“新金融时代”,它是有一种针对金融危机之后的社会结构的意图在里面。。 夏季风:我再顺着孙建春老师的话说一下我们中心的一些想法。“玻璃工厂”展览,包括上一个“亚洲路标——丰田艺术项目”展览,还有我们在南美巡展的“趣味的共同体: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通过这三个展览的标题大家会发现,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对用词非常敏感,比如“新金融时代”,比如“2000年以后的中国当代艺术”,比如“丰田艺术项目”等等。我们在整体上是希望有一个前瞻性的、对中国当代艺术整个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展览方向。我们都很清楚像责任、义务担当之类的很多词看起来都特别大,但是我们确实是希望把它落到一个实处。我想一个艺术中心,尤其是像我们这样规模比较大的艺术中心,应该有义务、也有责任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有所担当。所以大家在展览的结构上会发现,我们会邀请很多艺术家,而且规模都特别大。基本上我们认为几个大的展览拿出去之后,它们对中国当代艺术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个生态环境也会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除此之外,我们为什么要做论坛,为什么要做媒体,大家现在就会明白了:实际上就像刚才左老师说的一样,三架马车是相互循环的关系,互惠互利的关系,是互动性的。我们希望不仅通过展览,同时也通过出版、媒体和论坛,从整体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环境起到一个根本性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经济危机之前的生态环境跟经济危机之后的生态环境是不一样的,在经济危机之前,整个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体系,或者说理论话语权不掌握在中国人手里面,主要是由西方人说了算。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展览、出版,论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和改变这种局面。 《当代艺术与投资》记者:我想问左老师一个问题,您身为这样一个当代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在推出一些展览的时候有怎样的考量?怎样选择展览和学术方向?谢谢! 左靖:其实在我们杂志今年的第一期和第三期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就是关于中心的方向、以及我们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项目。我还是觉得要围绕着关注中国社会现实、政治现实的一些作品和艺术家来选择。还有一些是跟传统有关系的,比如在传统中间寻求沿袭和断裂的创作思路和艺术家,我们也会给与关注。 再有就是我们的独立电影项目,我们做独立电影也是想和中国现实发生一个最直接的关系,这是我们很大的一个思路。其它方面主要还是把中国的一些项目推广到欧洲、推广到南美洲,把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一些项目推广到其它国家。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提问就暂时到这里,大家一会儿可以单独跟夏季风先生、左靖先生和孙建春先生交流,也非常感谢三位精彩的发言。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530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玻璃工厂——新金融时代的当代艺术”新闻发布会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