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书法,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其深入人心的程度可谓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与之媲美的。书圣王羲之的名字,可能比画圣吴道子的名字要响亮得多。然而,书法更具抽象的艺术性决定了它的高欣赏门槛和收藏群体的小众化。因此,在历来的书画市场中,它始终处于位高价卑的尴尬处境。直到2006年中国书画市场进入理性调整阶段之后,书法市场才逐渐抬头。2007年和2008年,书法作品价格一直稳步上升。 拍卖推动书法市场 两年来,国人对于书法艺术的认知逐渐被培育起来,书法作品价格屡创纪录,这一点与西泠拍卖、北京匡时等拍卖公司的积极推动有着莫大的关系。业内专家表示,这样的势头还会持续下去,之后会逐步步入一个卖方调整策略,买家、投资者调整心态的时期,诚信的买卖双边关系和合理的价格体系将逐步建立起来。 书法专场屡现 2007年春拍,北京匡时首开《文字的力量——中国书法篆刻》专场,260件拍品成交率高达88%,成交总额为3353.05万元,其中文征明的《行草书诗卷》手卷在该场拍卖中以1111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一拍令业界书法爱好者们为之欢欣和鼓舞。自此以后,书法专场成为北京匡时的传统拍卖专场,至今已举办了5场,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持续性举办书法专场拍卖的拍卖公司。 抓住热潮,2007年秋拍,匡时一举推出《明清书法》和《百年遗墨——20世纪名家书法》两场书法专拍。其中,《明清书法》专场中的帝王书法大受欢迎,成亲王的《行书河源纪略谕》手卷和乾隆帝《临董其昌行书诗册》分别以453.6万元和84万元成交。 2008年北京匡时的书法专场再造佳绩,其春拍的《历代法书专场》成交总额达4587.86万元,成为匡时历届书法拍卖中成交总额最高的一场,4件拍品进入2008年中国书法拍卖成交前十榜单(见表一),其中唐寅的《行书自书诗》手卷以1120万元成交,位居榜首;吴宽的《行书杂诗卷》手卷位居第二,以694.4万元成交。 或许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匡时2008年秋拍的《历代画家书法》总体只成交了865.65万元,当然拍品数量较之春拍减少了近50%,也是原因之一。不过,与之前相比,其精品和佳品成交价格依然呈上升趋势,如徐渭的《自书诗卷》手卷就以252万元的高价成交,成为该场最高成交拍品。 董国强:书法市场会厚积薄发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2008年秋季,唯独北京匡时保持着他的书法专场拍卖,并以“历代画家书法”的细分概念推出。然而,该场拍卖拍得却不尽人意,100件作品只拍了800多万元。 拍卖要有策划 究其原因,董国强认为,金融危机是其中之一,其二便是画家书法作品价格过于便宜。他说:“近现代画家中书法作品拍卖价格超过1万元的不超过10个,如陈半丁、金北楼、郑午昌等人的书法作品,在今天算得上是一流的水平,但大多都不到1万元,连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的作品都卖不多。”在他看来,相对卖得好的,还是古代书法,高成交率和高价作品都在其列,但那是受益于古代书画板块近年来的快速上涨。 董国强表示,历代画家书法专场,是让大家看看历代画家的书法水平,即使在唐云、谢稚柳这样的老一辈画家中,也是书画不分。而在当代中国画坛,却找不到几个书法水平高的画家。 至今匡时已经举办了五个书法专场。董国强表示,拍卖行要做好,就要变被动为主动,并且能坚持下去,不管利润回报有多大,而这恰恰是整个行业缺少的。他说,匡时的书法专场每次主题都不一样,因为他始终觉得拍卖是应该有策划的,同时,把项目分类得很细,给买家提供了很多方便,这是基于拍卖公司的专业能力。 期待厚积薄发的一天 董国强指出,北方的匡时和南方的西泠,因为书法拍得比较好而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书法作品有不少天价,宋代书法与宋画比,市场未必弱于绘画,如米芾的书法作品与宋徽宗的画比,成交价会高于后者。这是基于历代对米芾的重视,被收藏家、宫廷追捧。康熙、乾隆时书法家地位也高于画家。但今非昔比,书不如画,这与现在的收藏家的文化水平有关。当代懂得书法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一流的画家与书法家的价格差距已经10倍都不止,而今后书法与画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董国强强调,书法作品的买家范围很广,有行家、中小企业家、画家、当代书法家、学者等,成分复杂.这几年还吸引了一些新买家,主要是中等收入的,且大多是出于收藏而非投资的目的。他说,书法的热,还是初级阶段,短时间内出现大的涨幅可能较小,但毕竟价格低廉,没出现过大的涨幅,其潜力是毫无疑义的。有一天会厚积薄发 记者观察 书法市场考验投资者眼光 在为2008秋拍的书法市场作小结时,记者意识到,书法市场对于艺术品投资者来说是最有机会、也最考验其眼光的市场。为什么这么说?理由有三: 其一,书法市场浩大。中国历代积累的书法作品可谓系列完备,从顶级大师的不朽巨作,到文人名家信手掂来的逸品,各种体裁、主题、样式与价格范围的作品都有,不管你是投资大鳄,还是业余收藏,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机会;另一方面,书法曾经是古代文人必备的谋生手段,十分驳杂,对其优劣好坏的评判,既涉及到专门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涉及到长期形成的文化素养与品味。 其二,书法作品价格低廉。书法作品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咋舌的高价,但大多限于在拍卖场上难得一见的宋元时代的顶级大师的精品力作。目前市场上价格比较坚挺的,还是仅限于明清时代的名家名作。大多数书法作品价格,如果与绘画相比都相当便宜。可以预见,在数量浩大的书法作品中,会出现一些特定的市场板块,有比较迅速与大幅的上涨。 其三,书法作品题材挖掘潜力大。价格低廉加上市场浩大,就有了题材挖掘的用武之地。仅以北京匡时为例,其所作的专场:“文字的力量”、“历代法书”专场,是以书法史为线索,以汉字造型的审美趣味为归依;“历代画家书法”专场,则追寻中国美术史书画合一的历史线索,显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百年遗墨”专场,则以文化名人的翰墨为指向。藏家完全可以按照类似的主题,形成各具创意的特色收藏,结果就会使那些书法作品大幅度升值。 当然,这要考验投资者的眼光,要对书法作品的价值做出自己的判断。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174.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书法拍卖市场稳步上升平稳中潜伏机会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