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首刀 刀币进入了春秋战国之际,扩大了它的范围。首先在燕国境内出现了尖首刀(包括针首刀)。燕出现刀币形式应是受齐国的影响。燕昭王颇能接纳人才,在位时开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渔阳、辽西、辽东诸郡。燕国铸有针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针首刀(刀首呈尖刺状)刀身与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长,刀柄有直纹,正面两条、背面一条,铜质不精,钱币制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简单或无文,主要流通于长城内外,故又称匈奴刀。 匈奴刀在日伪时期曾出土于承德、张家口一带,被日本人所得,现在多藏于日本。 尖首刀(刀首呈锐角)刀身通长15-18厘米,宽约1.8-2.6厘米,重约15-16克。其形制与齐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极薄,刀背极厚,但都因刀刃上端显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纹,一端有刀环。先是两面都无字,后来多数仅单面有字,以单字为多。尖首刀过去知道多出于河间、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国以来,1974年辽宁省凌源县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队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币铭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东临淄原齐国之故城西东石桥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现存完整的80枚;1978年河北燕下都军营出土一批尖首刀计1845枚,最宽1.8-2.2厘米,铭文有:大、吉、阳、日、行、丙、上、古、矢等130余枚;1979年战国中山灵寿城遗址勘查,在早于城址的春秋至战国早期遗址的文化层内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缘隆起,断于柄处,柄有两道脊线,个别为一道脊线,不伸入刀面柄首为圆环形,其铭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云等,其背平素,刀长约16.2-17.4厘米,刀首宽2.2-2.8厘米,重11-15克。 根据地层判断,尖首刀币要早于城内发现的其它刀币,而尖首刀单独出土,并无其它刀币混杂在一起的现象,因此,尖首刀比较中山国的刀要早些。从各地出土的尖首刀来看尖首刀与燕刀的关系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终改变了形制,刀尖缩成斜坡状,面文铸有一个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国政府铸行的法化,而是燕国境内一些地方民族为商业需要而铸行的货币。晚期尖首刀上出现明字,是明刀的先导。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46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燕国尖首刀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