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钱,实际上就是钱模,按照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雕母和铸母两种。 雕母有木、牙、锡和铜四种质地。木、牙雕母主要是作为样钱,供呈请皇帝选审之用。铜、锡雕母主要用于翻铸铸母,称为祖钱。锡雕母则多用于直接铸钱,《天工开物》明确记载有以母钱百文,用锡雕成。 铜雕母的特征是:钱径比同样版别的流通钱略大,铜质精良,钱缘轮和钱文字口深峻。钱文精美,笔划比同样版别的流通钱略瘦挺。钱穿和内郭亦颇规整。通常,铜雕母上的雕刻痕迹已经修饰掉了,习称刀痕化尽,但经过细审,仍能寻到刻镂的痕迹。目前已经掌握的资料当中,我国最早的铜雕母实物是明代嘉靖通宝折十钱,年代略晚的还有崇祯通宝。到了清代,钱币铸造中大量采用铜雕母,传世的有雍正通宝背满文福泉、宝源,乾隆通宝背满文宝苏,嘉庆通宝背满文宝苏,咸丰重宝宝德当五、宝直当十,咸丰通宝宝苏小平,同治通宝宝苏小平、宝苏小平大样、宝泉小平,光绪通宝宝源宇字小平等。 铸母,质地有锡、铜二种。《山堂考索》载:大观三年,宋乔年言诸路钱监现铸小平钱,并依旧料例,仍令崇宁监铸样,臣令工匠铸到锡母五文足,可见北宋已经有了锡母钱。现存最早的锡母是元代的大元国宝。 铜铸母钱的特征是:钱径小于雕母,但略大于一般流通钱。铜质较好。钱的外缘轮廓、内廓穿口和字口深峻不及雕母。钱文笔划较好为纤细挺拔,但粗于雕母。钱体上不见刀痕。现存铜铸母钱年代较早者有宋大观通清高当五、篆书淳熙元宝折二等。 样钱,分进呈样钱和部颁样钱。 进呈样钱有木、牙、铜雕和铜铸母,是呈送皇帝钦定后下颁的样式。《咸淳临字志》载:户部,长贰厅,在于官厅前之左,西出第一位。有高宗皇帝颁降铸钱式御札,曰大小钱样付卿。乌背者,制作颇精,与开元崇宁所铸相似,然恐费工难办。素背者,似可作式样。 部颁样钱,是工部和户部用雕母翻铸的铜锡母钱。用于颁发外地钱监或钱局,作为铸钱的依据。 铁范铜,是钱币学上的一个特定术语。北宋初年,四川雅州百丈县始铸宋元通宝铁钱,之后,四川地区的宋代铁钱铸行不衰。铁钱的形制和钱文特征和同样钱文的铜钱不尽相同。有少数铜钱形制和钱文特征与铁钱完全相同,旧钱币界人士分析其中原因,解释成当时制成铁钱的砂型后,为了观察砂型的效果,先将铜液注入,浇铸出一批铜钱作为试验。因为铸造这种铜钱的目的是实验铁钱的范,故称铁范铜。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478.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何谓母钱、雕母、铸母、样钱、铁范铜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