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最重要的货币当属半两钱,史载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初行钱,一般认为这就是秦国初铸半两钱的年代。秦始皇灭六国后,废除各国的刀、布等旧钱,将半两定为法定货币。半两钱的出现将先秦时期各种原始形态的货币统一在方孔圆钱之下,中国货币的形态从此固定下来,以后一直沿用到清末,通行了两千多年,影响极其深远。 汉初减重铸行半两钱,并允许民间自铸,因而铜钱减重剧烈,最轻的轻如榆荚,称为荚钱。以后又出现了八铢半两、四铢半两等,但币轻质劣,私铸泛滥的问题仍无法解决,这种混乱的局面一直沿续到武帝时。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因为半两钱盗铸不止,就下令新铸五铢钱。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更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所谓上林三官即钟官,主铸造;辩铜,主原料;技巧,主刻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造币厂,其所铸的五铢钱称作上林三官五铢或三官五铢。上林三官五铢的铸行第一次全面完成了我国货币的标准化,对汉以后各朝铸币的名称、形制、钱法制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后虽然代有兴亡,五铢钱却行而不废,一直流通了七百多年,是我国历史上通行时间最长的钱币。 王莽本是汉朝的外戚,公元9年王莽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史称新莽。王莽自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到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的短短七年间,共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先后使用不同样式、质地、单位的货币达33种之多,他的几次改币,本质上讲是通过发行一系列不足重的虚价大钱来收刮民财。王莽的币制改革是失败的,但其钱币的工艺水平无论从设计、铸造、书法等各方面来看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例如货布、布泉等钱文为悬针篆,文字秀美;第一次币改时铸造的一刀平五千,又称金错刀,因其造型别致,工艺精巧,玲珑可爱,自古就为人们所喜爱。因此王莽被人们誉为古今第一铸钱好手。 东汉初年还继续使用王莽的货泉。直到光武帝建光十六年(公元40年)刘秀才听从马援的建议复铸五铢钱,是为建武五铢。建武之后,史书关于铸钱之事没有记载。直到灵帝时,才明确提到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铸行四出五铢。初平年间董卓乱政,铸行了一种无文、无轮廓的小钱,后世称为无文钱。东汉后期钱法混乱,劣钱公行。民间也大量出现了所谓剪边钱和綖环钱,就是将一枚完整的五铢钱从中凿开,其内中部分称为剪边钱,外缘部分称为綖环钱。合二而一则又成了一枚完整的五铢钱。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492.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你所不知的秦汉钱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