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之中,吴越、荆南、北汉等国没有铸钱。前蜀于永平元年(公元911年)铸永平元宝,钱径2.4厘米,钱制仿唐代开元通宝,铸工颇佳,但极罕见。此外有永平通宝,制作与书法与永平元宝不相同,但有学者认为是伪造的。通正年间(公元916年)铸行通正元宝,版式较多,钱文书法铸工不及永平钱,但数量较多。后来前蜀改国号为大汉,次年,改年号为天汉,铸行天汉元宝,钱制同以往,钱文书法铸工均较好,但数量不多。光天年,又恢复国号为蜀,铸光天元宝,钱文光字用行书,其余为隶书,书法均甚良好。王建死后,其子王衍继位,史称后主,于乾德元年(公元919年)铸乾德元宝。钱制同以往,有光背无文与背月两种。咸康元年铸行咸康元宝,背有月文。以上两种钱数量较多,铸工颇精。但不久后唐来伐,王衍出降,国灭。闽王王审知政权仍然行用唐朝年号,以示忠贞不移,铸开元通宝钱,版式仿会昌开元钱,钱背穿上有一闽字,过去曾被误认为是会昌开元。此外有铅铸钱,版式同铜钱,分光背无文、背闽、背福、背殷三种,后又铸开元通宝当十大钱,直径3.8厘米,字大而不工整,且有省笔缺画,背有星文、月文、闽字。另有铁钱,铅钱,版式同铜钱,存世较罕。后于永隆年间铸永隆通宝大铁钱,直径达四厘米,顺读,书法拙劣,背有闽字或星月文及光背,均较罕见。王审知弟王延政曾称大殷皇帝,改元天德,铸天德通宝大铁钱,以一当百;也铸有铜钱,比铁钱小,为天德重宝,顺读,书发教工整,背文殷字,有楷隶两体。 马殷割据湖南时,后梁朱温封马殷为天策上将军,后自立为楚王,铸有天策府宝。此外还曾铸有乾封泉宝铜、铁大钱和乾元重宝大铜钱。马殷因听史家有湖南产铅铁之说,又听从高郁的献策,铸铅铁钱,十文当铜钱一文,史书没有说明钱文何字,大概是因为楚钱钱文多袭用唐钱钱文之故,如乾封泉宝、乾元重宝。 天策的意思是为帝王出谋划策,更有天策引神兵,凤飞扫邺城的名句。天策府是天策上将军的府邸。即办公地。历史上有名的天策上将军有李世民、马殷和宋真宗之兄楚王元佐三人,而开府置行署的只有李世民和马殷。李世民在灭隋一战中一马当先,功勋卓着,唐高祖觉得赏他什么都不合适,于是特地为他创立了天策上将军这么个封号,并且设置天策府,李世民受封后,在府内设立了文学馆,招揽了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位名士,这些人后来都成了他的股肱重臣。梁朱温称帝后,为了利用楚牵制当时据有江淮之地的吴国,援引唐高祖封李世民的例子,就给了马殷天策上将军的封号,并准其开天策府置右相,为马殷在楚的统一大业打下了基础。 天策府宝钱是钱币界盛传的珍品,历来为收藏家梦寐以求之物,有一首诗描述了过去人们对此钱的重视程度:易求时且百金直,喜遇翁赏一饭加。有宝若谈天策府,不贫于古野人家。说的是清朝戴熙之父在病中得到一天策符宝,大喜过望,居然在把玩该钱时多吃了一碗饭。《十国春秋》载:楚武穆王乾化元年,铸天策钱,文曰天策府宝。《新五代史》载:殷请于梁,依唐太宗故事,允其开府初铸。故而此钱文字制作皆精,天策府宝大如当十,厚肉,字文明坦,楷书,旋读。前人认定其钱为马殷开天策府时所铸的纪念币。 现有学着认为天策府宝铜钱兼有纪念币和硬通货的两种功能。硬通货是指它不同于一般货币,而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楚境内外贸易等,作为一种支付手段。《十国纪年》载:马殷铸铅铁钱,行于城中,城外特用铜钱。城中城外指的是境内境外,铜钱则非天策府宝莫属,特用两个字具体地点明了该项钱硬通货的性质。 从传世的天策府宝铜钱来看,多有流通使用的痕迹。由于它专用于境外贸易,因此该钱在湖南省外多有发现,在本地反倒少了。据《泉币》杂志载,上世纪30年代汉口有人在某铜肆以两元之价获得天策符宝,品相俱佳。该人将钱卖给大收藏家罗伯绍,索价三十元大洋。罗告诉此人,这是大珍品。并把钱价加倍给他,该人大喜过望,如实相告廉价所得该钱经过。罗伯昭高风高节,没有欺其外行,传为佳话。另载数十年前,在渐江杭州还发现了一枚背有龙纹的天策府宝,为一卖眼镜的小贩所得,有人疑为伪作,后来小贩竟如愿以偿,高价卖出。该钱后归收藏家张叔驯所有。解放后,天策符宝很少再有发现了。作为硬通货的天策府宝,在当时的购买力如何呢?孙仲汇先生说道:如为通用钱,在当时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有可能当百使用。《历代货币大全?隋唐卷》记载,当时军阀混战,货币政策混乱,天策府宝大铜钱作为硬通货当百枚小铜钱使用是很正常的。 孟知祥乃后唐明宗之婿,曾带军入川征蜀。但乘机揽权,拥有蜀地,叛唐称帝,国号蜀,铸行大蜀通宝。该钱直径2.3厘米,钱文隶书,顺(直)读,铸工一般,书法较劣,但传世较少,较罕见。其子继位后改元广政,铸广政通宝,制式同前,但书法铸较前品为佳,数量较少,为极罕见品。后又铸广政通宝铁钱,版式同铜钱,传世也较少。 刘隐为唐末广州节度使,为朱温党羽。朱温称帝时,封刘隐为大彭王,拥有两广之地。刘隐搜括其境内开元钱二十万献于朱温,结果致其缺钱,乃铸开元通宝铜钱及小平铅钱,以便流通,其铸工草率粗糙。后刘隐死,其子立,改称大越皇帝,改元乾亨,称国号为汉,史称南汉,铸乾亨通宝铜钱,传世较少,极罕见。后又铸乾亨重宝铜钱,文字、铜质同前品,还铸有铅钱。 南唐是五代十国中铸钱最多的。传世有大齐通宝,是徐知诰未复姓及未建国时所铸。又有保大元保钱,是李璟保大年间(公元934-957年)所铸,中兴二年铸永通泉货当十钱;还有开元通宝、 唐国通宝、大唐通宝三种小平钱,但其铸造年份无详细记载。 刘仁恭及其子建国后号燕,非十国之一,但时代相当。铸有铜铁钱多种,有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和永安一千四种,又有货布、铁五铢钱和顺天元宝等钱。刘守光子应天元年铸应天元宝、乾圣元宝、应圣元宝等钱。永安钱皆为楷书,除一千钱铜钱外,其它皆铜铁两种。永安一千读法为先左后右再上下读,其余皆为顺读。应天元宝背万、乾圣元宝背百、应圣元宝 背拾等三种钱皆为楷书,大钱,传世极少,为极罕见品.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537.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隋唐及五代十国的钱币铸行(十国篇)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