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宋钱币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建立了宋朝,年号建隆,是为宋太祖。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绘画、书法、雕塑、书籍雕版印刷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而作为科学技术和艺术结晶的宋代钱币,在这一段历史时期也呈现出了色彩缤纷争奇斗艳之势。两宋的钱币制度,是以钱为主,绢帛等实物成了普通商品。白银日渐重要,纸币也已出现和流通,是两宋货币制度的突出特点,但铜钱仍占有重要地位。 两宋是中国钱币史上最复杂的时期,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最早发行了记年钱。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钱背开始记年,所铸钱淳熙元宝背上标有七字,表明此钱铸造于淳熙七年,比欧洲的记年钱早了300多年。 二、最早发明了纸币。北宋真宗年间,由当时四川的富商首创交子,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三、年号钱最多。从北宋太平通宝到南宋淳熙元宝的300多年里,皇帝改元频繁,共铸行了49种年号钱。 四、出土量最大。宋朝的铸量不一定最多,但宋钱的出土量是最大的。在湖北黄石的西塞山,一次就曾出土了11万公斤的钱币。此外在我国其它地区也有大量宋代钱币出土。 五、最先创造由皇帝亲笔书写的钱文御书体。宋太宗赵光义开始自题钱文淳化元宝,而宋徽宗赵佶更是以独创的瘦金体书写了崇宁、大观通宝等。 六、钱币的流通区域性明显。当时的中原、华南、华北的大部分地区通行用铜钱,四川则使用铁钱,山西、陕西两地是铜、铁钱并用,广东是兼用金银。此外,全国各地皆有流通纸钞,或限于某一地区,或可通行全国。 七、钱币的面额复杂,名称变化多。宋钱有小平、折二、折三、当五、当十、当百、当五百等不同的面额,经常是一纸命令就把当十钱改作当五钱行使,经常变动。宋钱的宝文名称不一,更是增加了混乱。其铜钱有元宝、通宝、重宝等,铁钱有珍宝、之宝、洪宝等一二十种之多。 宋代的第一种铸钱是宋元通宝,铸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51年),钱式沿袭周元通宝成规,为小平钱。钱文顺读,是国号加宝文的国号钱。后宋太祖传位于弟,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铸太平通宝钱,钱式同宋元通宝。当时四川及福建出铁钱。福建所出铁钱,背郭清晰,铸工颇精,大受欢迎,于是又推出一种直径4.2厘米的当十大钱,书法铸工均不错,背穿上有一个圆点,可能是一种纪念钱,现存世不多。这两种太平通宝都为五代风格,而铸工精整,深厚淳朴可比开元钱。 淳化元宝是宋太宗改元为淳化元年(公元990年)五月时所铸,是最早的御书钱,钱文有真、行、草三种书体,均为宋太宗所书。此外四川等地所铸的淳化铁钱,钱文也有御书体的。五台山出土发现有金质淳元元宝供养钱,背上左右有佛像。在宋太宗至道年间(公元995-997年)又铸行了至道元宝,钱文也有真、行、草三体。 宋真宗即位后,在咸平元年(公元998年)按例出咸平元宝铜钱,钱文楷书,直径2.4厘米,钱文旋读。有种大钱直径有4.2厘米,钱文也有正楷,旋读。此钱书法尚可,应为流通币。但此外还有一些阔边大、小钱,文字铸工粗精不一,未必是政府发行的流通货币,或许都有纪念性,数量较少。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铸行景德元宝铜钱,钱制同前,钱文为楷书,是御书钱。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铸祥符元宝,有背文星月及光背无文两种。另外有一种阔边钱,有当十、当五两种,也是分背星月和背无文。此外还铸有祥符通宝,为御书钱,有大小两种,是用来赏赐大臣的,故而铸量较少。从此也开始了元宝、通宝同时流通的情况。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铸天禧元宝。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56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两宋时期钱币的铸行(上)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