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以来,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到春秋战国时,社会制度逐步由奴 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了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在楚国这个幅源辽阔的大国里,更具发展规模和先进性。经济上,楚的资源丰富,地广物博,以货币经济为重心的商业城市不断涌现,遍布今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南部等地,这是列国难以相比的。文化艺术方面,南《楚辞》与北《诗经》双峰并峙。货币方面,北方货币只有仿生产工具一种形制,而楚币有传统的贝形、仿生产工具形、金版形3种形制。北方有刀、布、圆钱3个种类,楚则有蚁鼻钱、金币、布币3个种类,其中蚁鼻钱铸行约500余年,形制不变,内容统一,是先秦铸量 最大、流通最广、发行最为成功的一种钱币,也是贝形货币的最高级形态。楚的金币是中国最早,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大量发行的,货币职能齐全的金属货币。楚的布币大小成套,形制内容南北结合,艺术性堪称先秦铸币之最。楚3个种类的货币形成了博大完美的货币文化体系,其文化艺术特色鲜明,历史文化渊源悠久,体系结构严谨而科学,在我国货币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一楚币简况及其文化艺术特色 楚币文化具有鲜明的传承性、多融性、先进性和浪漫性。 (一)蚁鼻钱(又称鬼脸钱)。约始于春秋末,是楚国的基本货币之一,铸量巨大,品种繁多。币文有贝化、君、安、行、 、金、句及尚未能识者共十余种。它的出现,是从传统贝中脱胎而出的完全意义的货币,是楚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既体现出楚币的继承性,又显示出其稳定性和先进性。 中国的黄金介入货币领域,始于殷商,几乎历代都有。但除楚爰金外,其它皆为饼、蹄、铤、砖等状,主要是作为贮藏或支付手段,基本不具备价值尺度和流通职能,均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货币。南宋的金牌和金铤,基本为民间作品,不是国家正式发行的货币。楚金币具备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及贮藏等全部货币职能。与同时期的西亚、希腊金币相比,楚金币是称量货币,但有剪切方便等优点,具有东方金币的特色。其独特而高雅的制式,呈露出楚币文化积极浪漫的色彩,更是楚币先进性的体现。 (三)布币。楚布币仿三晋布币形制而又具特色,其造型秀丽,体大硕重,廓线周全,文字细峻。大者为旆布(桡比)当 ,背十货,即当10枚蚁鼻钱;小者为四布当钋 (一面二字),即4枚当大布1枚。小布另有连布和旆布(桡比) 四、背一慎三 慎者。楚布币大约始铸于战国中晚期,是对蚁鼻钱的补充,同时也是与北方贸易的需要,故既与北布同称 。又直接与蚁鼻钱折值。建国后,安徽、江苏、浙江、山东、陕西等省都有楚布出土,虽铸量不大,但流通甚广。楚布币是楚国主动接收北方货币文化的产物。体现出楚币文化的多融性。 二.楚币文化的历史渊源 楚币文化之形成,有其悠久而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社会因素。春秋初,武王时期,楚国政治开明,崇尚节俭,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军事上也成为列国之强。悼王时,实行吴起变法,废公族疏远者,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楚国这种特有的开明行政氛围,是金币铸行的政治社会基础。楚是产金国,但产金不是铸行金币的根本原因。中国历史上代代都产金,但除楚外,都未正式铸行金币,而是将黄金当作财富控制在统治阶层手中,使黄金的第一属性(充当货币)得不到发挥。只有在楚的社会环境中,黄金才得以真正充当货币,服务于社会。良好的政治、社会氛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当时,楚国的冶金、铸造等基础产业相当先进,钱币铸造技术也空前提高。目前所见的蚁鼻钱范皆为铜范,它的出现为蚁鼻钱的大量铸造提供了技术保证。 (二)经济因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和规律性。殷商以来,贝币和各种仿贝币以及少数金饼的使用,在南北地区并不均衡。楚蚁鼻钱的铸行,说明至少在西周时贝形币的使用已较广泛。金币亦源于西周时楚的金饼,而同时期北方出现的则是刀、布币和圜钱,皆仿自生产工具,属货币的原始阶段。说明西周以前,北方的货币经济并不突出,贝主要还是作装饰品用。楚国悠久的货币经济史,与其特殊的经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其一,楚地近南海,贝源条件好;其二,楚幅源辽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商业流通量大;其三,楚的战事基本在边区,内地则长期稳定,从而为货币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文化艺术因素。先秦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中国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思想的解放,带来了文化的昌盛。楚文化在承接历史文化源泉的基础上,又受到吴、鲁及北方文化的影响。在货币上的表现为传统的继承和升华(蚁鼻钱),积极浪漫的表现手法(金币的设计),南北文化的兼容和精堪的艺术加工(楚布币),以及自由灵活的形式(3种货币形制并存)等等。 三.楚币的结构体系 楚币体系由蚁鼻钱、金币和布币组成,其中蚁鼻钱、金币是基本货币。布币是对蚁鼻钱的补充和对北方贸易之用,铸量较少。对蚁鼻钱与金币的地位和比值关系,学术界至今仍有不同看法。《管子·揆度篇》中故先王度用其重而因之,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此即所谓币三品之说。笔者认为,楚的蚁鼻钱和金币是平行的本位币,无主辅关系。因为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辅助货币,主辅币之间应有直接的绝对的换算关系。而蚁鼻钱是以枚为单位的铜质币,金币则是以重量为单位的贵金属币,二者没有直接的换算关系。在平行本位币制下,金(银)货币与铜币的比值关系,实质上只是个指导或概念关系。 楚蚁鼻钱与金币的比值关系,有认为是1万枚比1斤(约26枚比1铢),也有认为1铢黄金相当十个多一点铜贝。121当时铜的价值颇高,比值关系应离不开衡制,而那时的衡制多以4为倍数。拙见为1铢黄金相当于12枚铜币的可能性较大。当然,这也是个指导或概念比值关系。实际上,这种关系并不影响两种货币的自由流通。因为货币制度是由国家货币政策决定的,是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楚实行了金币与铜币的平行本位制,商品经济就得到了质的飞跃。汉以后,几乎都实行铜钱本位制,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长期徘徊不前,人口也长期未增。明中期以后至清代,实行了白银货币与铜钱的平行本位制,社会经济又有质的发展,人口也迅速向亿数递增。 四.楚币的历史地位 黄河流域是中华古文明的摇蓝之说影响了国人几千年。近几十年来,史前科学考古成果推翻了这一说法。中华新石器时代的科技文明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而不局限某一区域。先秦时期,列国的政治革新,已打破了王城为政治中心的格局。货币经济和文化方面,楚的长、淮之地已明显居于领先地位。楚文化是多区域文化交融的结果。实质上,汉文化从楚文化而来,华夏文化的根基是楚汉文化。I31楚的货币文化是楚文化在货币中的反映,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先秦货币中,北方币系的3个种类,全为仿生产工具形,形制原始落后,版别极为繁杂,是货币经济不稳定的反映。唯有秦的圆形方孔一项流传下来。南方楚币的3个种类,内容丰富,版式统一,是货币经济长期稳定的表现。货币史家习惯将先秦货币分为刀、布、圜钱和楚币四大体系。这种分法没有一个尺度,不够客观和科学,是北方中心思想影响的结果。 先秦货币以形状分,有刀、布、圜线、蚁鼻钱和爰金5个种类;从形态内容分,则有传统形(蚁鼻钱)、仿生产工具形和版金形3大体系;从地域分,当为南北两大体系。如从国别分,则北方太复杂。笔者认为,先秦货币应分为南北两大体系共5 个种类为宜。此外,如前所陈,蚁鼻钱的主体币文为 (即贝化),说明楚将贝形货币从无文推向记值,从而进人货币的高级状态。其使用也远比刀、布币方便,实际上已近乎唐开元通宝的性质,当为中国古钱币中最早的成熟货币。 综上所述,楚金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大量正式铸行的完全意义的金币。在世界货币史上,与西亚及古希腊的早期金币基本同期,并具有东方色彩。楚金币的爰为换、易、通行之意,比通宝钱早近千年。布币则是先秦货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货币,开启了中国历史铸币艺术美的先河。而楚采用的金、铜币平行本位制,是中国最早的平行本位制,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先进的币制之一。 注释: [1]吴兴汉;《楚国金币的发现与研究》。 [2]刘和惠:《郢爰与战国黄金通货》。 [3]吕济民:《从钱币热看钱币收藏与研究的意义》,栽《安徽钱币文论特辑(二)》。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564.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古币研究——楚国货币文化简论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