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货币流通情况最显着的的特点是出现了货币贬值。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货币贬值现象,因为在秦汉时期,国家货币的单位价值与以前比较,有一段时间都是在下降,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秦汉时期货币贬值现象。 首先,从秦王朝末年到汉高祖刘邦当权的这二十多年期间里,出现了货币贬值现象。秦朝末年(公元前210前190年左右),统治阶级不惜亿万资财,征用几十万民工,为皇帝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穷工极巧的地上宫殿和地下宫殿(陵墓)。为了削刮民财,当时秦朝征收的赋税,相当于春秋战国前的二十倍,派给农奴阶级的徭役,相当于春秋战国前的三十倍:农奴们不仅要向皇室缴纳粮食,捐献贡物,就连农民收获的稻草(禾杆)政府也规定了缴纳的数额。除此之外,统治阶级抽调民工修长城、修直道、修驰道,配备上万辆车马供皇室使用,所有这些人吃马喂的粮食、草料,都是由全国各地的农奴阶级转送来的:穷苦到了极点的老百姓,不是出粮,就是出工,弄得整个社会十室九空,家贫如洗,社会上处处是一片愁苦和哀鸣声。当时的秦朝,真像一个残酷的人间地狱。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激发了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举起了反抗的义旗,接着又暴发了楚汉相争的长期战乱,这个时期全国人口急剧减少,农业、手工业日趋萎缩,商业日益凋敝,全国各地物资奇缺,抢购之风日盛,物价也一天一天地上涨。据史书记载,当时市场上一石(担)米售价一万钱,而在此之前只不过一百钱左右;一匹马售价一百万钱,而在此之前只不过一万钱左右。据说西汉初年皇室用马也很困难,皇帝出行都不能用四匹同色的马来驾车;将相和大臣,有的只好乘坐牛车。造成秦末汉初货币贬值的原因,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分析主要有两条:一是统治阶级由于追求荒淫腐朽的生活,再加上连年的战争,使政府的支出成番论倍地增加,而从老百姓那里能压榨出来的税收,却远远满足不了政府支出增加的需要;二是钱币铸造泛滥,朝廷、军阀、大商贾都在铸造货币,从而出现了在货币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的供给增加过多、过猛。 其次,王莽篡位代汉时期出现了货币贬值现象。从公元9年到公元24年这段时间里,王莽为了树立新朝的威望,否定西汉刘氏政权所推行的政策和制度,推行了一系列改制复古的措施。据《资治通鉴》记载,王莽认为汉朝刘氏政权是由卯、金、刀构成的,于是下诏,凡正月刚卯(是汉朝在正月卯日用金、玉、桃木做成的一种饰物)和金刀钱币不准再通行,并废除错刀币、谬刀币及五铢钱。王莽代汉期间,币制经常改动。改一次币制,过去铸造的货币就不能再在市场流通,这时,受苦受损失最大的是农村的农民和城市里的小工商业者,他们损失一批货币之后,就要破产和失业,所以每当王莽改变一次币制,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就要破产和失业一次。据史书记载,王莽篡位15年,先后五次改变币制,在这五次币制变动中,全国城乡老百姓的损失该是多么之大!当时王莽对借贷也有一些规定:凡平民祭祀丧葬缺钱,政府给予无息贷款,祭祀十天后、丧事办完三个月后归还;经营生产缺钱,政府也给贷款,然后按经营的纯收入收息,息率为10%;农民荒废田地和园圃要加倍纳税,无业游民要特别纳税,不交税的,罚服劳役。据《通鉴纪事本未》记载,当时粮谷价格非常昂贵,边防士兵二十万人,依赖朝廷供给衣食。五原、代郡受害尤其严重,人民纷纷起来结伙抢劫。当时荆州牧允费兴向王莽报告,打算公开宣布让盗贼回家务农,借贷给他们耕牛、种子、粮食、税赋,遭到王莽责骂并被免职。公元17年,全国有不少地方闹饥荒,愤怒的农民责问:今天我们挖野菜填肚子,明天野菜挖光了怎么办?懂事一点的农民说:是谁害得我们无衣无食?是谁夺走了我们的粮食布帛?是王莽,他一会儿搞什么王田制,一会儿又改钱币,结果我们受苦,大家起来吧!打倒他!造成王莽代汉期间货币贬值的原因主要是对货币管理、货币制度不严肃。五次改变币制的结果,事实上变成五种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并存。这有点类似我们今天讲的货币复本位制。五种货币并存制也好,或者复本位制也好,都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这是因为货币有排它性,五种货币同时作为本位货币,不符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要固定在一种商品(货币)上的客观要求:在这五种货币制度下,一种货物(商品)会出现五种价格。由于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的一致,必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人们在五种货币的差异之间,不断倒手转卖,投机取巧,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统治机构的垮台。 到了东汉初期,也出现了货币贬值现象。公元25年,东汉光武皇帝登基,这时全国贫富两极分化加剧,穷的越穷,富的越富。帮助光武皇帝打下江山的首席功臣邓禹,财富和奴婢之多,被称为东汉一代最显贵的家族;被刘秀皇帝称为北道主人的耿弃一家,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四方莫与为比。据史书记载,东汉时,士孙奋有钱一亿七千余万,折国有钱二亿,奴隶八百人,钱比西汉时增加了一倍。这时全国城乡广大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由于光武皇帝连年用兵,削平赤眉、渔阳、齐、陇蜀,致使市场粮食价格还是万钱一石(担),甚至出现了黄金一斤,易豆五升的骇人听闻情况。当时有一种诗体,叫做乐府,收集了一部分民间歌谣,在《战城南》一篇中,有这样几句: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鸟可食。在《悲歌》一篇中,也有这样几句: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可见当时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劳若大众,由于货币贬值,生活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造成当时货币贬值的原因,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主要有两条:一是东汉光武皇帝当时正忙于各地的战争,还没有拿出精力来考虑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因此没有马上采取行政命令办法发行(铸造)一种新的货币,来替换回购王莽篡位时期铸造的旧币,以便达到通过行政手段强制缩减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从而解决当时货币贬值的问题;二是东汉光武皇帝没有也不可能总结一下春秋战国时期货币泛滥的经验教训,即像管仲那样,对市场上的个别商品和物资,由国家专卖,分配供应,从而达到缓解当时货币贬值问题的目的。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58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秦汉时期的货币流通情况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