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秦铸(小平) 30元 公元前221年前206年,秦初由于中央政权统一铸币,至末年,社稷动荡,各地方铸、私铸钱出焉,青铜,规范秦半两制作精好,钱文整,挺拔,一般直径在3.2厘米上下,重约8克左右。 半两大型(小平) 50元 半两秦铸36mm 200元 两两秦铸小平 600元 半两秦精铸传形 500元 秦并六国统一铸币,名曰半两,方孔圆钱从此成为定制,古以廿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钱文半两二字高挺,两中人字偏下,上横较短,半字下横较长,据咸阳出土:径2.33.8厘米,重2.88.1克,传世径3.5厘米以上者少见。 凉造新泉小平小样 3000元 北凉渠蒙逊永安年间铸径24mm,重约3克左右,小者不足20mm,重约1.5克,此泉出土均在甘肃武威,有王莽钱文风韵。 太夏真兴小平 15000元 东晋时匈奴贵族赫连勃勃于真兴年间铸。径23.5mm,重约3.03克,钱文真书而见隶韵。此泉多在甘肃出土,传世极少。 丰货小平隶书 400元 东晋十六国后赵石勒元年铸于其都襄国,径24.224.8mm,重2.44.8克,分别有内外郭及无内外郭者,因铸行较少,故传世不多。 丰货小平篆书 300元 汉兴小型直读 80元 东晋李寿踞成都,改大成国为汉,改元汉兴铸。钱文隶书直读,篆书横读,径12mm,重1克上下,此钱制作粗陋,字浅肉薄,传世不多,以横读为罕。 汉兴小型横读 350元 四铢小平 100元 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始铸。仿五铢而略小,面无内郭,四铢二字为篆书,重如其文,径22.5mm,重2.4克,少数面穿上下各一星,面文亦有错范重文者。 孝建四铢小平 80元 永光小平小型 20000元 南朝守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铸。钱文薤叶篆,内外有郭,径16mm,重约1克,永光年号行六月改元,故此钱存世极少。 景和小平小型 20000元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景和元年铸。较永光钱更见轻薄,钱文为小篆,径约16mm,重不足一克。景和年号行三月而废帝被弑。故景和钱极罕。 两铢小平小型 6000元 两朝宋废景和元年二月铸的两铢钱。钱体轻薄,径约19mm,重1克左右;三月废帝被弑,十二月罢两铢钱,故两铢钱极罕。 太货六铢小平 150元 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铸,面背内外郭精整,钱文玉筋篆,书体精美,为六朝钱中精品,径25mm,重约3克,近日市上见一批十全十美之太货六铢,望集币时慎之。 太和五铢小平小样 200元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铸,钱文方折篆体,因许民间自铸,故铜质杂,大小不一,大者径25mm,重3.4克,小者径20mm,重2.5克。由于铸行有限,故传世,出土均少。 太和五铢小平小样 200元 太和五铢小平 300元 太和五铢双点太 800元 永安五铢背土 400元 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听民与官铸,铜材,大小不一,钱文永安二字接郭,五字连内郭,径25mm,重5.5克,轻小者18mm,重仅2克,背有四出纹,土字者少见。 永安五铢小平光背 15元 永安五铢背四出 50元 常平五铢小平光背 15元 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铸,钱文篆书直读,笔划圆润,平字第一笔与内郭合成一线,径25mm,重3.54.2克。后期所铸较前期粗糙,更有杂铅锡薄钱。 五行大布小平小样 40元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始铸,以一当布泉十并行,形制精美,内外郭齐备,版别数种,径2628mm,重4.43克,为北周三大名泉之一,另有合背钱。 五行大布小平大样 60元 布泉北周铸 40元 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始铸,一当五枚五铢钱并行,钱文玉筋篆,泉字中竖不断,内外郭齐备,与新莽布泉有所不同,径25mm,重4.3克,亦分大小两种,此钱系北周三大名泉之一。 太清丰乐小平 2200元 五铢隋铸大样 10元 隋高祖开皇元年始铸。青铜、白铜、制作多精整,宽缘,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584.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秦汉至隋钱币价格一览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