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通邮,阻断两岸同胞亲情联络的鸿沟被填平。十年后的今天,由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分公司联合主办的“鸿雁架桥梁·尺素传真情——纪念两岸‘三通’之通邮十周年”活动在北京台湾会馆举办。北京市人大、市政协、民革北京市委、致公北京市委、台盟北京市委、黄埔同学会;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在京台胞、媒体记者共80余人出席活动,共同纪念两岸通邮十周年。 台湾与大陆,一湾海水之隔,海峡两岸自古以来同族同根,一脉相承。但1949年因国共内战,导致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1953年以后通信完全中断。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主动提出两岸通邮问题,历经艰难曲折,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在签订“三通协议”后,正式实现了通邮,几经坎坷的两岸通邮路终于变成了“坦途”。 活动现场,两岸通邮仪式第一封家书亲历者、全国台联原副会长,91岁的在京老台胞郑坚先生回忆了10年前在北京举办的两岸直接通邮仪式上将第一封家书寄往台湾的情景。老人家满含深情的讲到,10年过去了,通邮仪式当天的场景仍浮现在眼前,这是见证两岸直接通邮的历史瞬间,两岸的联系必会愈加紧密。郑坚之子徐波先生在现场展示了第一封家书的邮封和当时的新闻头条报纸。 北京市台联会长高峰在致辞中表示,纪念两岸通邮十周年活动是想以历史为经,以鸿雁尺素为纬,尽可能勾画出两岸通邮历史的维度与空间,并构造两岸全面快速发展的历史事实,充分展现两岸通邮的历史、通联的现在和通畅的未来。两岸和平的发展离不开两岸同胞的兄弟同心。愿两岸共同努力,共促两岸文化融合发展,凝聚共识,促进心灵契合。 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特发行《两岸通邮十周年》纪念邮票和首日封。邮票以数字“10”为基本构图造型,体现10周年的概念。其中活用了明月、黄帝陵、北京鸟巢、日月潭和台北101大楼等可以突出两岸鲜明特征的元素,而和平鸽、飞机和货轮则代表了通邮、通航和通商。邮票的设计表达了两岸将朝着和平发展努力、共同增进同胞福祉的美好愿望。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东城区分公司总经理贾军林表示,《两岸通邮十周年》纪念邮票浓缩着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为炎黄子孙的血缘、情缘与乡缘。十年来,两岸通邮事业顺利发展。在实现全面、双向、直接通邮的基础上,两岸邮政同仁多次交流,共同筹划,开通了全面、双向邮政电子汇款,福州-台北往返邮货快递航运专线,增设了台中两岸邮件封发局,推出了两岸邮政速递快捷新型业务,进一步丰富了两岸通邮业务品种,改善了两岸邮政服务质量。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以纪念海峡两岸通邮十周年为主题,通过发行两岸通邮十周年纪念邮票和首日封,怀念和铭记这一历史时刻;通过海峡两岸通邮历史展览,讲述自清朝以来两岸通邮历史的绵长与曲折;通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综合邮展,展现大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成就。据悉,两岸通邮历史展览将持续10天。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598.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台今天发行海峡两岸通邮纪念邮票和首日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