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众所关注和了解的市场,在投资收藏的引领下,收藏品价值增长惊人。艺术作品被赋予“理财产品”的概念之后,立刻有了更多与公众接近的机会。 如果用投资证券的视角审视艺术品,则那些精心陈列在拍卖预展中的瓷器、书画、油画在被看做文化符号的同时,更多的人还希望它的价值在之后的拍卖角逐中节节攀升。而近几年比证券更早一步迈入“牛市”的艺术品,随着成交金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为大众的竞买热情投下了一枚火种,并且越烧越旺,艺术品逐渐从早期文人雅士的收藏,转而成为部分人眼中的投资品种。 “天价”的面具 2008年5月24日,香港佳士得首次举办亚洲当代艺术的夜场拍卖会。当晚现场拍卖的,有一幅中国现代画家曾梵志的油画作品。这幅名为《面具系列 1996No.6》的作品,最终以7536万港元的价格成交。据透露,出售这幅画的是一位美国收藏家,20世纪90年代,他在上海相中了这幅中国当代油画,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这幅油画的价格应该在3万~5万美元之间,谁也没有想到,十多年后,这幅画的价格竟然暴增了两三百倍。 中国当代油画拍卖行情一路走高,自然也成为拍卖场上当之无愧的主角,“中国当代油画又创天价”的新闻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 全球权威艺术品市场行情网站 artprice.com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在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所占份额首次超过法国,位列世界第三。在中国,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和财富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许多艺术原有的发展模式开始发生转变。 画出的财富 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随着当代艺术品市场的火爆,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寻找他们的梦想。画家叶永青的一间 400平方米的工作室位于北京郊区,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菜地。像这样规模的工作室,在他周围还有10多家,绝大部分都被画家租下了,过去每年一两万元的租金价格现在已经变成每年8万元左右,并且这样的租金在北京算是中等价格。 798工厂是北京最早的一个艺术区,6年前,因为一批艺术家的进驻而声名鹊起,但不断上涨的租金,让这里很难再看到艺术家的工作室了。 3年前,798里的画廊不过十几家,现在已经发展到300多家,画廊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艺术家的培养速度,优秀画家成为炙手可热的稀缺资源,由于已经成名的画家更愿意牵手实力雄厚的洋画廊,不少画廊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刚走出校门的年轻画家。 它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吗 2008年5月28日,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创出7536万港币全球纪录的第四天,一个艺术评论家在自己的博客里贴出了一篇名为《当代艺术拍卖的“天价做局”以及暴利游戏》的文章,揭露当代油画的“天价”是做局做出来的。 在近两年的当代艺术领域实际上产生了两种新身份:艺术奸商和富豪前卫艺术家。什么叫“艺术奸商”呢?就是把艺术品的价格以几百倍、几千倍的价格炒作,在各大拍卖行上将一件十几万元到100多万元收购来的作品,两三年内在拍卖会上炒到500万元甚至2000万元,然后卖给一些热爱艺术但不太懂艺术、很有钱又有购买冲动的收藏家,以牟取暴利。 从2006年下半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热所导致的艺术投资高潮,以及拍卖天价的出现,已经可以很明确地断定:存在着艺术炒作集团在拍卖会上的“天价做局”,艺术品价格被人为操纵,大部分天价作品的成交实际上是“虚假”交易。即使是一小部分真实的成交,这些天价作品的艺术水准和国际地位也被过于夸大。 这两年以写实油画为主体的艺术市场和拍卖天价吸收了中国新兴艺术资本80%的资金,数额达几十亿元。由于大部分投资人不了解自己所投资的当代艺术,从价值意义上看,80%的艺术资本投入写实油画的市场结构实际上是一个严重的战略性错误。 “天价做局”是怎么玩的 假设我是一个艺术炒作人或炒作集团,首先,找某个在艺术圈有一定知名度并且市场价格在 10万元左右的画家,跟他签一个三年协议,他每年给我 40张画,三年就是120张,每张以30万~50万元左右收购。一年后就开始在拍卖会上炒作,每张 30万元收购的画,拍卖价标到100多万元,两年后再标到500万元甚至1000万元一张。标那么高的价格没有人买怎么办?我安排“自己人”和一群真买家坐在一起,假装举牌竞拍制造一种“很多人抢着买”的现场气氛。这就叫艺术拍卖会的“天价做局”。 在第一年,我在拍卖会上以高价卖掉 1/10的作品,将成本全部收回。剩下的画在拍卖会上慢慢用天价游戏“钓鱼”,卖出一张就是暴利。在第一轮拍卖游戏收回成本之后,我就跟拍卖公司谈好一个协议,每次送拍把每张以三五十万元买来的画的价格标到1000万元,如果没有买家接手,就由混在竞拍人群中的自己人举牌“假拍”,假装这张画有人买下了。这种“假拍”不可能按照10%付佣金,因为1000万元按10%的佣金算至少要付100万元,我事先已经跟拍卖公司秘密谈好一个固定佣金,比如我“假拍”的价格不管多高,我都只付20万元佣金。 那么为什么卖不掉作品也要玩这种“假拍”游戏呢?一个是有广告效应。 即使拍卖不掉,我就当是付 10万元广告费,将我所谓的“藏品”在拍卖会上露脸做广告。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钓鱼”:拍卖会上将天价作品卖掉,其实就是一个“钓鱼”的过程,有时不是一次拍卖会就能“钓鱼”成功的,往往要在一年的好几场拍卖会上才能最终钓到一条“大鱼”。前面两次拍卖会没有将天价作品出手,到第三次拍卖会也许就会出现一个不了解行情的新收藏家,一激动就把天价作品买走了。 “天价做局”一般都是将“天价油画”卖给两种人,一种是刚入场的新收藏家,另一种是刚入场的艺术投机商。前者是真想收藏当代艺术作品,后者是把艺术拍卖会当做股票市场来投机一把。 “价格谎言共同体” “天价做局”在艺术圈早已不是一个秘密。但为什么总是没有人真正捅破这层纸,而让这个游戏把每个人都当做“白痴”?直接原因是:买了“天价油画”的人即使知道被“宰”了一刀,也并不想破这个局,因为他还想借这个局将手中的“烫手山芋”扔给下一个新买家。新“被害人”再制造下一个新新“被害人”,来替自己垫背。就像股票市场一样,股票狂跌的受害者总是最后一轮接盘的人,拍卖市场也是这个道理。 一些在拍卖会上被包装成天价明星的画家为自己申辩,他的画被标到2000万元拍卖,他们没有分到1000万元,因为这张画是以前以30万元或者50万元卖掉的。但拍卖天价对这些画家是有好处的,因为会形成一个价格舆论,以及不断加强的社会知名度,并使他和他的绘画成为艺术圈的话题中心。 一个拍卖天价出笼后,全国各大媒体开始不负责任地宣传“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又创新高”之类的报道。 然后,各大专业艺术媒体也跟着开始对当代艺术市场下一步的大好形势进行新一轮分析,各种批评文章出笼分析这些天价作品的艺术史意义,各路记者纷纷采访这些天价明星。一些三四流画家以及年轻的“70后”、“80后”画家也紧跟着模仿拍卖天价作品的绘画风格。 当代艺术圈近年似乎不断在集体无意识地制造一种近期的“市场价格上涨信息共同体”,尤其是在北京的798和各大艺术区,每一个艺术家都在主动地“露富”,告诉你我最近卖了50万元,或者最近有人准备买我 100万元的作品。如果你善良地信以为真,再将这件事情告诉其他人,你就等于加入了一个“价格谎言共同体”。《下一个疯狂是谁》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614.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艺术品市场的红与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