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北 朝 钱 币 十六国以后,我国北方地区先后建立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史称北朝。 北朝与南朝并存,两者合称南北朝,北朝历时195年(公元386581年),其间铸行过多种钱币。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鲜卑贵族首领拓跋珪乘前秦瓦解之机,重建代国。是年改国号为魏,改元登国,史称北魏(亦称后魏、元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拓跋珪即皇帝位,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与南朝刘宋政权对峙。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北魏末年,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分裂为东、西魏。北魏初期,货币经济落后,实行粟帛交换。直到太和八年(公元484年)颁布官用俸禄,仍以帛、絮、丝、粟四物为主。《魏书?食货志》说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周流,自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开始,北魏才先后铸行太和五铢,(永平)五铢和永安五铢三种钱币。 (4) 太和五铢 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改革家。他在黄兴元年(公元467年)秋生于北魏平城(今大同),三年后立为太子,延兴元年(公元471年)即位。在其祖母冯太后的帮助下,他实施班禄制,推行均田制,建立三常制,使北魏的政治、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拓跋宏亲政。越鲜卑旧俗,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统一用汉语,穿着汉服,奖励与汉人通婚,并且仿照汉制修订官仪、典章等。同时严厉制裁拓跋贵族的守旧势力,杀死反对改制、企图发动叛乱的拓跋恂。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权日趋封建化,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因而他是南北朝七十多个君主中唯一对后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很有才干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的改革业绩永垂青史。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在洛阳铸行年号钱太和五铢。其形制与汉五铢类似。钱文直读,光背,字呈方折,在隶书和篆书之间,又有增笔。钱体大小轻重不一,大者直径2.5厘米,重3.4克;小者直径2厘米,重2.5克左右。 太和五铢为北魏建国百年后的第一钱,可惜的是孝文帝的这次铸行并不成功。其原因一是太和五铢铸行后,只流通于京师(洛阳)一带,而不入徐州、扬州之市,未能成为北朝的统一通用货币;二是私铸盛行,劣质钱充斥,造成物价不断剧烈波动。 纵观我国历史,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的历次私铸,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出现这种情况,错就错在孝文帝允许民间私铸所造成的。到了宣武帝时,社会经济有了发展,钱币的使用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改铸永平五铢。永平钱版式复杂,大小轻重不一,大型者多为政府铸造,小型者多为民间私铸。钱直径一般为2.2~2.5厘米,重2.2~3.2克;面文五铢,横读,制作比较工整,旧谱有的认为是鸡目五铢。 永安五铢也是年号钱,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铸。钱文直读,安字界边减笔,匠心独具。永安五铢对于北魏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它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据史书记载,永安五铢钱共有三种:一种是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孝庄帝铸行的光背钱;第二种是永熙年间(公元532~534年)孝武帝铸行背土字钱;第三种是北魏分裂后由东魏孝敬帝于兴和三年(公元541年)所铸行的背四出文钱。这三种永安五铢钱中,以北魏孝武帝铸行的背土字钱最具特色。该钱背部穿孔上方铸有一个土字,土字与背穿孔相连,正好组成一个吉字,所以当时又称吉钱,人人佩戴,以为吉祥。 钱背面铸土字,出自北魏孝文帝的一道诏书。诏书曰: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诏书对拓跋氏的由来,以及为什么要改拓跋姓为元姓,做了清楚的解说,也说明了北魏王朝对土是由衷崇拜的。在钱币上铸土字是孝武帝继承其先辈孝文帝的衣钵,表示以土德王的意思。 永安五铢钱大小轻重不一,一般直径为2.2厘米,重3克左右;轻小者直径1.8厘米,重约2克。此钱不光轻小滥铸多,而且严重贬值。由于北魏王朝纵容私铸,政府虽然绞尽脑汁来挽回局面,以绢匹低价出售,希望稳定币值,但是事与愿违,反而招致该钱更多的泛滥。其货币混乱状况一直延续到了北魏末。 (5)北周三品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继位后改革府兵制度,清查影户黑地,没收寺院财产,勒令僧尼还俗,还放免奴婢,兴修水利,做了一些应兴应革的事情,使人民获得了解放的气息。在币制方面,他统一北方之前仍是沿用西魏五铢,其后则三次铸钱。公元561年铸布泉,公元574年铸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这三种钱币形制精妙,笔法华美,素有三大美泉之称,被誉为六朝钱币之冠,在我国和世界的铸币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北周三货币均为方孔圆钱,钱文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均为玉箸篆,笔画肥瘦均匀,末端不出笔锋,就像是用玉石制成的筷子写成的,肥满、圆润、温厚、匀称。这种钱币篆法绝工,人见人爱,这说明北周时书法艺术和铸造工艺均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北周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当时的老百姓却不乐于使用这种钱,因为这三种钱都是虚值钱。布泉一枚当西魏五铢五枚,五行大布当 布泉十枚, 永通万国又当五行大布十枚,即一枚永通万国要合五百枚五铢钱。而当时民间交易依然有使用绢布、黄金、西方金银币的,所以不愿意使用这种虚值钱。 周武帝沉毅有智,内诛权臣,外灭齐朝,声威显赫,可惜天不假年,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故。随之,宣帝继位。宣帝荒诞无度,周朝逐渐衰败。后传位于静帝,静帝年幼,朝政由宣帝后父杨坚把持,杨坚消除异己,势力养成后代周而立,国号隋。周静帝铸的永通万国钱,永通是永远通行,万国表示天下万国。可笑的是该钱既没有永远通行,也没有万国所用,而铸行不到四年就随着北周的灭亡而被杨坚销毁。 更多关于南北朝钱币的资料请查看:https://www.kaimen360.com/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666.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南北朝钱币介绍(下)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