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用以制造货币的材料很多.至少有几十种。常用的有以下十几种:金、银、铜、铁、铅、锡、低质合金、布、纸、贝、绢帛、粮食、荃泥、趴(或盐块)、珠、玉、竹木等。这些币材,有的就用它的自然形态充当货币.有的要制造出各种货币形式.如铲形(布币)、刀形(刀化)、长方形(钱牌)。又如钱币的基本形式是圆形方孔,标准式为元狩五殊、官钱和唐元宝,轻重适巾.约四克。黄金有不规则的小方印爱金、小圆印卢金、马蹄金、长方条金、圆饼金等。银元有元宝、锞子、线板、纺锤及长条等形。 纸币的币材是纸,中国的古纸主要使用竹子和树皮等原料制造,主要用于书写和印书。造币用纸是采用桑树的内层树皮,经过粉碎、打浆、用竹帘在纸浆中捞制而成.桑树皮纸厚而粗糙,而且耐磨、耐折.适宜印钞使用。宋朝政府专门向某些地区订制这种纸张。并垄断当地的造纸业不许向社会出售。公元1168年,建立了专门制造纸币用纸的造会纸局.这些纸具有较强的防伪能力,一些伪造者就必须自设造纸作坊,而政府又明令凡捕捉造伪者,必迫查造纸者,给以严惩。而且,到了清代,1853年曾有大臣向清统治者建议,在钞纸的竹帘上刻制纹饰,造出的钞纸带有特殊的记号.类似现代的钞纸水印.但因当时清政府急于印钞而未能实现。 从历代币制来看,虽然从发展.上看是按照物品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纸币阶段、信用货币阶段这一规律进行,但具体分析,则可以看出,历代币制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如战国时的楚国实行爱金和铜贝(蚁鼻钱)双本位制;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了半两钱与黄金上币的复本位制;而汉虽以五株钱制为主,但也大量使用了黄金及谷帛为币;三国实行钱帛平行本位制,黄金主要用于贮藏;唐两次铸大钱而引起通货膨胀,唐中期推广飞钱,重视白银;两宋首创交子。实行纸币、钱币、银锭三币同行的混合本位制;金元明都想实行纸币本位制.试图禁止民间金银和钱币的流通,但事实上仍是在沿用两宋的钞、钱、银三币合流;从明嘉靖年间到废两改元这一时期,基本上是纸币、银元、银两、制钱四类货币混合流通;鸦片战争致1949年这一时期,有各种钱票、银票、银两、铜元、铜钱和各种信用流通工具,以及中国的纸币、银元和外国纸币和银元,还包括非金融机构自由发行的代用货币,其种类之繁多,币制之混乱,币信之低落,币值之惨跌,内容之混乱,实为中外古今罕见。 从历代货币本身所表示的名目价值和本身的质量来看,钱币有大钱、小钱、细钱、恶钱和官炉钱、私钱之别,还有小平钱(即当一文)、折二、折三、当五、当十当五千之分,当二千以上的为大钱。而同样为小平钱又有大型、大样和小型、小样的不同。从钱币的性质看,还有记值钱、记年钱、记重钱、记号钱、记年钱、记数钱、对钱、罗汉钱、样钱等名目。银元的币面标明货币单位,银两则主要以秤量和成色来表示。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89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古代货币材质广泛、价值各异、轻重不一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