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和五年(1115),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1126年灭北宋,进中原,统治了大宋的半壁江山。金泰和四年(1204)铸的泰和通宝钱,楷书直读,素背,铸作精湛,钱文挺拔,神采飞扬,尤显徽庙遗风。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但铸量不多,大钱与小平尤其少见。当十大钱在民国早期的北京曾有发现,仅2品,至今也不超过5品。另有篆书泰和重宝,一种特大型当十钱,文字较拙,铸亦不精,乃初铸品,甚少。之后又铸一种玉着篆泰和重宝,分折三型与折十大钱2种。折三绝罕,至今不超过十枚;折十型较常见。这种玉着篆的泰和钱工艺精湛,令人叹服,书体匀称流畅,连内外郭亦设置相当,互为呼应,到了粗一发显肥,细一发显瘦的精妙之地。钱币界有人将泰和重宝、徽宗的大观通宝与王莽悬针篆的货布称为钱书三杰。 金人不仅本朝铸钱精美,就连其扶植的伪齐刘豫(l一31一1137)铸的阜昌钱也精美异常。该钱分3等,篆楷成对。小平称元宝,折二称通宝,折三称重宝。小平旋读,折二、折三直读,均素背。存世不多,小平尤罕。 正当南宋与金国鹰战不息时,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为首的蒙古贵族,建立了蒙古汗国,先后消灭了西辽(1218)、西夏(1227)和金(1234)。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改国号元,次年建都大都(北京),于1279年统一了全国。 元朝是个用纸币的国家,铸币主要是在世祖建元中统之后。虽在此之前铸过大朝通宝(蒙古汗国在世祖之前称大朝,故此钱应算国号钱),但影响不大。大朝通宝楷书直读,但钱文漫晦,铸工粗率,铜、银二质,银质的背面常见戳记。银质发现较多,1993年甘肃天水一次出土近百枚,1994年兰州再出土窖藏200余枚。铜质反而罕见。 世祖在中统年间(1260一1263)开始铸年号钱,小平型,钱文中统元宝,楷书直读,存世绝罕。此钱似有金代大定通宝之遗风,文字秀美,另有篆书存世,与楷书成对。 世祖至元年号长达31年,到第22年时,中书右垂卢世荣奏请铸钱,有小平、折二、折三3种。面文至元通宝,有汉文与八思巴文二体,汉书是楷书直读,均素背,铸不甚精。成宗元贞年间(1295一1296)、大德年间(1297一1307)都铸两种文字的年号钱,钱文形制风格具民族个性,粗犷劲敦,均不多见。 史载至大三年(1310)初行钱法,铸至大通宝小平钱,汉文直读,铸不甚精,版别复杂。可见当时铸量颇大,折二型极罕。至大元宝小钱很多见,属庙宇钱性质。同时,还有八思巴文大元通宝当十钱,俗称蒙文大元,存世不少,有大小2种,缘有宽狭之别。 顺帝至正十年(1350)始铸的至正通宝钱,楷书直读,种类繁杂,版别各异,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背蒙文纪年、纪值,蒙汉文纪值、纪重等,铸工良芳不齐。其中最受泉家瞩目的是至正权钞大钱。面文至正之宝楷书直读,背穿上吉字、右权钞二字,左纪值分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伍钱五分等,钱型随之递增。相传钱文是由江西波阳的监察御史周伯琦书写,据考该钱多出江西吉安地区。江西元代为吉州路,因此该钱文中的吉是指吉州路铸行,与南宋的临安府钱牌同出一辙,限权钞钱仅江西一隅,是地方币。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90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精美的泰和重宝(兼述元钱)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