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十一年(1351),爆发了颖州(安徽阜阳)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起义。经过各路义军的浴血备战,至正廿八年(1368),终于将元顺帝逐出大都(北京),结束了蒙古族统治中原的历史。 在此期间,由于元代纸币政策的失败,各路义军在确立自己的地位后即铸行自己的钱币。为了取信于民,其铸币规整足值,钱文遒劲,铸工精良,深受广大钱币爱好者的喜爱。 1.龙凤通宝 有小平、折二、折三3种,楷书直读,素背,小平与折三有大字大样,均罕见。该钱是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于至正十五年(1355)在毫州(今安徽毫县)称帝(国号大宋,年号龙凤)时铸。龙凤二字乃喜庆吉祥之词,素为人喜,颇受藏家喜爱。 2.天启通宝 有小平、折二、折三3种,楷书直读,素背,均是珍稀之品。另有一篆书折二型,篆文精湛,更罕珍,直读素背,是徐寿辉在至正十八年(1358)改元天启时铸。 3.天定通宝 有小平、折二、折三3种,楷书直读,素背,是徐寿辉改元天启的第二年,又改元天定时所铸,但铸址比天启钱多。 4.天佑通宝 张士诚铸。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4种,面文楷书直读,背穿上纪值用篆书。另见一种素背小平钱,极罕,为初铸品。张士诚至正十四年(1354)在江苏高邮称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至正十六年(1356),定都平江(苏州),改平江为隆平府,占承天寺为宫,取铜佛像开铸天佑通宝。天佑折二罕见,其次小平,折三、折五稍多。 5.大义通宝 陈友谅铸。有小平、折二、折三3种,楷书直读,素背,陈友谅在至正十九年(1359)底挟持徐寿辉,移都江州(江西九江)称汉王,第二年拭徐寿辉称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 在上述五种义军钱中,天定、大义钱较多见。 6.大中通宝 朱元璋在至正二十一年(1361)任吴国公时始铸,有小平、折二和折三3种。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灭陈友谅,在江西行省置货泉局,颁大中通宝五等钱制,添铸折五与当十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5种,楷书直读,当十钱背穿上十字,余均素背。朱元璋的大中通宝铸行时间长,铸量大,版别众多。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90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受人青睐的元末起义钱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