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年,朱全忠称帝,国号大梁,中原由此开始了5个小朝廷的混乱和杀戮。在北方五代大乱的同时,南方藩镇十国分治,保境息民,造就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五代十国期间,各朝廷不忘搜刮敛财,开炉铸钱,混乱的局势产生了紊乱的币制,材质铜、铁、铅等,多寡悬殊,多铸大钱,但多数不见史载。经钱币学家和收藏家的不懈努力,使得不为人知的古钱币,有了一个明朗的历史面目,足可补史志之遗缺。 1.天成元宝 后唐明宗李亶天成年间(926一929)铸,小平,钱文隶中带真,雄浑朴茂,元字皆右挑,素背旋读。币身显厚而敦实,铸期短暂,十分罕见。 2.天福元宝 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年间铸。《续通典》记载:晋天福三年十一月,诏三京邺都诸道州府,无问公私,应有铜者,并许铸钱。小平,隶书旋读。虽然官私并铸,但所见实物是私多官少,大小粗劣不一,钱文昏昧,背平薄弱,是五代钱中最劣的一种。 3.汉元通宝 后汉隐帝刘承佑(沙陀人)乾佑元年(948)始铸。小平,隶书直读,以唐开元通宝钱为范,改开为汉,形制、书体完全按唐开元钱的式样。该钱的汉字有多种版别,元、通、宝三字彼此相同。今较易见,面背常见星月纹。一般价位仅几十元。 4.周元通宝 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二年(955)铸。小平隶书直读,形制仿唐开元,缘略宽,背多饰星月纹,位置变化不定,形制规整,铸工精湛,冠五代之首。存世量多。史载当年周世宗为解决钱荒,废掉大批佛寺,用铜佛像铸钱。开始遭到佛教信徒的反对,世宗用佛教中舍身饲虎的典故反击,说:吾闻佛说,以身世为妄,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有所惜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后人以周元通宝为佛像金身所铸,可除灾却病,故仿制颇多,背增饰佛像、龙凤、生肖等,甚至将周处斩蛟的典故亦搬上钱背,且大小不等。皆非世宗时物,俗称花钱。 5.保大元宝 南唐元宗李憬保大年间(943一957)铸,大似折三,真书旋读,背穿上天字,铸有铁钱。据江苏无锡玄泉先生珍藏实测,径34毫米、重21 .5克。文字深峻,制作厚重。戴足斋先生于民国29年(1940),在湖南长沙得到一枚新出土保大元宝背天大钱。此钱传世绝少,古钱界誉为五代十国钱中的大珍品。如果能有机会遇见真品,手抚目睹一番,可算眼福非浅了。 6.永通泉货 南唐元宗李璟958年(一年用两个年号,先中兴后交泰)铸。隶书直读,素背,文笔秀劲,铸作精湛,以一当十。另一品为篆书直读,素背,钱型小于隶书,当五。铸永通泉货大钱,是因李璟困于用兵。既分二等大钱,大小有别,何须二体?或许隶书在先,篆书乃减重所致,仍作当十。这从第二年(959)铸的篆书唐国通宝当十钱可以得到证明。 1994年,安徽芜湖长江中,出水一批永通泉货铁钱,与铜质隶书同一版式。实测钱径40.3毫米,重1 3.5克。铜质永通泉货传世很少,属珍品级,其中篆书更罕,价位今已达万元左右。 7.唐国通宝 南唐元宗李璟显德六年(959)铸,以小平为主,版式较多,书分真、篆、隶,直读,有背饰星月纹的,有铁钱,少见。其中,篆书当十稀见。最可称道的是孙鼎先生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楷书大钱,宽缘,书体雄浑,径约46毫米,重40.4克,独一无二,按此规模,称其为镇库之宝也不为过。笔者近年偶见一枚小平,楷书,狭缘,钱文字大,雄浑奇崛,可为五代楷书钱文之冠。 提到镇库之宝,最负盛名的是天津方药雨旧藏大唐镇库。据郑家相说,方翁得于天津,时间在1916年之前。郑先生曾记述:大唐镇库钱,自来未见,方药雨氏于二十年前得诸津门,钱径二寸,厚二分,重约五两(合今制约:钱径67毫米、厚6.5毫米,重巧6克),光幕,面文大唐镇库四字,遒劲可爱,具有五代十国钱风韵当时盛行以国号为钱文,亦一时之风尚也,南唐既铸大唐通宝钱,则此钱之铸,绝属南唐无疑,其文曰镇库者,乃当时镇库之钱,非行用品也。方氏将其辑人((古化杂咏》,诗云:平钱引证信南唐,神物当年镇库藏,不待钟漠有建议,困兵早乏点金方。 这枚海内孤品,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8.天策府宝 楚马殷后梁乾化元年(911)铸。 当时马殷被后梁太祖拜为天策上将军,建置天策府,该钱以府第名为钱名,绝无仅有,是我国货币中最古的纪念币。钱文真书旋读,素背,文字朴茂,策字为异体字,从竹从宋,形制浑厚,字郭挺拔精美,径约42毫米,重40克左右,存世极少,据统计,存世仅30枚左右。另有铁钱存世。 9.乾封泉宝 楚马殷于后唐同光年间(923一925)铸,隶书旋读,钱文古茂,形制浑厚,背文有天、天府、策、天策列于穿上或上下。铜质乾封泉宝属铁范,一般径38毫米、重30克左右。铁钱是行用钱,铜钱尤为珍贵。近年铁钱发现稍多,但仍是稀见之物。 10.永隆通宝背上闽下仰月 景宗王延羲永隆元年(939)始铸,形制继承开元通宝式样,另有穿右再添巨星一种,隶书直读,钱文漫拙,铸工不精,质分铅、铁。上海博物馆藏有罗伯昭旧藏,铅质永隆通宝背上闽下仰月,径约40毫米,重26克。 11.天德重宝背殷 天德帝王延政天德元年(943)铸,史称王延政铸大铁钱,一钱当铜钱一百文。事实上,铜质多于铁质。钱文楷书直读,文笔苍劲稳健,有一式宝字从隶,称隶宝天德。1927年苏州王荫嘉先生获一天德背殷,如获至宝,逐自号殷泉。一般的背殷字多模糊不清,有的只存轮廓,而王氏一品特清晰,且大字隶宝,尤可宝珍。是钱径34毫米,重13.2克。今人将天德重宝背殷列人五十古泉名珍,当之无愧。闽王父子的铸币,特点是将国号铸于钱背,又多铸贱金属大钱。按有关专家测算,闽钱的铜、铁、铅钱,在大小同型的前提下,比率是l:5:10。 12.乾亨通宝、乾亨重宝南汉高祖刘岩乾亨元年(917)称帝时始铸,小平,隶书直读,素背,钱文多流铜,显隐起文,制作不精。通宝钱极少,重宝较多,今亦稀见。第二年铸铅质重宝,大似小平,铸工拙劣,钱文散漫。近年出土甚多,有素背及穿上琶两种。琶或指铸地,在广西岂州,即今广西省城南宁。 纵观五代十国铸币,可谓流光溢彩名声显赫。还有如南唐开国者徐知浩的大齐通宝,后梁太祖朱全忠的开平元宝和开平通宝,楚马殷的乾元重宝,前蜀高祖王建的永平元宝,后蜀高祖孟知祥的大蜀通宝及其子孟昶的广政通宝,割据幽州的刘仁恭之永安钱等,均是极为罕见的珍品。这期间的铸币有以下特点: (l)大额铸币多。 (2)贱金属货币大量铸行,竟有当千的铁钱,空前绝后。 (3)五代十国历时仅50余年,明争暗斗,杀戮不断,全是短命政权,铸钱无多,其中有的可能是象征性的。 注:天策府宝永隆通宝背阂天成元宝三图分别录自《中国钱币)总第59、60、61期。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791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乱世帝王多珍钱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