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彻底瓦解,封建制逐步确立的大变革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解放,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农业、冶铁、水利事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手工业与农业的完全分离,使得部分手工业奴隶获得解放。《考工记》记载,当时的手工业产品不但种类多,质地也很高。这就更加刺激了新兴封建领主对奢侈品的需求。商品生产、交换范围扩大了,钱币的需要量猛增。 可作为战国时期商业发达证明的是各国大城市的兴起。如临淄、洛阳、邯郸、大梁、阳翟等都是当时手工业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中心。近些年来,在当时的周、秦、燕、韩、赵、魏、齐、楚等国所辖地区,出土了大量不同形式的各种铸币,反映出从春秋时期开始形成的几个货币流通区域到战国时己经确立起来,并且范围更加扩大,突破了国家之间的界限,刀币和布币在许多国家并行。布币由空首布发展成平首布,进一步脱离了农具的特征,由原来的关、洛、晋地区影响及东北的燕国和西方的秦国,流通区域北起辽宁辽阳(燕襄平),南抵河南(梁魏境内),西至陕西(秦),东至山东西界(齐)。刀币也成为齐、燕、赵广大地区的共同铸币形式。蚁鼻钱也随着楚国的领地继续扩大,扩及于中原的陈、蔡、宋、鲁等地。进入战国中期以后,在北方以魏、秦为中心,出现一种新的货币体系圜钱。这种钱始为圆形圆孔,可能源于纺轮或璧,以后逐步扩大流通,到战国末年,齐、燕、秦出现圆形方孔钱并最终统一了中国古代货币。圜钱是战国时期最为先进的一种货币,它己脱离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那种实用工具的形态,而随其重量的减少,其价值符号的性质也表现得更加强烈。且圜钱轻巧圆滑,便于携带使用。它的出现在我国古代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此外,战国时期黄金的使用开始盛行,在南方的楚国,黄金铸币金版使用很多。 由于商业交换的需要,战国时期货币逐渐出现了子母相权的币值,与今日的正币、辅币性质相同。如平肩平档分足布中的魏安阳布,有大、小两种,即二等制。圆肩方足布中的魏安邑布,其币值分3等: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釿。 晋阳布的币值也有3等:晋阳二釿、晋阳一釿、晋阳半釿。又如齐国圜钱中有賹六化、賹四化、賹化3等。这些货币的币值、大小、重量依次递减,在交换过程中可以互相调剂,利于流通,在货币制度上是一个重要进步。到了战国晚期,秦国开始以铢、两来计算币值。 战国时期,由于商品关系的发展,各个邻国之间的铸币形式、币值单位都互有影响,但七雄割据,各霸一方,货币流通范围也就形成几个大的中心,各自都有其明显的特点,现分别介绍以下五大货币区系。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811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浅谈战国时期各国的钱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