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学家方若曾经指出:万历以后迄清初钱文似竞有听局匠为之,无足观者。至咸丰又稍稍讲书法矣(《药雨古化杂咏》万历通宝条诗注)。方若咏咸丰通宝背拾文宝泉钱的诗文同样反映了他的这一看法: 钱风复古数咸丰,一扫时行匠体风; 生面别开存范母,昆吾刀切若耶铜。 鲍康《大泉图录》,收录不少咸丰钱币,并提到咸丰钱文多出名手:案大钱文字多出名手,田吉生户部样书者不少,余不能尽悉,或云当五百、当千者赵文恪所书,闻初请寿阳相国书之,相国以蔡京曾书崇宁大钱为言,执不可。 鲍康的话应当是可信的,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可作为方若诗文的注脚。鲍康(1810一?)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曾是工部侍郎,与他交游并雅集钱币收藏者也多是官场中人,他主要生活在咸同时期,所论当有所据。 鲍康提到的寿阳相国,就是祁寯藻(1793一1866年),字叔颖,又字淳甫,后改实甫,号春圃,晚号观斋,山西寿阳人。咸丰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同治间以大学士衔为礼部尚书,书法写的不错,书史说他的字兼松雪之圆,诚悬之劲,山谷之韵(《霎雨楼笔谈》),可惜未写钱文。对于祁氏的执不可,王荫嘉称为拘泥成见,惮于秉笔。 赵文恪即赵光(1797一1865年),昆明人,字蓉航,号退庵,嘉庆进士。同治间官至刑部尚书,在刑部十余年。以勤学著称,卒谥文恪,工书,与许乃普、祁寯藻、陈孚思为四书家。根据鲍氏所言推测,宝泉局当百当千咸丰元宝,可能为赵文恪书,其字端庄劲媚。据《东华录》:咸丰二年八月,兵部左侍郎赵光兼署户部左侍郎兼钱法堂事务。 宝泉局咸丰钱中有一种书体极似戴熙手笔,人称戴书咸丰。具钱文瘦劲,结体俊逸,最堪欣赏。有小平、当五、当十共三种,小平有宽缘窄缘之分。戴熙(1801一1860年),字鹿床,号醇士,自称井东居上,钱塘人,道光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墨林今话》称其书画并臻绝诣。戴氏曾著《古泉丛话》一书,也是位钱币学家。 《大泉图录》还提到周尔墉书宝河大泉的事,周尔墉(1792一?),字容斋,浙江嘉善人,擅书法。宝河钱文秀美清健,令人赞叹,尤其是当十、当五十、当百均保留了周太史翰墨原貌。王荫嘉评述云赵周诸贤,竞献新制。 以上所列钱币,可称为赵书咸丰、戴书咸丰、周书咸丰。但咸丰名手远不止此。下面罗列几品,书法赏心悦目,断非一般局匠所能达到。 (1)咸丰重宝背二十,制作精美,文字挺秀。戴葆庭曾考此钱为宝福局未行用过的样钱。其字略带行意,有微斜之态,显得疏落跌宕,神气飞扬,特别是咸字的撇笔,与众不同,耐人寻味。 (2)咸丰重宝当十铁母,文字工整、端劲,制作工巧。宝字从珍,《大泉图录》记咸丰宝泉局钱文书法差异时说时设分局,《故宫清钱谱》评宝泉小平版别不同时称盖宝泉局分立四厂,书法不同亦厂别也。宝泉咸丰书法多样,当与分设厂局有关。 (3)隶书咸丰重宝背拾文。隶书体在钱币上屡有运用,但明清制钱上很少出现。唐宋时期隶书钱最盛,但钱文过于端严、周正,不能完全表达隶书的波捺线条美。此钱咸字一撇一捺充分伸展,体现了隶书的波势,重、宝字横画排叠整齐,疏密停匀,紧密精谨。 (4)咸丰宝河瘦金体,马定祥先生自北平得来,民国泉家张季量曾在《泉币》第十一期著文介绍,称此钱泉文娟秀,笔画细若毫发,定出名书家之手为咸丰泉增一美制与戴书分庭抗礼,弥足珍已。 民国泉家陈仁涛曾指出:咸丰宝武局诸钱有苏体者,宝福、宝巩、宝陕诸品或遒丽或挺劲,多出名人手笔。书咸丰钱文的名手,理应不少,可惜难于考实。有心人或许可从浩如烟海的清史文献中检索一二?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8657.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钱书复古数咸丰,一扫时行匠体风:咸丰钱币书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