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表称雄国帑储,当千泉铸赤乌初。 国山天发碑犹在,四字应推皇象书。 孙吴政权铸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等。据传书者为书法家皇象。这一说法若寻根求源的话,源自上述钱币收藏学家叶德辉《古泉杂咏》中的这首咏吴泉诗。 先说皇象其人及著名的《天发神谶碑》。 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官至侍中。《书小史》称其工八分、篆及章草。《书断》云:象草书入神,八分入妙,小篆入能。传为皇象书的有《天发神谶碑》和《急就章》等,而尤以天发碑闻名。 天发碑是三国吴末帝孙皓亡国前四年所立。孙皓为了维护其没落统治,制造天命永归大吴的舆论,伪称天降神谶而刻此石。此石书法奇特,用隶书笔法作方整篆字,笔力雄强,字势奇伟,篆隶并存。此碑每字垂笔上端方粗,下端尖细如针,或谓之悬针篆。天发碑篆隶并存的书体,确实绝无仅有。后世对此碑评价较高,宋黄伯恩云:吴时有天发神谶碑,若篆若隶,字势雄伟(《东观余论》)。康有为谓此碑奇伟惊世,笔力伟健冠古今,为篆隶之极。此碑相传皇象书,但并无确据。 再说孙吴大泉钱文风格。 魏晋之时的书法是各种书体交相发展时期,这一特点也影响到钱文书法。孙吴大泉,应归于篆书,但它不同于篆书也不同当时的隶书,笔意亦在篆隶之间,结体以圆驭方,宽博雍容,字大厚取而不觉板滞,静气弥漫而浑然高古。有些字,如大字、泉字多少有点上重下轻的感觉,似天发碑风格。叶氏将孙吴大泉和著名的天发碑联系,可谓慧眼。民国时,岑子潜先生也曾写下咏吴泉诗文一首,兹录于后: 创建孙吴最大泉,谢宏请铸赤乌年。 铁炉已破存江右,神谶碑文欲斗研。 衡门《中国古钱讲话》说大泉钱文是介象(皇象)手笔,与天发碑字体同,朴厚端严,气势雄伟,为钱文少有佳构,可惜铸造技术不精,轮廓文字,凸凹欠整,看起来十分粗俗、辜负了介君一笔好字。但皇象书天发碑尚无确据,言大泉为皇象书更是臆测了。 叶氏诗中的国山碑应指《禅国山碑》,形状微圆,篆书四面环刻,俗称屯碑。也是吴末帝孙皓假托祥瑞封禅刻石之作。以风格论,《禅国山碑》结体宽博,饶有隶意,曾被认为是非篆非隶,最为奇古(见《江宁县志》)。此碑笔画粗壮、拙劲,比之险奇惊世的天发碑,更近大泉字风。但此碑据传是书法家苏建所书。 《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和孙吴大泉都是吴的书法遗迹,反映了孙吴书法艺术的不凡风格。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865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揭秘钱币书法之谜——孙吴大泉与皇象书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