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经济上却全面推行根据轻重理论制定的政策,这与他急功近利有直接关系。他即位不久,就发动了对南越等的征讨,随后又开拓西南、东征朝鲜,最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征讨匈奴的战争。战争耗用了巨额资财,动用了大量人力,而大量人力的投入又导致生产受损、国家财政收入减少。这样,改变财政上的被动局面就成了当务之急。但是,在旧有的税收制度下已根本无法完成大幅度增加财政收入的任务,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这就不能不借助轻重理论所提供的那些聚财敛财办法。于是汉武帝便任用咸阳、孔仅、桑弘羊等人,实行盐铁禁榷、榷酤、均输平准及算缗等制度。算缗是国家向工商业者征收的一种资产税,告缗是对偷漏算缗税者的惩罚办法。它们是元狩四年(前119)颁布的,但真正认真贯彻却是在元鼎二年(前115)以后。算缗令规定:工商业者凡有资产价值二千钱者抽税钱一算,计一百二十钱(一说二百钱)。另外,有轺车(一种小马车)者收税二算、船长五丈以上一算。告缗令规定,凡偷漏算缗者,罚戍边一年,财产没收;有告发者,以一半财产作为奖赏。算缗税率颇重,工商业者除此税外,还要负担市租等,负担空前沉重。算缗令要求工商业者自己申报资产,这又使他们陷人进退两难的境地:多报负担困难,少报则有重罚,不多不少难以作到。加上贪官污吏作弊,算缗告缗令实行的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均输平准法是桑弘羊于元鼎二年(前115)在大农丞任上提出,于元封元年(前110)任代理大农令时推行全国的。均输的含义是,根据各地的物价等情况,调整各地向朝廷运输钱财实物的品类和数额,力求达到不增加税额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平准的含义就是国家调控物价。具体作法是:各郡设输官,京师设委府,如某地货物价高质次,就在当地卖掉,或改征价钱,然后用所得钱到价低质优处购买。凡遇某种商品价格暴涨或暴跌时,国家就大量购进或抛售此种商品,平抑物价。实际操作的结果,均输平准成了官营商业,朝廷的实际收入大量增加。 元狩三年(前120),御史大夫张汤承上旨请求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汉书张汤传》)。具体作法是:国家划定产盐区域,在各产盐区设立盐官(见于记载者共三十五处),令盐民在规定盐场内,用官府借给的器具,晒盐取汁,再用官府置备的煮盐盆煎盐,所产盐国家统购统销,严禁盐民私自煮盐、卖盐以及商贾私买私贩。国家对食盐实行专卖高价,从垄断价格中获取高额利润。又在各铁矿产区设铁官(见于记载者共48处),在不产铁地区各县设小铁官,负责销售。从铁矿的开采、冶炼到将铁制成器具、出售,一律由司农统辖的铁官组织官工匠、服役百姓、罪犯进行。严禁私人开矿冶铁,违者处以监禁和左脚带六斤重铁锁的苦刑,没收其器具。天汉三年(前98),汉王朝行榷酒法,所谓榷,原意为独木桥,榷酒就是酒类国家垄断经营,具体作法失载。盐、铁、酒是当时最有利可图的三种行业,从前文可知,先秦和西汉不少大工商业者都是通过经营这三种行业发家的。现在,这三种行业都被封建国家垄断了,私人工商业者暂时失去了在这三种行业进行经营的权利。 由于汉武帝的这些经济政策,私人工商业受到严重打击,在此后许多年中,私人工商业迟迟不能恢复。从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或许可以说,汉武帝时期是私人工商业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此后数百年中,虽然工商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不如春秋战国和西汉前期那样有生气、那样有气势。这对中国货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这些制度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国家的财政收支局面很快得到扭转。当然,财政状况的这种改变是有代价的,其代价之一是百姓贫困程度的加深和民营商业的衰坏。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8767.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汉武帝时期的钱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