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石被称为是我国四大名石当中的一种,它本身的形态非常多,目前已经发现的种类就已经有十多种,所以,很多玩石界的朋友只要逮着机会就会尝试收藏这种石头,希望自己可以入手更多种类的昆山石,那么,昆山石有什么属于自己的特点呢?它的收藏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昆山石的情况做了解。 昆山石,是中国著名的观赏奇石之一。因产于江苏昆山而得名,亦名昆石。属水晶族的石英体,是营造假山、制作盆景、案头清供的佳品。石身晶莹洁白,玲珑剔透,峰峦嵌空,千姿百态,历来被誉为玲珑石;昆石从土挖出,精心清洗泥土而得,又称为巧石。与灵璧石、太湖石、英石一起并称中国四大名石,少见大材。昆石资源稀少,市价很高。 昆山石,又称昆石,晶莹剔透、洁白如玉。昆山石是江苏省昆山市亭林园内玉峰山(俗称马鞍山)的稀缺特产。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摩氏硬度可达七级。经考证,昆山石石英原岩生成年代老,生于距今5亿年前的寒武纪海相环境中,经多次地质作用,含二氧化硅热液侵入原岩裂隙、空洞充填,交代结晶成昆石(原岩则被交代为硅代灰岩)。 根据不同的形态结构,昆山石可归纳出十多个品种,其中以鸡骨峰、胡桃峰、海蜇峰、雪花峰较为名贵。 昆石与太湖石、雨花石并称为江苏三大名石。开采历史已逾千年,赏石历史亦久远,自古以来被视为艺术欣赏品,一直受到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宠爱,莫不以拥有一件昆山石精品供于案头为快事。自宋代以来的各朝代视昆石为供石中的上品。元、明时期,昆石已作为馈赠亲友的高档礼品。现在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化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昆石也为普通百姓所喜爱和接收。 自古昆石被选为中国四大名石之一。近来又被昆山市政府列为昆山三宝(昆石、琼花、并蒂莲)之首,誉为昆山的名片。 在马鞍山麓亭林公园东侧两个方亭内陈列着的是目前最大的两座昆石,东亭内的名曰春云出岫,西亭内的名曰秋水横波,嶙峋冰清,体态飘逸。 昆石仅分布在昆山市海拔80余米、山麓面积为0.16平方公里的玉峰山的局部地段,产出极少,弥足珍贵。古人注意资源的保护。从宋代开始官府就立亭置碑,禁止采凿山石,且代代相传。古时曾有传闻昆山白石奇特不能带至北方,过黄河则裂。诸多保护措施使玉峰山幸免竭尽之难。 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这是元朝诗人张雨在《得昆山石》诗中对昆石的赞美。昆石,因产于江苏昆山而得名。主要出自于城外玉峰山(古称马鞍山)。它与灵壁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又与太湖石、雨花石一起被称为江苏三大名石,在奇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由于其晶簇、脉片形象结构的多样化,人们发现它有鸡骨、胡桃等十多个品种,分别产于玉峰山之东山、西山、前山。鸡骨石由薄如鸡骨的石片纵横交错组成,给人以坚韧刚劲的感觉,它在昆石中最为名贵;胡桃石表皱纹遍布,块状突兀,晶莹可爱。此外还有雪花、海蜇、荔枝、荷叶皴等品种,多以象形命名。昆石总的看来是以雪白晶莹,窍孔遍体,玲珑剔透为主要特征。 昆石的开采历史很悠久,宋代《云林石谱》中就已作介绍。它的采制大致要经过选坯、曝晒、冲洗、剔泥、雕琢、浸泡等复杂工艺,方能完成,又因数量一直很少,故颇为名贵。玉峰山高才82米,方圆不过三华里,经过上千年不断采觅,现在山表已很难看到石坯了收藏价值。 昆石一般大小仅尺许,大者极少见,据《清秘藏》作者介绍,他在嘉靖年间见到一块昆石,高有丈许,方七八尺,下半部状若胡桃块,上半部乃鸡骨片,色白如玉,玲珑可爱,后被松江一大姓以八十千钱买去了。现昆山亭林公园有两座一人高的昆石立峰,为明代旧物,一为春云出峋,一为秋水横波,陈列在顾炎武纪念馆前亭子中。这二株巨石,窈窕玲珑,窍孔遍布,是硕果仅存的巨峰佳品。更多的昆石小品则为民间所收藏,成为案几清供之品。 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这是元朝诗人张雨在《得昆山石》诗中 昆石的赞美。昆石,因产于江苏昆山而万三菜苋采用周庄本地所产的、在春天采摘的嫩菜芯为原料,经过精心腌制,放于小甏,甏口用箬叶和黄泥密封,存放数月 一块晶莹洁白的昆石再配上红木基座便可使得其格外典雅古朴,玲珑剔透。真可为极天斧神镂之巧,融自然艺术之奇的天然工艺观赏精品。将它置于案几上能使您眼见尺壁,如临蒿华,悦人耳目、怡人心神之感觉。昆石近来又被昆山市政府列为昆山三宝之首(昆石、琼花、并蒂莲),如今高达尺余的昆石已属稀有,连二十厘米以下的昆石也很难寻觅。 昆石属于历史悠久、独特珍贵、稀有、存世量小、流传范围小、不能再开采的石种,所以喜欢的石友最好到赶早收几块。 昆石,出产于昆山玉峰山中,石身晶莹洁白,玲珑剔透,峰峦嵌空,千姿百态,历来被誉为玲珑石或巧石,与灵璧石,太湖石,英石一起并称中国四大名石。宋代诗人陆游在他的一首七律中曾赞叹: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值。清代文学家归庄则为之发出了奇石由来为世重,米颠下拜东坡供的感慨。文人雅士们莫不以拥有一件昆山石精品供于案头为快事。 也许正是这样,珍奇的昆山石愈加为人们所推崇。有贵客来昆山考察访问,昆石是首选的礼品。在亭林公园举办的昆石展览,总是吸引各界人士纷至沓来。昆石精品参加各类观赏石、奇石展览,常常获奖而归。 多少年来,昆石涌现出一批批昆石收藏者。他们觅石,藏石,赏石,论石,为之沉醉,为之痴迷。 昆山石总的看来是以雪白晶莹、窍孔遍体,玲珑剔透为主要特征。 昆石的品种,指的是昆石种内的各种小品种。昆石的小品种非常丰富,但其数量却相当稀少。丰富指的是小品种的品种数量非常丰富,稀少 指的是每个小品种自身的数量非常稀少。这是昆石的一个特征。 马鞍山是平原地带的一座小山头,方圆仅三里路,主峰仅高80.8米,这样一座小山头的石头,绝大部分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石头,我们所需的石头是晶莹洁白、玲珑剔透的石英晶簇,这种石头才能称为昆石。 昆石的小品种非常丰富,这是由于昆石的石英晶簇脉片结构的复杂变化,形成各种形态的石英晶簇,于是产生丰富多样的小品种。具体来讲,一个地方,一个洞内,各窝之间,都有不同的小品种。从产区来讲,有东山的,西山的;有前山的,后山的。从石质来讲,由于产区的不同,其二氧化硅的纯度不同,故带来色泽的不同,玉质感的不同。一般来讲,东山的石质较好、晶莹洁白、温润如玉,硬度达7度。绝大昆石的精品产自东山。而西山的石质一般较差,虽然色泽较白,但其玉质感相对要差,石质较疏松,硬度相对要低一些,光泽亦要差一些。从晶簇形态来讲,有大小之分,厚薄之分,空实之分。由于以上各种原因,造成昆士的小品种丰富多样。 产于玉峰山中的昆石,按照石英晶簇、脉片结构特征,被人们分成鸡骨、胡桃、地花、杨梅、荔枝、海蜇等十多个品种。其中以鸡骨峰、胡桃峰、海蜇峰、雪花峰较为名贵。 昆石有10多个种类,分别按其形态特征命名为鸡骨峰、杨梅峰、胡桃峰、荔枝峰、海蜇峰等。昆石毛坯外部有红山泥包裹,须除去酸碱,从开采到加工成品需要一段时日。 昆山石与太湖石、雨花石并称为江苏三大名石,开采历史已逾千年。其色雪白,给人以纯洁的美感,又因产出极少,自宋代以来历来被视为供石中的上品。 昆山石的开采、观赏、珍藏,可追溯到西汉,至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昆山石历代都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他们都以得石为荣,甚至不惜以重金求取。得石后给石取名,吟诗作赋,赞誉不绝。如宋代大诗人陆游在他的七律诗中有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值之句。元代诗人张雨在《得昆山石》一诗中有昆邱尺璧惊人眼,眼底都无蒿华苍。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等等诗词,在此不一一例举。昆山石自古以来一直受到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宠爱和收藏,早在元、明时期,昆山石已作为馈赠亲友的高档礼品。 现在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化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昆山石也为普通百姓喜爱和收藏。 昆山石石的开采历史悠久,宋代《云林石谱》中已有介绍。首先将山洞中的白云岩毛坯采下后,先在太阳光下曝晒五、六天,使其粘附在外表的红泥发硬剥落,再用碱水反复冲刷,并仔细剔除石孔内的泥屑石粒;然后,用一定浓度的草酸洗去石上的黄渍,并晒干。这样,在阳光照耀下,昆山石便成为洁白如雪、晶莹似玉的观赏精品了。 昆山石成分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99.46%,三氧化二铁0.44%,氧化钠0.08%,氧化钙0.02%。 大约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海相环境中,由于地壳运动的挤压,昆山地下深处岩浆中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溶液侵入了岩石裂缝,冷却后形成石英矿脉。在石英矿脉晶洞中生成的石英结晶晶簇体便是昆石。昆石形成的过程大致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寒武纪海相环境中形成昆石的原岩。 第二阶段:地壳运动挤压起造成今日的玉峰山。 第三阶段:地下深处岩浆和饱含二氧化硅的热液沿着原岩裂隙、空洞侵入交代后晶体形成。 那么,昆山石的收藏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因为昆山石的历史比较久,而且非常独特、存世量小、流传的范围也小,加上是不能再开采的石种,所以,很多玩石爱好者都比较乐意于收藏几块,那么,在实际收藏的时候,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昆山石来入手呢?建议选择那种雪白晶莹,而且比较玲珑剔透的,这类型的昆山石收藏价值会比较高,至于那种杂质比较多的,如果作为收藏升值的话,小编建议大家最好不要选择,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石材,杂质多的话收藏价值就比较低。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887.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昆山石的收藏价值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