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处北方,铜矿缺乏,铸造铜钱很少。贞元二年(1154)发行纸币,但信用不好。民间私下里便以银为币。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官方铸行承安宝货银币,自一两到十两分五等。这是自汉武帝以后第一次以银铸币,自王莽以后第一次以银为法币。当时官方让承安宝货与纸币、铜钱同时并行,一两宝货折铜钱二贯、钞二贯,交易中一贯以上禁用铜钱。但承安宝货还未广泛推行,就出现了民间盗铸现象,承安五年(1200)便被废止。 近年,发现了承安宝货的实物。1981年,首先在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一带(金故都上京会宁府附近)发现了第一枚,此后至1985年,先后共发现五枚。令人惊奇的是,这五枚承安宝货既不是面额一两的,也不是面额二两的,竟全是面额一两半的。它们的形状大体为:两端弧圆、束腰挺形,面錾承安宝货、一两半及库、部押等字款,背有蜂窝状凹陷。长4.8厘米,首宽3厘米,束腰宽2.1厘米,厚0.55厘米,重约60克,边缘四周有三道水波纹。继黑龙江之后,1986年在辽宁、内蒙也分别发现了一枚承安宝货,形状与黑龙江发现的大体相同,但它们面额却是一两的,所以相应地长宽尺寸略小,重约40克。这一重大发现表明,承安宝货尽管不是圆形的,但它们确实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银铸币,它们不是后代银两制度下所使用的银锭,而是有一定面额、一定形制、一定规格的名符其实的铸币。可惜这种银铸币很快就被废弃,后来也很少效法者。 元杂剧中的台词,往往涉及白银,其中不少是反映白银的货币功能的。例如,《金线池》这出戏中,石府尹吩咐下人道:金线池是一个胜景去处,我与你两锭银子,将去下酒作个宴席。又《桃花女破法嫁周公》里,周公对役人讲:分外与你一两银子,买些酒肉吃。再如《魔合罗》主人对医生说:老相公夫人染病,这是五两银子,权当药资,休嫌少。在这些场合,白银都是当钱使用的。元杂剧中还有用白银放贷的情况。如《鸳鸯被》中刘员外就用白银放高利贷。饭馆里也用白银结帐,如《东堂老劝破家子弟》中,卖茶掌柜说:我算一算帐,少下我茶钱五钱,酒钱三两,饭钱一两二钱;打发唱的耿妙莲五两,打双陆输的银八钱,共该十两五钱。元杂剧中的这些台词,说明元代民间已广泛地用白银作货币了。 在宋、金、元三朝,中国从北到南,白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明显地增强了,白银成为货币,已是大势所趋。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8877.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承安宝货与元杂剧中的白银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