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仁宗初期(有人认为是宋真宗时期)世界最早的纸币在四川地区行用以后,宋廷几次想把它推广到铜铁钱兼用的陕西、河东地区,因与钞盐制度和入中制度矛盾,都失败了。但交子的发行量在宋哲宗末年却由最初的120万贯增加到370万贯。北宋后期又曾尝试发行以铜钱为本位币的钱引,受到挫折。于是将四川的交子改名钱引,总发行量也减为250万贯。 南宋初期财政困难,朝廷很想重新发行以铜钱为本位币的纸币,在绍兴六年(1136)一度试行,但因时局不稳又停止发行了。此间民间却私自发行了性质类似汇票、支票的寄附会子,到了南宋高宗统治末年,官方禁止私人寄附会子,仿效寄附会子发行官会子,以铜钱为本位币的纸币会子终于得到推行。不久又产生了地方性纸币湖北会子、淮南交子、关外铁钱会子、四川银会子等。它们的总量越来越大,到宋宁宗统治后期已达数亿贯。南宋末年,会子贬值严重,于是宋廷又发行金银现钱关子。在南宋发行纸币以前不久,我国北方的金国也开始发行纸币。这时期纸币的流行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初具规模。 金发行纸币始于贞元二年(1154),比南宋发行会子的时间还要早些。其纸币名叫交钞,恰好与北宋实行入中制度时使用的粮草钞同名,或许是受到了粮草钞和某些影响。交钞分大小两种;大钞有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种,小钞有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七百文五种。大约金发行小面额纸币也早于宋朝。交钞没有兑界制度,起初规定以七年为限,到期以旧兑新,但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宣布取消这一规定,交钞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无限期流通的纸币。 交钞发行在前四十年较为正常,金章宗承安年间(1196一1200)开始贬值,此后金、宋发生战争,因军费开支巨大,贬值非常严重。到金宣宗贞佑三年(1215),决定废弃交钞,另外发行一种名为宝券的纸币。此后至金朝灭亡的约二十年里,金朝不断废弃旧纸币,创行新纸币。据记载这些纸币计有通货、通宝、重宝、宝泉、珍宝、珍会、珍货等(各处记载有差异),其中包括以续印制的和以银为本位的。 元在灭金和宋以前就曾发行纸币,灭掉金、宋以后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纸币。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宋和金都实行纸币与铜钱(有时还有白银)一起流通的方针,对纸币的法偿能力都作了某些限定。特别是宋,长时间地公开推行所谓钱会中半的制度,即百姓缴税时,最多只能一半用会子,另一半则必须用铜钱(多缴铜钱不限),这就使纸币的货币职能受到局限。而元可能在大部分时间里,禁止使用铜钱和金银,这就使纸币成为唯一合法行用的货币了。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元代的纸币才是无限法偿的货币。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8882.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纸币的推广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