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历史阶段,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衰落是总趋势,但历史是螺旋式上行的,在衰落中也孕育着新的跃进,另外在一些局部,更有不少进步。和田马钱的出现或许就是一个例证。 1873年,一位英国探险家福赛斯(T.D.Forsyth)在中国新疆和阗发现了一种以前人们从未留意的奇特钱币,它是一种冲制钱币(中国古钱中以前还没有发现有冲制钱币,它们都是浇铸的),钱币中央没有穿孔,而有马的图案,周围有汉文和拼音类(当时尚不清楚为何种文字)两种文字。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此后,这种钱币不断被发现收集,到现今已存世数百枚。随着数量的增多,人们发现它们彼此间有不少差异,经仔细分析,人们断定,这些钱币不是同一模具在同一时期内制造的。如钱币中央有带马的图形的,也有不带的,有的则是骆驼的图形。币文有多有少,字体也有不同。从重量和大小上看,这种钱币大抵可分为两等。它们多数为铜质,个别也有铅质的。引起人们最浓厚兴趣的还是它们的币文,其汉文部分通常为六铢、铜钱重廿四铢,另外一种文字经专家研究,被确认为佉卢文,于是这种钱币有了更为恰当的名字:汉佉二体钱。所谓佉卢文,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后5世纪流行于中亚地区的一种拼音文字,中国古代佛经译为佉卢虱托,省称佉卢。后来有好几个民族用佉卢文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古代的于阗是其中之一,佉卢文字母成了几种语言的公用字母。汉佉二体钱被确认为是古于阗国的钱币,其中常见的佉卢币文被初步释读为大王、都尉之王秋仁之、大王、众王之王、都尉之王秋仁之。当然也有争议。争议最多的还是这种钱币的铸行时间,现在一般倾向于限定在东汉后期到南北朝时期。 这种钱币是我国新疆地区自己铸造的最早的钱币,它们是新疆地区各族人民同中原地区人民亲密关系的历史见证。由于这种钱币制造工艺明显地受到古罗马的影响(因为古罗马钱币是冲制的),所以,它们又是研究古代中西关系和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资料。从币文看,当时新疆地区明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由此人们难免会作一种推测:新疆和田地区发行这种钱币,是不是也同春秋战国直至西汉前期的商业大潮有关,可不可以视为这一大潮的余波呢?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888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兴盛的余波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