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闪石因为本身种类比较多,所以,它的适用范围也各不一样,有的可以用作宝石,而有的则只能用作工业用途,那么,角闪石的分类到底是怎样的呢?什么样的角闪石才能够成为宝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角闪石及其分类的相关内容做了解,希望大家了解以后可以知道哪一种角闪石才是真正值得你入手收藏的。 角闪石单晶体比较常见,为长柱状,横切面为六边形。集合体常称纤维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6.0-6.5。发育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解理夹角为56度。 角闪石族矿物的总称,角闪石属闪石族中一员,是镁、铁、钙、钠、铝等的硅酸盐或铝硅酸盐矿物。与辉石族形态、组成相近,而以含OH为区别。角闪石这个单字(hornblende)本身反映出两种独立的矿物:铁角闪石和镁角闪石,若不用化学试验无法将两者区别开来。 角闪石(hornblende)这个名称来自源于德语,是矿工的术语,horn可能指号角的颜色,blende意思是欺骗者。这种矿物呈黑色,并发光,属于含金属矿物,可其中并不含有价值的金属。 普通角闪石是分布很广的造岩矿物之一。在火成岩中,尤以中性岩中最为常见,是其中的最主要暗色矿物。在区域变质作用中,普通角闪石也有大量产出。 普通角闪石为角闪石群(Amphibole group)矿物中最常见之矿物,化学成分主要为(Ca,Na)2-3(Mg2+,Fe2+,Fe3+,Al3+)5[(Al,Si)8O22] (OH)2,属单斜晶系的双链状结构,长柱状近乎不透明之晶体,其横断面为菱形的六边体,集合体常呈粒状、针状或纤维状。外观为绿黑至黑色,但条痕则为浅灰绿色,具玻璃光泽,且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124°和56°,此点可用来与辉石两组几乎呈现直交的解理面作为区分。摩氏硬度5-6,比重3.0-3.4。角闪石于变质岩及火成岩中极普遍存在,多由富含铁镁矿物的岩石变质而成,在作用发生时,常有硅铁镁等物质加入。 颜色为深绿至黑色,其化学成分不定,常随其母岩之类别而改变,角闪岩常具片理及线构造,依其构造可分为: 粗粒种:等粒、片理不明显外观颇似辉长岩 中粒种:等粒、片理显著 细粒种:等粒、片理甚发达 斑状种:含斜长石变斑晶 化学组成 由于类质同象置换关系复杂,所以其组成成分不甚固定。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Ca/Na、Mg/Fe、Al/Fe3+、Al/Si、OH/F等比值的变化上。 角闪石和其它硅酸盐矿物通常是由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结构单元相互连接,组成规则的环状结构。不同硅酸盐矿物中环状结构数量的不同决定了溶解惰性气体的能力。 物理特性 结构:其晶体多呈长柱状、针状或纤维状;晶体的横断面从菱形到六边形;集合体为粒状、束状和放射状。 外观:为绿黑至黑色,但条痕则为浅灰绿色,具玻璃光泽,且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124°和56°,此点可用来与辉石两组几乎呈现直交的解理面作为区分。 硬度:5~6。 比重:3.0~3.4 断口:不整齐,易碎 颜色:除不含铁的角闪石外,其它颜色均较深,绿色至墨绿色。 相对密度:介于3.0~3.5。 光性:随品种变化而略有差异,故是用于识别不同品种的主要标志。 角闪石族在晶体结构上具有双链状结构,含羟基的镁、铁、钙、钠、铝的硅酸盐(以具有[si4o11]6-的偏硅酸根为特征)。根据晶系归属的不同,分为斜方角闪石、单斜角闪石和三斜角闪石三个亚族。 斜方角闪石亚族:主要有直闪石和铝直闪石(gedrite)。 单斜角闪石亚族:主要有透闪石、阳起石、普通角闪石(common hornblende)、蓝闪石(glaucophane)、钠铁闪石(arfvedsonite)等等。 三斜角闪石亚族:有三斜闪石(enigmatite)和褐斜闪石(rhoenite)等。 角闪石族矿物是重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其中普通角闪石广泛分布于中性及中酸性火成岩中,也是许多变质岩的主要组成矿物。透闪石、阳起石等则是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的重要产物。富钠的碱性角闪石则是碱性岩石的主要组成矿物,在这些众多的角闪石族矿物中,已知具有宝玉石价值的主要是透闪石、阳起石及由它们构成的软玉。还有深黑色的普通角闪石晶体也可望成为一种潜在的黑宝石的来源。在工业上,人们利用的主要是纤维状角闪石,即所谓角闪石石棉。 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以矿物学的眼光来看,中国人所常使用的玉材大约可分成两种,即角闪石类和辉石类。角闪石类称软玉(或称闪玉),摩氏硬度为6-6.5,比重2.55-2.65,其主要成分是角闪石群矿物中的透闪石(Tremolite),它跟我们上面提到的普通角闪石,算是化学成分跟结晶构造都很相似的兄弟喔。闪玉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 辉石类则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摩式硬度为6.5-7,比重3.2-3.3,辉石类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辉石类18世纪后方被中国玉匠大量采用。因此,中国古代玉器绝大部分为角闪石制品。这是矿物学上的玉。 台湾玉属上述之闪玉,主要产于东部接触变质之蛇纹岩中,是从民国五十四年起,正式于花莲县寿丰乡的丰田开采,颜色为墨绿、翠绿、黄绿或淡黄灰色,半透明或不透明,因为其中亦有少量之铬铁矿,因此常有黑色斑点或条纹。而台湾玉内因含呈平行之石绵,若经过适当之切磨工作,会呈现猫眼光(cat’s eye)现象。 角闪石为一重要且分布广泛之造岩矿物,不论火成岩或变质岩内都可发现它的身影。以火成岩来说,不论酸性或是中性的火山岩及深成岩,它都是其中最主要的铁镁矿物成分,而台湾岛上的火成岩又是以安山岩质为主,因此北起大屯火山区,东北方包含基隆火山区,东至离岛的兰屿、绿岛,再加上西部零星的火成岩分布区,角闪石的足迹几乎可说是全岛走透透。 至于变质岩的部分,它特别是某些中度变质岩,即所谓之角闪岩、角闪石片岩内的特征矿物,于是被用来作为仅次于粒变岩相的中等变质岩相,所代表的变质环境约在摄氏500-600度,压力则为十几个kbar以内的温压条件。综合以上所述,其形成方式有二:1.由辉石经后期岩浆分化之结晶作用形成;2.变质作用。 南澳北溪及大浊水北溪、角闪岩直接与片麻岩相邻。片麻时含角闪片岩,又在角闪岩中常见煌斑岩、伟晶花岗岩、石英脉等之发育。 台湾之角闪岩的原岩多为基性火成岩及其碎屑岩,小部分原岩为变质岩。 宜兰县南澳、枫树山、东澳西帽山、粉鸟林乌岩角。 角闪石与辉石的区别1角闪石横切面呈六边形,而辉石横切面近正方形。 2角闪石具两组56°或124°夹角,而辉石两组解理87°或93°。因此角闪石的两组解理呈斜交,辉石的两组解理近正交。 3角闪石一般出现在偏酸性的岩石里,诸如闪长岩、花岗岩;而辉石一般在偏基性的岩石中出现,如辉长岩。 4有经验的话还是比较容易鉴别的,以上特征均分辨不出时制成矿片作镜下鉴定是最可靠的。 角闪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造岩矿物质种类,一般的角闪石主要分布在中性或者中酸性的岩石当中,当然,又有很多是变质岩里面得来的,而透闪石和阳起石就是变质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产物,在众多的角闪石里面,真正有宝石价值的毕竟是少数,目前发现有宝石价值的主要有透闪石、软玉和阳起石,还有深黑色的角闪石,而在工业上用到的角闪石一般都是纤维状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角闪石石棉。所以,想要收藏的朋友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收藏的角闪石种类。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89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角闪石是什么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