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怀疑春秋战国时期被用为货币的金是铜,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当时金这个字(或单字词)有时表示黄金,有时则表示金属,有时确实也表示铜。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五行说,五行中的金,即是代指金属。《国语齐语》上讲:美金以铸剑、戟,恶金以铸相、夷、斤、斫,金也是指金属。《左传》鲁僖公十八年,楚君给郑伯金,并同郑伯约定不能用于铸造武器,结果以铸三钟。这里用来铸钟的金,显然是铜。 那么,怎样才能证明春秋战国时期被用为货币的金是黄金而不是铜呢? 首先,我们可以用倒推法,先证明汉代用为货币的金是黄金,然后倒推上去。先秦文献中找不到明确的关于货币用金为黄金的记载,但是汉代离先秦时间上较为接近,记载较为充分,所以我们先看汉代的情况。 汉代也是用黄金为币的,而且用的数量往往也很多。例如汉高祖任用大儒叔孙通为太常,赐金500斤;陈平与周勃有矛盾,用金500斤为周勃祝寿,以弥合矛盾;元朔六年(前123)汉军征讨匈奴告捷,赏赐有功将士20万斤。诸如此类,难以枚举。总之,在金的使用上,汉代相对先秦有继承性,情况相近。汉代人对金、银、铜的区分是明确的。司马迁记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史记平准书》)。《尚书禹贡》:惟金三品,汉代人孔安国注:金、银、铜也。班固讲古者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汉书食货志》)不管他们关于前代的记述是否可靠,他们对金银铜的区分是明确无误的。既然汉代人对金和铜有明确的区分,并且了解二者间的价值的不同,如果先秦时期与汉代情况有很大差异,则在汉代人的著作中理应讲到,而事实上却没有这样的记述。可见先秦时期货币所用的金与汉代的金一样都是黄金。 其次,黄金与黄铜是容易搞混的,但化学史研究证明,黄铜在中国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而大量生产则在宋朝以后,先秦时期还没有黄铜。 最后,考古发掘发现了大批先秦楚国金币,这些金币已经流入内地,这充分说明当时黄金确已作为货币广泛流通。当然,如果将来考古发掘能发现流行于中原和北方地区的金币或用为货币的金块,则问题就可得到完全的解决。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901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是金不是铜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