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2007年年初举办的中国首届原生态与文化展上,出现一块重量为1025公斤的,估价为10亿元人民币的紫罗兰翡翠原石。虽然这块原石体积巨大,种水好,而且紫罗兰色中带绿,行话叫“春带彩”,是极品翡翠,但是估价10亿元有何根据?进一步挖掘,翡翠原石的交易是如何进行的,有何特点?本文中,笔者将一一给读者讲解。 天价并非空口白话 上面提到的那块翡翠原石估价10亿元,到底有何依据呢?评估一块原石的价格主要是在考虑翡翠成色、质量的基础上,测算能加工成什么物件,如高档手镯、戒面,能加工多少,每个能卖多少钱。据专家介绍,这块原石将被切割雕琢成三类产品,预计可雕琢出1200只手镯,每只售价5万-35万元;串珠10串,每串售价约为30万-120万元;五件套共50套,每套包括2枚耳钉、1个戒指、1个项链、1个手镯,每套售价约为50万元-200万元;如此算来,可真是有根有据。 那么加工后的翡翠饰件是否能卖到如此高的价格,对此有怀疑态度的读者,且先看看下面的例子:在2007年4月10日举行的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套翡翠镶钻石项链、戒指和耳坠,估价为3850万港币;而在2006年6月15日—30日,北京友谊商店首层的九歌珠宝店(Coggrie展示了一条价值超过7000万元人民币的翡翠珠链“CAROL”,这条珠链全长50cm,每一粒翡翠珠都是鲜艳的祖母绿色,晶莹剔透,并配镶有一颗重达3克拉圆钻的链扣,整串珠链达到“浓、阳、俏、正、匀”,可谓稀世珍宝。翡翠饰品的高价也在国内的拍卖市场上得到了印证,如2006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一件“翡翠珠链套装”,由项链、戒指、胸针、耳环和手镯组成,最终以1815万元的高价成交;翡翠珠链的价格一般在200万左右,如在2005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件“双串翡翠珠子项链”卖到了198万元,在2006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一件“高翠珠链套装”以242万元成交;翡翠手镯的价格一般在100万元左右,如在2005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件“满绿翡翠手镯”拍到了121万元;在2006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一件“高翠路路通手镯”以176万元成交。 由于经济的发展,翡翠饰品的价格在将来还会继续增长,据此有些商家以“保值增值方式”销售翡翠饰品,如北京东方金钰珠宝有限公司推出了120件三年期“保值增值销售”的翡翠手镯,公司承诺:消费者购买翡翠珍品后,在购买后12个月内可凭有效手续办理原价退货;在12个月-24个月内,在原价退货的基础上消费者可获得6%的增值收益;在24个月-36个月内,在原价退货的基础上可获得10%的增值收益。 独特的交易方式——赌石 我们都听过“和氏璧”的故事。相传在2000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拿去献给楚国国君,楚国的两位国君却皆不识宝,反而认为卞和是骗子,先后就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后来卞和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被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洁白无瑕的宝玉,为了纪念卞和,便将之命名为“和氏璧”。如果卞和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赌石大师。要知道,通过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里面的优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学问的。“神仙难断寸玉”,从外表看,玉璞就与普通石头无异,唯有切割剖开才能知道里头到底有没有玉。 据统计,缅甸翡翠毛料年产量不到1万吨,但高档翡翠毛料占的比例尚不足万分之一,中档翡翠毛料也占不足5%。中、下档翡翠毛料占到95%以上。没有人能知道,在数吨的翡翠原石中究竟含有多少高档翡翠,所以就出现了赌石这一特殊的交易手段。据清代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记载:“玉出南金沙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两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获,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 在翡翠交易市场上大多为翡翠原石,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一种仪器能穿透皮壳,看清块体内部翡翠的优劣。因此,在交易中人们只能靠经验和运气来判断它内部的好与坏,于是就有了“赌石”的概念。赌石交易分为明赌和暗赌,明赌是指对已切开一个窗口或切成几片的赌石的交易。暗赌则是指对未作任何开窗的“蒙头货”赌石的交易。明赌价格高,但风险性小;暗赌价格低,而风险性极大。 虽然赌石是一种文明的“赌”,但外人称赌石的为“疯子”生意:“疯子买、疯子卖、另一个疯子在等待。”可以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一行当的真实状态。在赌石圈里,赔了老本或赚了大钱的例子都是数不胜数。如成功的例子是灵通翠钻的马崇仁老先生,他在2004年缅甸的翡翠拍卖会上独具慧眼,果断地拍下了一块产自帕敢的翡翠原石,回国后精心取材,做出4只完美无瑕、艳绿全色的极品手镯,价值在1000万以上。但更多的还是失败的例子,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珠宝商潘某在滇缅边境以1万元买了一块40公斤重的玉石毛料,谁知道从中剖开后,两边都是白花花的,再切开其中一块,仍是没有,气愤之余,将剩下的半块毛料丢之屋角不再理会。半年之后,潘某的一位老客户香港珠宝商周某来到潘家,看中了屋角的那半块毛料,一番商议后,以2万元将之转让给了周某。周某当面将毛料切开,除原切面处有2厘米厚的白杆外,其余的内瓤全是碧绿通透的上等翡翠,这半边绿至少价值2000万元。两人一喜一悲,全都目瞪口呆。潘某执著的梦想在屋子的角落蹲了半年之后,就这样与自己擦肩而过。让潘某感到幸运的是,他还没有亏本,下面的例子就更令人深省了,腾冲曾经有个崔姓买家看中一块800万的石头,钱不够,把自己的房子、饭店、存款全都抵押上去,亲眼看着工匠切下第一刀,没有,再切一刀,还是没有,最后全部切了也都是石头,当场发疯。 做翡翠赌石的商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凡成交一笔赌石生意,都可以讲出一个生动的故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哀愁。翡翠赌石交易中的大起大落,已是平常之事,关键是要会用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也是玉石商做翡翠赌石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赌石行业,有一个名叫克里斯蒂的珠宝商,他的经历看似平凡,却因为赌石成了亿万富翁。他的方法再简单不过:只买打开过的石头。克里斯蒂四处搜索信息,只要知道谁手中有锯开过的纯正翡翠,就会第一时间赶到与之谈判。玉石拥有者往往有一种心理:但凡给现金就会急于出手,而克里斯蒂总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因为买到的是打开过的玉石,本身价格就昂贵,获取的并不是成倍的利润;但他一次又一次地转手后赢得差价,克里斯蒂并不是一位冒险家,他稳稳当当地买真货,几年下来,竟成为亿万富翁。 赌石也有技巧 目前,大部分翡翠交易也都是赌石交易,如2006年5月份,在爱家国际收藏品交流市场大厅,有数十吨价值逾2亿元的30多块翡翠原石将参加拍卖,并现场切割、解石。我国珠宝业的前辈们,在长期的翡翠加工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关翡翠的经验,笔者在此转述给大家: 灯下不观色 其实,任何珠宝都不应当在灯下进行颜色的质量评定。而对于翡翠来说,这一点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翡翠的颜色,尤其是闪灰,闪蓝以及油青之类的翡翠颜色,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要比自然光线下的颜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灯光下只能看翡翠的绺裂,看水头长短,看照映程度或其他特征。而要在自然光线下,察看和评定翡翠的绿色。 色差一等,价差十倍 对于高档的翡翠来说,价差十倍恐怕还不止。例如:一粒50万元的翡翠戒面与一粒500万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质量样式、大小、种水、瑕疵都是一等一的,无可挑剔,二者之间的价格差别关键在于绿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认识和区分翡翠绿色的各种差别是极为重要的,至少也要见过和经历过。 多看少买 对于购买翡翠原石来说,“多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一个进行比较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和验证经验的过程;是″买″的前提。“少买”不是不买,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买。 宁买一条线,不买一大片 对于翡翠原石中的绿色形状特点来说,“一条线”带子绿与“一大片”靠皮绿是同一种绿色形状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线”立性与“片”卧性的分别。“线”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积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格言的关键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被翡翠表面上绿色的“多”与“少”所迷惑,要认清绿色“立性”与“卧性”的本质。因此,并不是真的见了有一大片绿色的翡翠也不买,而是提醒不要对绿色的厚度有过分的奢望。 龙到处才有水 所谓“龙”其实是指翡翠中的绿色。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无论在质地的粗细程度或者透明程度上,有绿色的部位比没有绿色的部位地子都要好一些。当然,有时翡翠绿色和地子之间的这种差别表现得过于强烈时,就像下一个格言所说了。 狗屎地子出高绿 翡翠的地子与翡翠的绿色互为依存,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绿色种水好的情况下,地子通常也不会太差,反之亦然。而格言主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翡翠绿色的特殊性。虽然不是每一个“狗屎地子”都会有高档的绿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现上等的绿色。 无绺不遮花 《礼记》云:“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事实上,高档的翡翠绿色通常也都是以“素”身的形式,来表现其自然本质的。例如旧货中的搬指、翎管之类都属于“素活”。如果雕有花纹图案,其美丽的花纹之下必有跷蹊。故而业内流传有“无绺不遮花”的说法。现代的翡翠制品中同样如此。 冷眼观炝绿 所谓“炝绿”乃是指一种加色的“假翡翠”,这是一种老掉牙的伎俩。时下的作假手段有“冲凉” “洗澡”和“镀膜”等。当然任何作假或许得逞于一时,而不会永远不露马脚的。以前的格言是对行内人说的,是提醒人们要重视第一眼的感觉,不要放过任何疑点。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妨也“冷眼”一点。一定要到信誉好、有质量保证的商店去购买翡翠。 滇缅边境的“翡翠之路” 一直以来,地质学家都把翡翠的形成看作一个谜。曾有人认为翡翠与钻石一样,是在地壳深处几千度高温,在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其实不然,研究证实,翡翠是在低温、高压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它形成的温度要在摄氏650度到800度,然后它形成的压力的话,在1.5万帕,形成的深度是在地下150公里。现在产翡翠的地方,在几亿年前,正好在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带,这个碰撞产生了一个大的断裂,地下很深的岩浆就顺着这个断裂往上运动,最后结晶形成硬玉岩,这种硬玉岩是没有颜色的,它是组成翡翠的主要矿物。绿是因为翡翠形成过程中,铬离子进入到硬玉这个矿物叫钠铝灰石晶格里面去,使得它出现了翠绿色。翡翠的绿色是大自然神奇造化的结果,是积亿万年天地灵气的精华。 缅甸是世界上唯一产翡翠的国家,被誉为“翡翠王国”。缅甸翡翠矿区主要位于缅北孟拱西北部的乌龙河上游,原生矿带长约250公里,宽约15公里,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现已查明翡翠原生矿矿点20处。 目前历史上记载有“丝绸之路”“玉器之路”,笔者以为在翡翠贸易的历史上,也出现了一条“翡翠之路”。翡翠产于缅甸北部乌龙江地区,距我国云南边境只有150公里,被称为“东方瑰宝”的翡翠经云南腾冲、瑞丽等边城输入我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云南省腾冲县是历史上著名的翡翠加工集散地。乾隆《腾越州志》卷三载:“盖大金江内外,万宝鳞萃……皆从腾越进,故州城八宝街,旧讹为百宝街。”腾冲和玉石场区通有多条道路。主要路线是:一条经盈江昔马,出铜壁关,过小田坝,抵八莫而入场口;一条是经古永,出甘稗地,过昔董,抵密支那,达场口;一条经明光,出片马,过拖角,达密支那进入场区。从缅甸到云南的官道上,经常有七八千甚至数万头的马帮运输翡翠玉石等物资。仅云南腾冲海关验货厅每天即摆满了各路货驮。据腾冲海关统计,本世纪初,我国从缅甸进口的玉石已经数量惊人:1902年271担(每担为100老斤,每老斤为16两,1915年628担,1917年801担。各路商家,为率先得到翡翠玉石,纷纷携巨资而来。为此,曾有前人咏道:“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挟资来。” 解放后一直到”文革“结束,中缅贸易萎缩,整个珠宝加工及进出口贸易已基本停顿,翡翠交易市场迅速转往泰国的清迈。但由于清迈距翡翠产地有2300公里之遥,没有地利之便,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缅甸瓦城市场迅速崛起之后,清迈的翡翠贸易已逐步萎缩、萧条。 缅甸有无限营商、谋事、发财致富的商机。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资源,资源是财富,是人类争取、拥有、享用的财富。谁拥有资源,谁就有能源、体系、产业,谁就有长期发展、经济致富的原动力。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好的红宝石在缅甸,最好的翡翠玉石在缅甸。 著名的翡翠交易中心 缅甸珠宝交易会——仰光 仰光(Yangon) 是仰光省的省会和缅甸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缅甸第一大城市。缅甸首届珠宝交易会于1964年举办,此后每年1届,从1993年起发展成年中、年末各1次,后来又增加了不定期的特别交易会,一些政府的公司也举办类似的展销会,平均下来每年有四五次交易会,成交额和参会人数都在持续增长。最近一次的缅甸第四十四届珠宝交易会于2007年3月8日至20日在仰光交易中心(Myanmar Convention Centre-MCC举办,参展玉石原料5858堆。仅交易会的第一周,参展珠宝商总数已达3158人,其中分别为国内珠宝商1253人,国外珠宝商1905人,成交额达2800万欧元,分别为:玉石成交额2400万欧元,宝石和珍珠等的成交额400万欧元。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翡翠市场需求的急速增加,大大刺激了缅甸的翡翠原料市场,在过去一年举办的珠宝交易会上,成交额都创了最新纪录,如2006年珠宝特别交易会上,共有国内外珠宝商2000余人参加,外商有1450人,成交玉石2300组、宝石30组、珍珠282组,成交额约1亿美元。2006年3月举办的第四十三届珠宝交易会上,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4名外国客商和896名缅甸客商与会。共出售玉石2459件、珍珠23950颗、宝石251件,成交额达8400万欧元,创下14年来的最高纪录。 最大的翡翠原是交易市场——瓦城 瓦城是缅甸第二大城市,是曼德勒省的省府,也曾是缅甸首都所在地,城中建筑多用砖瓦盖成,与民问传统的竹木建筑不同,故称其为瓦城。瓦城建于缅明当王时期,其陆路、水路通达缅甸全境,是上缅甸的商业枢纽。近年来,缅政府加强了对翡翠的开发和管理,实行了公盘措施和7%的低税率政策,每年都在瓦城举办多次玉石交易会,使瓦城的翡翠交易量逐年增大,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原石交易市场。 瓦城翡翠市场分三种交易类型:一是珠宝交易市场,二是几家大的珠宝公司,三是一些散落在郊外的个人交易。 瓦城翡翠珠宝交易中心位于城边上,是一片约有20,000平方米的大市场,场内是一排排木制的大棚子,只有少数带门户的房子。整个市场分成翡翠戒面区、手镯区、毛料区、片料区、加工区以及雕件区等。整个市场以戒面的交易量最大,但戒面质量以中档为主,深色较多,阳绿者较少见,加工质量一般;原料市场则以低档货色为主,片料中偶见一些比较好的小片料,适合制作各类小花件;手镯市场最为复杂,有一些手镯就是经福建人在瓦城进行处理后送到这儿来销售的。这些手镯的充填物变化多端,从有机到无机、从无色到有色的都有,甚至有些所谓的老种冰地的手镯,其实就是“高B”手镯,从外表看光泽很好,但内部结构依然可见被破坏的痕迹。该市场封闭管理,外国人入内需交纳相当于1美元的入场费。一般日客流量5000至8000人之间。在场内,有固定收货的以坐商为主,也有游商,一般收货者坐在桌后,卖货者就会将货品递上,供其选择,然后开始讨价还价。整个市场鱼龙混杂,既有高档戒面,也有B货、C货,甚至镀膜翡翠,翡翠买卖完全靠眼力。尤其当一个新的买家出现时,各色货品一齐上来,是否能买到真东西,全靠真正的翡翠鉴赏能力。 瓦城的毛料市场主要掌握在几个公司手中,这些公司在帕敢都有自己的矿山,同时也代理其他玉石商人的毛料。瓦城的几个大公司主要是金固、双龙、红宝龙等,大部分珠宝公司都是缅甸华人经营,且已发展为跨国公司,如金固在泰国清迈、中国香港、瑞丽、昆明都有分公司。这几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车队、车库以及看料室。每当买家来到公司,公司就根据客户以往的经历及喜好,将毛料拿出供其察看。一般如无人带领,公司是不会给一个陌生人拿出特别好的毛料的。在这几家公司买货不会有真假之虞,但价格是否合适需要自己判断。 瓦城的个人交易市场多散落在郊外。一些小的玉石商家,他们在矿上得到了一两块毛料,不愿意让大公司做代理,一般就在行业内部寻找买家。由于免除了税收中间环节,成交价位对双方都有利。这样的原料有时赌性很大,但往往也可出奇获利。当然,在帕敢也有类似的市场,少量的买家在矿口恭候,随时准备购买刚开采出的翡翠,希望在第一时间买到好翡翠。这些商家一般都与矿主有着长期合作关系,并相互信任。此种交易方式运气成分很大,故风险也极大。我国广东的商家也有在帕敢和瓦城长期居住,进行翡翠毛料交易的。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914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翡翠原石市场交易调查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