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纪,技术发展迅速,最近国外出现了一种3D打印机,能快速打印立体模型,可以通这种技术克隆出与原物一模一样的替代品出来。专家指出,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和成熟,它会被很多不法份子应用于复制文物、古钱币、书画中来。科技的发展给我们提出如此的难题,到底会出现什么局面,真是真假莫辨了么?下面笔者将为大家讲解如何鉴定3D打印的古钱币: 当今这种3D打印成品,我们尚未接触,这种双胞胎般的赝品到底能否滴水不漏的与真品混淆呢?我不能下结论,但是我相信一条,科技是人发明创造的,而且是永无止境的,这就是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就以前些时期日本二玄社制作的故宫古代书画精品来说,不仅画面精美绝伦,细枝末节以致动物毫发、人物眉须都清晰无比。而且纸质色彩,甚至绘画笔触都有显示,涂色的薄厚都可用手摸出凹凸感。所以启功先生说这些是下真迹一等,也不为过,可是仔细用眼、用心去静静感受,宋元真迹中那扑面而来的瑞霭之气、那薄雾般的湿润感和古色古香却是没有的,所缺的这种东西就叫做神。而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过手的东西多了,加上悟性,就会有很深的感受。 古钱币也有很多精气神 我是60多年前,就伴随着父亲的青铜器、铜镜、古钱、印章,闻着它们的气味,看着它们的形状,抚摸那离奇古怪的造型。我在文章中说青铜器、古钱是有生命的,它们有着一种特殊的气味,闻久了、闻惯了,我把它称为香气。香气也有所不同,生坑是深层泥土与青铜锈的混合,有点甜味的芳香气味,极为纯净,这是一种天籁之气味。传世的青铜器包括钱币,有一种万人经手的熟悉气味,那就是所谓人气。那是青铜器长期与人的汗液、体液接触后,产生的一种神奇的味道,那也是玩青铜器人们所熟知的。后来造假之风盛行,有各种脏气、刺鼻的酸气、新铜的呛气、浅土层的石灰及金属煅烧的火气等异味。 有的古钱,铜质锈色、文字看起来几乎挑不出毛病,但在行家手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具体问题又说不上来,就是不敢认,实际上就是没有真品特有的神。 眼学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这些都是笔者个人的感受,可谓管窥之见,相信各位行家会有更多更深的体会。此种见解听起来似乎有点玄,实际上却是真实不虚的东西,这是一种觐察对象精气神的方法,也就是行家们所说的眼学,往往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种方法难以量化,但却是千百年来行之有效的手段。 对付造假,不管其千变万化,从新铸改刻、电脑刻绘到3D打印,其共同特点就是缺乏艺术创造的灵动性,也就是人们说的精气神。对古代文物多一些深入的文化层次的觐察,不要仅仅停留在机械检测的阶段,事情就会发展变化。但是以上二者还是应当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才会更有成效。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9257.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如何鉴定“3D打印”的古钱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