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古钱币收藏爱好者王翊仁在一次鉴宝活动中带来16枚古钱币请专家鉴定,经过鉴定其中一枚是罕见的金代铜币承安宝货。这位老人说:如果这枚是真品,我愿马上捐给国家。这位退休15年的老人一直比较痴迷古钱币,许多都是珍稀币种。 退休老人与他收藏的180枚古钱币 王翊仁退休15年,痴迷收藏古钱币,迄今已收集中国古钱币180枚,其中精品有150多枚,不少是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中国古钱币》等工具书上见到的。 近日在他家见识了他收藏的孔方兄。桌上摆着用绳子穿孔串着的58枚古铜币,钱币上系着各自朝代的布标签,并按年代顺序整理。年代最早的是距今2400年的春秋战国的铲币、刀币、三孔布币等,最近的是民国时期的铜钱。根据《中国古钱目录》书上的评级,这58枚都是一二级的精品。王翊仁得意地说。 老有所乐与古钱币的情缘 1998年,王翊仁从省教育厅语文教研员岗位上退下来。一次周末闲逛,他看到街边地摊在卖古币,摊主取出一枚带泥巴的古币绍熙通宝。他买回去研究,原来是南宋皇帝宋光宗的年号。从此,他对古币有了兴趣。 开始是好奇,买回去研究,从中了解钱币的故事,进而了解中国的历史,很有意思。如果是假的,也没什么,反正也不贵。这就是王翊仁的收藏心态。看到老爸对古币上瘾了,每到周末,儿子便会带他到花鸟市场和地摊转悠。在了解古币的来源后,王翊仁先后买来10多本古币工具书,按书上的图示来对照实物,辨别真伪。他还会到省图书馆查阅古币杂志,增长古币知识。 对王翊仁来说,他最高兴的就是收藏到不少古币珍品,像古钱三绝(新莽钱、宋徽宗钱、金章宗钱),还有中国最早使用的金属钱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刀币、圆形币),还有秦半两、唐代的开元通宝等。 通过收藏、查找古钱币资料,他慢慢融入中国的历史,了解了古币反映出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发展史,尤其是中国古币铸造、流通的历史,收获诸多乐趣,找到晚年生活的精神寄托。老人通过对于古钱币的收藏更多的了解了古钱币的历史并且找到了晚年生活乐趣,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9598.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古稀老人15年收藏180枚古钱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