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俗称铜板, 我国铜元铸造和流通的时间均不太长,自清末至民国初期大约不过三四十年时间。但其品种繁多,铸量巨大,却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它距离现在时间不远,留存在民间相对较多,收藏起来较为容易,故当今收藏铜元的人们还是为数不少。 铜元与方孔圆钱的制钱最明显旳区别就是铜元中间无孔。追溯我国铜元的发展史,应该说是从 19世纪末,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广东造币局开始仿香港辅币制造铜元起,这时的铜元,正面为光绪元宝 四字,中间有满文宝广 二字,周围有英文每百个换一圆 的字样,左右分列有户部 二字;背面中央蟠龙纹图案,周围有英文广东一仙 字样。光绪三十一年(1906)清政府为整顿币制,颁布整顿圜法章程, 限制各省铜元铸额,确定铜元成色形制,令天津户部制币厂铸造大清铜币 新式铜元,并由户部将新币祖模颁发各省仿造,这期间大体分为元宝、大清铜币两大类。 元宝类,有光绪元宝 和宣统元宝,只是在铜元的正面上缘或左右分别注有某某省名或某某地名、局名,以示区别。同时各铸钱局还各尽所能,自行设计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蟠龙图案和花纹式样。另有大清铜币, 币中心突起,上面以阴文铸省(局)简称,如苏、湘、鄂、皖、奉、宁等,正面中部为汉文大清铜币 四字,两侧有汉文干支纪年,并铸有户部、当大钱十文 等字样,背面中为蟠龙纹,下部有英文大清帝国铜币。 因此,铜元在清末时期的品种最多,图案最丰富,版式最繁杂的紊乱时期,但背面仍统一为蟠龙纹图案,通称大清龙, 其中有火龙、水龙、立龙、坐龙等等之分。到了民国初期,铜元的铸行更为紊乱,可谓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在中国近代货币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故铜元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可想而知。 正因为如此,目前要想收藏到价值不菲的铜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想唾手可得绝不可能,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得到的,故收藏铜元,一定要做到有心,细心,耐心,方可水到渠成。对此,笔者建议,应该要对我国铜元铸行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图案、版别、存世量、珍稀程度等方面有所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有所成就。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1969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铜元收藏要“三心”齐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