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银币曲须龙是大清银币中的一种。大清银币铸于宣统三年(1911),户部造币总厂制造。该厂设于天津,生产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多种式样,其中进入流通领域的大清银币只有大清银币曲须龙一种。壹圆正面中文大清银币,外圈围上4个同义满文,下有宣统三年,左右分列长枝大花饰。背面壹圆,外围龙纹,下有英文ONEDOLLAR。大清银币曲须龙背面英文后有一点的,俗称有点宣三 曲须龙--清代机铸币中龙。因龙须稍短而弯曲而得名,与长须龙对举。宣统三年清朝银币是从1911年开始铸造的,铸造了多个版别,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曲须龙版别的宣统三年清朝银币正式铸造并流通,其他版别的就属于试铸样币,未曾流通使用,因此民间见到的宣统三年清朝银币为数不多曲须龙的版别。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七月,清政府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在制造银元的同时,许多人提出了制造金币的主张,进入20世纪,兴起了关于建立本位制度的讨论,有人主张中国实行金本位制,在黄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 这种币制以黄金定价格标准,但国内实际流通的是银元,银元按黄金价值流通,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在金本位制尚无实行条件时,当时普遍主张先实行银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产生了货币单位的两元之争。有人主张银元重一两,有人主张重七钱二分,即以元为单位。 后采用七钱二分为单位。背刻铸蟠龙纹图案。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9成。在流通中按个计数使用。据统计,清末铸银圆总计达2.8亿枚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爪并能兴风作雨的神异动物。千百年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受到亿万龙的传人顶礼膜拜。龙的艺术形象,成为我国传统装饰的重要题材,在从古至今的许多建筑、器物上都留下了不朽的造型。在作为财富象征的钱币上也可以寻觅到龙的踪迹中国的银元种类在短短的100多年历史中达600多种。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0556.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收藏价值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