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3月10日消息:“绿檀”、“红檀”、“红花梨”,冠上红木中最常见的“檀”“梨”之名,几千元的硬杂木竟能充当高档红木卖到几十万!今天(10日),京城红木第一楼、紫檀第一楼和红木一条街联手对假红木“绰号”进行大揭秘,现场公示出几十个假红木绰号,并率先要求本市场内所有红木商品必须以“学名”示人,打响了红木市场肃清假红木的第一枪。 红木市场近年来“造名”泛滥。据中国红木网2008年最新调查显示,红木市场“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导致消费者受到误导一年至少白花上亿的冤枉钱。 “让假红木漂起来!”今天上午,在红木第一楼现场揭秘行动中,一个大玻璃缸里注满了水,系在鱼漂上的几块木块有的漂了起来,有的沉到水底。该行动的组织者告诉记者:“这样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假‘红木’的真面目”。原来,漂起来的是“李鬼”:有“红花梨”、“非洲黄花梨”、“非洲檀”;沉下去的才是真红木:有酸枝、小叶紫檀、条纹乌木。“商家随意造名,正是为了牟取暴利”,据现场人员介绍,真红木原料价如酸枝木价值7万元/吨,小叶紫檀更是高达80万元/吨;而那些卖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假红木实际价值分别仅为4000元/吨、5000元/吨、7000元/吨。 中国红木家具理事会副理事长吴新建举例说,市场上同样以“紫檀”标注的大叶紫檀(学名卢氏黑黄檀)每吨才十几万,而小叶紫檀(学名紫檀木)每吨高达80多万,普通消费者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差别,因此“只有学名标注才能真实地反映树种材质,确定价值”。 不过,据中国红木网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卖红木无标签”现象十分严重,还有一些商家利用“绰号”蒙人。据中国红木网统计,目前红木市场上7成商品标签上标注的都是绰号。 《红木》国家标准制定者杨家驹表示,一些卖假红木的商家不敢把红木真名写在标签和发票上“授人以柄”,因此就依托绰号出售假红木,这样就算写在发票上也很容易规避法律责任,“惟一能真正界定木材真实材质的称谓,只有红木标准规定的红木学名”。 今天上午,一口装满水的大玻璃缸,让大量“红木李鬼”当场现形。该活动的组织者称,“红花梨”、“非洲黄花梨”、“非洲檀”等在水中漂起来的是“红木李鬼”,酸枝、小叶紫檀等沉下去的才是真红木,而真假红木原料实际价格差出数十倍。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0597.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千元杂木充红木能卖几十万揭开假红木绰号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