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书画拍卖市场动荡不安,大的方向让一些资深“掌舵人”不敢去亲力亲为,就任凭一些初级“小船”随波逐流,呈现了一片破罐子破摔的景象。这时本就杂乱无章的书画市场更是被拍卖市场的低靡搞的乌烟瘴气。2013年的拍卖市场是如何的境况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当下的情况来看,或许比2012年好不到哪去,其原因还是因为一些收藏投资家收起了“冒险”的精神,打起了“隔岸观火”的旗帜。 为了让更多的初入者有一个对好作品的考量标准,古玩收藏网一业内人士列举了天价作品的三大要素: 二是作品本身具有高水平、稀有性的特质; 三是作品来源可靠、流传著录详实。 其中是不是具有高水平的精绝之作非常重要,因为书画艺术品的价值从根本上来说,艺术性、艺术水准的高低应是第一要素,只有极具艺术性和艺术水平极高,才能在书画史上占有地位,才具备珍罕性。 即使是书画史上有定论的一流名家,他的作品也不是件件可卖天价,因为一般一位书画名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不超过其一生所创作作品的1%—2%(指成熟的创作精品,代表着不同时期其最高创作水平和最佳创作状态);不同时期的精品也只占全部作品的20%左右(指心手相应、笔精墨妙之作);普通作品要占40%左右(指商品画、赠画和练笔的创作作品);应酬作品要占35%左右(给钱少的商品画、不给钱的索画和笔会画);本应是废品但也流入社会的有2%一3%左右(包括一些未完成的画稿及“纸篓画”),代笔画则归入了普通作品和应酬作品之中。当然,这只是一种大约的划分,并不绝对准确,因为不同画家一生的创作量不一样,创作风格及方式不—样,对创作的态度也不一样,无法有绝对标准,现存的元代以前书画也不完全适应这样的划分。鉴于此,必须是书画史上有定论的一流名家的精绝之作,也就是代表作才具稀有性。 由于书画史上有定论的一流名家的精绝之作,历来是书画市场中的硬通货,也是创造天价的最基本条件,所以即使没有进入拍卖,如民国时期的收藏家张伯驹、张大千创天价购得的书画也皆是此类。因此,藏有这类作品的藏家都会有惜售的心态,在书画市场行情不好时,是不会轻易放出顶级藏品进入市场的。而当天价频现,这些藏家就会将自己手中的此类藏品与已创天价的那些作品做一个类比,超值的获利会使他们产生博取的冲动,所以真迹精品会在此时被大量地释放出来,进入书画市场,给我们带来了眼福。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字画拍品成为天价的因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