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是中国的各大画科之首,山水画不仅仅是秀丽景色的再现,而是寄寓着艺术家的对自然景色的感情,是超越景色的美得享受。 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山水画的发展,在中国绘画的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若从原始彩陶算起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可以从彩陶上边的绘制图案中看到图形的写意性。如:人面鱼纹盆上边的图形都是抽象化的符号,具有写意的特点。中国绘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诞生起一直延续至今,从没间断过,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造型讲究意象的特点,中国美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是独树一帜的。早在奴隶制时期,绘画还没独立出来,只是作为工艺母体的装饰。 从战国时期开始独立发展,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已经具备了书画的基本特征:以线条造型为主,富有哲理,带有装饰效果。到了秦汉时期的绘画有了较大发展,如宫廷墓室壁画,汉画像石、砖等,肖像画也开始大量涌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艺进入自觉时代,绘画的发展迅速,绘画理论超前成熟。“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论、山水画“畅神论”等美学主张影响深远。其间出现了最早的专职画家,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画科开始独立发展。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带来了新的表现方法和绘画样式,为中国绘画注入了新的生机。至隋唐时期,三大画科产生了成就辉煌的名家,人物画水平达到了高峰。阎立本、吴道子、张萱等名家的画体,都对后世影响巨大。山水画则出现了青绿山水和水墨两种画体,开始注重个性情感的抒发和表现,技法上更注重对象的意象写意性。 山水画的发展,在五代继承了唐代的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在表现的题材和技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人物画更贴近生活,山水画和花鸟画也产生了南北两种画体和风格。北宋以前的山水画流行全景式,从南宋的李,刘,马,夏“四大家”开始,山水画的布局开始有所变化,以边角式代替了全景式,以局部特写体现整体意境,使主题更加集中,效果更加强烈。米氏父子的“米点山水”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以 水墨渲染来表现江南烟雨蒙蒙之景,为水墨山水开辟了一条新路,成为绘画重在写意性的表达形式。
元代是“文人画”取得主导地位并全面发展的时期,其中山水画达到了最高峰。“诗、书、画、印结合”这一“文人画”所特有的艺术形式被画家普遍采用,使绘画容入更多的意境,绘画形式则大多具有写意特点。 明清时期是文人画全面繁荣的时期,民间艺术开始向市民阶层转化,花鸟画快速发展,人物画相对衰弱,山水画却大多以摹古为能事,缺乏创造性。而明末清初西方绘画的传入则为中国绘画注入新的活力,写意花鸟画体现了中国绘画的写意性特点。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山水画的发展历程的评论